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学生何俊斌 那一刻他推开了同学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俊斌,19岁,浙江省富阳人,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海洋班大一学生。4月3日晚8点50分,何俊斌和同学肖振仑一起回学校,走在学校门口斑马线黄线附近时,一辆大型客车和小型面包车朝他们驶来,两人根本来不及躲避。这时俊斌推了同学肖振仑一把,肖振仑只受了轻伤,而俊斌自己却被大客车迎面直接撞上。经历4次共36个小时手术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
  4月13日上午8点50分,何俊斌走了。
  被救同学的回忆
  肖振仑说,他和俊斌同在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海洋班念大一,平日是很要好的朋友。事发当晚8点50分左右,他俩在外面吃完饭往学校走。学校门前是112国道,因为天色较晚,来往汽车不多。两人几乎并排穿过马路,俊斌位置稍稍靠前,他在俊斌左侧。走到马路中间黄线附近时,右前方出现两辆车,前面一辆红色面包车,后面一辆大客车。
  “我们想等他们开过去再走,谁知道那辆大客车突然就朝我们冲过来……”肖振仑说,他估计后面的客车想超前面的红色面包车,于是突然变道。“我以为客车会把我们两人同时撞飞。我还没反应过来,突然感觉到被阿斌(他说同学们都喜欢这么称呼何俊斌)用力一推。”大客车只剐到肖振仑的右腿,而何俊斌却被直接撞上。
  “當时我还有点意识,想站起来看看,但阿斌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5岁时他就说:“妈妈,我长大后会给你撑伞!”
  俊斌5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跟妈妈生活,14年母子相依为命。
  俊斌的妈妈,41岁的周女士至今不敢相信儿子就这样走了。俊斌出车祸几天后,她还给儿子寄出了一双匡威帆布鞋,尽管这是她答应明年才给儿子送的生日礼物。(俊斌车祸后第二天,4月4日就是他的生日。)
  俊斌住的房间十多平米,床边摆放着他的军训照,穿着军装,非常帅气。书柜初高中的课本书籍和学习资料整整齐齐。
  “阿斌很懂事,5岁的时候,他就和我说,等自己长大后给我撑伞,还说等妈妈老了,走不动了,会背我上楼,如果哪一天妈妈牙齿掉光了,他会把饭菜碾碎了再端给我·…一”周女士回忆起儿子的点点滴滴,泣不成声。“阿斌就这么走了,我再也牵不到他的手了……”“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热心肠”
  在不少村民眼里,俊斌从小就比同龄孩子乖巧懂事。
  “就是这条斜坡,俊斌小时候放学每天都会经过。很多人家有双轮车和三轮车,上这个坡很费劲,俊斌看到就会帮他们从后面推,他从小就是个热心肠。”村民指着俊斌家边上的村道说。
  俊斌小时候跟着外婆生活,住校时从家里带到学校的饭菜,他总要拿出来和同寝室同学分享。在同学眼里,俊斌是个憨厚、值得“深交”的挚友。“他非常阳光,非常正直。他当寝室长,总是以身作则,有时候我考得不好,他总会鼓励我,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一起加油。”“我们经常去附近的公园玩,每当看到地上有垃圾,俊斌都会主动拾起,放进垃圾桶。”“俊斌是全班最节俭的人。我一想起他,就会先想起他把笔尖伸进嘴巴哈气的动作…---俊斌的笔写不出,他从来不会马上丢掉,总是哈哈气,然后继续写。俊斌的作业本,总是写得满满当当,不会留一点儿空白。大家用的画图铅笔,肯定也是俊斌的用到最短。”同学们纷纷回忆。
  俊斌一位高中女同学说,她和俊斌同时考上大学,她考上天津另一所大学,当时俊斌先去学校报到,刚到天津,就打电话给她,说天津天气很干燥,要有准备,如果到天津有困难,就直接给他打电话。俊斌和其他同学经常在周末去富阳打工,有男生有女生,每次他打完工后,都会护送班上其他打工的女孩回家。
  俊斌在大学里,唯一参加的社团是致远社,这是一个公益志愿者组织,俊斌至少每周花一天去当志愿者,比如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寝室里见不到他时,十有八九不是去练英语口语,就是去做志愿者了。
  初中班主任徐老师对俊斌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一头少年白发。“阿斌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你眼前可能不很起眼,可是当你需要时,他就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俊斌高中就读富阳二中,高中班主任张老师说,有次上英语课时,老师嗓子有点沙哑,只有何俊斌记在心里,下课后默默地去买来润喉片,送到了老师办公室。
  救治俊斌的善款将用来帮助更多孩子
  俊斌曾告诉妈妈,大学毕业后他想考研,还是读现在这个专业,等读完研究生,就会回老家工作。在俊斌心中,外面的风光再好也不及家乡富阳,因为家里有一手养大他的外婆,还有含辛茹苦的妈妈。
  俊斌出车祸后,每天光抢救费用就要2万元左右,很多热心人为他捐款,来自全国的热心人士至少为他开了7个爱心捐款账号。70小时内,就有3826位爱心人士捐了234774,05元善款。
  当俊斌的妈妈听说车祸中另一位受伤者—被俊斌推开的同学肖振仑家境贫困时,她替俊斌做了一个决定:把一部分善款用于肖振仑的医疗费,再把一部分善款,用来救助他老家富阳环山乡环联村4岁的白血病男孩裘禹哲。
  俊斌初中就读的鹿山中学校长说,他们会把学校当初组织捐助给俊斌的善款,专门成立一个扶贫帮助基金,帮助贫困好学的学生。
  俊斌最后一条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更新于4月3日中午12点33分,标题是:《爱就现在,不要等待》。
  索洁据《都市快报》整理
其他文献
十三姨长得漂亮,像张曼玉。在很多人眼里十三姨是幸福的,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性格好、朋友多,还多金。不仅让女人羡慕,连男人也觉得她是人生的赢家。十三姨的名字是她在香港的朋友绐起的,虽然她不年轻了,却游走在各地,不仅是旅游还做善事。整天忙着自己的事业、活动,各地都有知己、好友,生活很是热闹。  其实十三姨一直有件糟心的事。已经奔四的她,结婚好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孩子。偏偏她和老公都喜欢孩子,为了这事两人没
期刊
