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酮病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但有的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只是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多,尿液中酮体含量增多,或乳汁中酮体含量增多,对于这种类型的疾病统称为亚临床酮病。酮病可能发生在高产母牛产犊的前一周至产犊后的三周。产犊后三周左右则是高发期。原发性酮病与能量的短缺有关。有高产奶量低于物质摄入量或采用低质量的日粮组份所引起,继发性酮病由传染性疾病引起,如乳腺炎或子宫炎、或代谢性疾患(如酸中毒或产褥热)以及产后胎衣不下造成饲料进食量减少所引起。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报道:由于代谢疾患引起的每一例临床病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45美元左右。
主要病因:牛产后3-6周,产奶量打到高峰,但其食欲和干物質采食量未达到高峰,奶牛处与能量负平衡,饲料中能量物质摄入不足,会使体内储存脂肪被动员,以满足奶量需要的不足,从而使牛血酮增高,产生酮病症状。其他因素-如产后其他疾患,如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等,这些疾患直接影响牛的食欲,降低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从而动用牛自身体内储存的脂肪。如果奶牛产前过于肥胖,产后的食欲较差,采食量下降也是产生酮病诱因。总之,只要产后食欲差,能量物质摄入不足,都会造成瘤胃内丙酸的形成减少,葡萄糖的生成会减少,从而导致低血糖你,增加酮病风险性。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体况逐步下降,产奶量下降,食欲减退,拒食精料和青贮,少量采食干草,牛的呼气中能闻到明显的丙酮甜味(烂苹果味)听诊时心脏略有不齐,粪便干燥,瘤胃蠕动减弱,有的病牛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其主要从口角流涎,兴奋不安、狂暴、摇头、呻吟、磨牙,肠内震颤,顶槽或墙,在运动场内转圈,舔食粪尿等其他异物。病程较长的走路摇晃,肌肉乏力,有时横卧地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时作出诊断,建议在产后用尿液试纸每天测试,如尿酮升高判定为酮病阳性,这样能做到早期治疗及时治愈。预防:干乳期控制牛的体况,不能喂饲能量过高的日粮,产奶末期对于体况超过3.75分的干乳牛,分群饲喂,重点观察。产后三到五天每日灌服400毫升丙二醇。为了预防胎衣不下,在固产期肌肉注射A、E和亚硝酸钠VE,产后灌服营养液以恢复母牛体液和促进瘤胃发酵,提高血钙水平,减少能量损失。
治疗:药物疗法(1)补糖。葡萄糖溶液25%-50%,静脉注射每次1000毫升,口服丙二醇、丙三醇400-500毫升。(2)激素治疗。为了调整内分泌功能,应用促肾上腺激素(ACTH)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制剂,可促使蛋白质脂肪代谢过程中加强糖的异生作用。(3)维生素制剂疗法。为了提高食欲,注射维生素B12补充6-12克的烟酸C,维生素B3。 [科]
主要病因:牛产后3-6周,产奶量打到高峰,但其食欲和干物質采食量未达到高峰,奶牛处与能量负平衡,饲料中能量物质摄入不足,会使体内储存脂肪被动员,以满足奶量需要的不足,从而使牛血酮增高,产生酮病症状。其他因素-如产后其他疾患,如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等,这些疾患直接影响牛的食欲,降低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从而动用牛自身体内储存的脂肪。如果奶牛产前过于肥胖,产后的食欲较差,采食量下降也是产生酮病诱因。总之,只要产后食欲差,能量物质摄入不足,都会造成瘤胃内丙酸的形成减少,葡萄糖的生成会减少,从而导致低血糖你,增加酮病风险性。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体况逐步下降,产奶量下降,食欲减退,拒食精料和青贮,少量采食干草,牛的呼气中能闻到明显的丙酮甜味(烂苹果味)听诊时心脏略有不齐,粪便干燥,瘤胃蠕动减弱,有的病牛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其主要从口角流涎,兴奋不安、狂暴、摇头、呻吟、磨牙,肠内震颤,顶槽或墙,在运动场内转圈,舔食粪尿等其他异物。病程较长的走路摇晃,肌肉乏力,有时横卧地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时作出诊断,建议在产后用尿液试纸每天测试,如尿酮升高判定为酮病阳性,这样能做到早期治疗及时治愈。预防:干乳期控制牛的体况,不能喂饲能量过高的日粮,产奶末期对于体况超过3.75分的干乳牛,分群饲喂,重点观察。产后三到五天每日灌服400毫升丙二醇。为了预防胎衣不下,在固产期肌肉注射A、E和亚硝酸钠VE,产后灌服营养液以恢复母牛体液和促进瘤胃发酵,提高血钙水平,减少能量损失。
治疗:药物疗法(1)补糖。葡萄糖溶液25%-50%,静脉注射每次1000毫升,口服丙二醇、丙三醇400-500毫升。(2)激素治疗。为了调整内分泌功能,应用促肾上腺激素(ACTH)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制剂,可促使蛋白质脂肪代谢过程中加强糖的异生作用。(3)维生素制剂疗法。为了提高食欲,注射维生素B12补充6-12克的烟酸C,维生素B3。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