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五月,学校都要组织歌咏比赛,曲目全都是歌颂祖国、歌颂劳动者、歌颂英雄人物的。当年唱过的那些歌。现在也还在唱。  又是五月,我们特地为您采集了一组那些歌的词曲作者及演唱者的稿件,希望您能喜欢……  音乐家吕远在近7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歌坛奉献了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其中《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泉水叮咚响》、《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等歌曲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 
期刊
5月16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洁妮(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5首届《魅力中国话》走向世界高端峰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名专家学者就“语言与国家”、让中国话成为国家语言并走向世界等话题展开研讨。“峰会”由央视名嘴阿丘主持,阿丘自称普通话不好才专门过来学习。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中國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正泉,中国教育电视协
期刊
提起当今快板书表演艺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大家马上会想到他的名字——  他,是快板书艺术创始人李润杰先生的高徒,在继承和发展快板书艺术方面功绩卓著。《三打白骨精》、《二万五千里长征》、《武松赶会》、《鲁达除霸》、《巧劫狱》、《东方旭打擂》、《武松打虎》……从艺五十五年来,他演唱了近百个曲目,让竹板声声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并将快板书这一曲艺表演形式带到了美国、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港台
期刊
与荧屏上一身白西装、一副金丝边眼镜、永远风度翩翩的形象相比,生活中的蒋大为多了一些沧桑之感。蒋大为是中国最早把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结合并形成自己独特演唱风格的歌唱家之一;他是国内最早尝试将民族唱法推向市场的人,在众多民族歌手中,他又第一个在中国内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而且是没有任何赞助、全靠票房收入来平衡收支……  蒋大为老师今年虽已68岁,但他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对艺术更是永远有一股闯劲
期刊
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中,李特特的经历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颇为特殊。她的父亲李富春曾经是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鼎鼎大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入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共最早的女党员——向警予。从小成长在这样—个“革命世家”,李特特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  妈妈,一个冰冷的壳  李特特的家里,挂满了李富春和蔡畅的各类照片,唯独没有他们和女儿
期刊
当年二十九军大刀队威震全国,他们为了使手中的大刀在实战中更加便于格斗,将刀柄加长,而二十九军大刀最令敌人望而生畏的是其刃锋利无比,这是因为当时百姓知道大刀队要去前线杀敌。天津、北京磨剪子、刀的手艺人都精心为大刀队磨刀。不要报酬。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首威武雄壮的《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歌曲中颇为慷慨激昂的一首。事实上,这首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鼓舞作用的歌曲,是为在华北英
期刊
34集都市情感励志剧《下一站婚姻》已于5月5日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5月15日,该剧主演徐松子、宋宁、朱子岩、苏彦洁、王艺霏齐聚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走进同仁园社区活动现场,与观众解析戏里戏外的精彩故事。  开场舞过后,徐松子老师带领宋宁、朱子岩、苏彦洁、王艺霏组成了《下一站婚姻》娘子军,为社区居民送上了礼物和糖,相声演员出身的宋宁一上场就客串了把主持人,抢了不少主持人的风头。宋宁在《下一站婚姻》
期刊
1959年至1966年,我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工作,主要从事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络事宜。我从亲眼所见中选择出几个人民大会堂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平板玻璃  1959年夏初,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工程进入安装阶段,由于门窗过大,安装玻璃时破损率较高。同时,布置厅室,安装屏风画框,也需要一些超大玻璃。  为了适应大会堂的维护需要,确保急用,领导派我联系,请求辽宁省人民政府支援一大批巨大玻璃。我到达辽宁后即
期刊
夏继勋,1914年出生,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北街66号。为混口饭吃,夏继勋于1933年参军抗日。1937年,夏继勋参加了抗战中最惨烈的战斗——淞沪会战。之后,夏继勋被日军俘虏,关押在南京直至抗战胜利。夏继勋是山东省内唯一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健在老兵,老人常说,比起他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战友就死在我的面前  我出生在1914年,那个年代四处打仗,我们一家人生活很贫穷。为了给家里人省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