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村老中医的养生之道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明清老中医今年84岁,眼不花,耳不聋,说起话来,声音响亮;走起路来,步履稳健;脸色红润,两眼有神,精神焕发,不知底细的人,根本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
  问及他的养生之道,他说,饮食上,老年人应少食多餐,荤素搭配;作息上,晚上要睡好,睡觉前要放下一切事情,不要胡思乱想;早上,天明即起,不要赖床;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最好的一种养生方法。为此,他还创作了《起床歌》和《睡眠歌》。老人在《起床歌》中写道:“金鸡一唱叫黎明,太阳光辉我去迎。精神振奋床上起,吸氧锻炼身体强。稳定情绪过一天,过了今天说明天。今天遗忘过去事,明天再做新主见。”《睡眠歌》的内容是:“傍晚伴友看夕阳,五光十色眼中藏。一天之事分阴阳,夜晚就是入梦乡。少吃少喝能熟睡……亥子时间要盘坐,什么疾病都预防……”
  单老中医在六七十岁时练习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太极刀。他说,练太极拳好处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治病。他建议,人在年轻的时候就练习太极拳。现在,他年事已高,不再舞刀弄剑,但每天都坚持打两套24式杨式简化太极拳。冬天晚上,常在屋子里双脚并拢低跳100下。
  单老中医的长寿之道并不仅仅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更在于他有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尚的品格、宽广的胸襟以及良好的人缘。
  单老中医自幼爱好书法,曾师从当地书画名家朱义方等老师。走进他家的院落,迎面就会看到一座用各种奇石堆砌的假山,假山后面的墙上,是当地书画名流的题诗,其中朱义方的题诗是:“名山别有天地,老树不知春秋”;翟舟船的题诗是:“笔端腾云雾,墨池走蛟龙”;贾福寿的题诗是:“走进药王洞,丹炉生紫烟”……这是单老中医和他的一帮书画朋友们的一幅立体书画作品杰作。
  进入单老中医的屋内,四面的墙壁上都是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和书画作品。中堂悬挂的是一幅梅花图,西边墙壁上挂着一幅竹兰菊梅,是单老中医好朋友的作品。东面的墙壁上挂满了垂联,都是单老中医自己创作的书法,一幅“笔情墨缘”道出了老人的最大爱好;“闲对书画寻乐趣,静观寒梅振精神”是对老人爱好的进一步诠释;“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表现了老人高洁的品质;“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老人的不懈追求。纵观老人的书画作品不仅字型体态美观,刚柔相济,阴阳合一,而且内容言简意赅,立意高远,豪放大气,抒情言志。
  单老中医家二楼的三问屋子里,墙壁上挂着书画,墙角处靠放着书画,地面上堆放着一堆一堆的书画。单老中医在屋里和书画界的同仁组织过书画展览。而今,这里已成为镇上的文化活动中心,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此参观、求字画、交流书画创作技艺,也有许多老人聚在楼下的院子里下象棋、聊天。
  除了爱好书画,单老中医还养成了写诗、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他写道,人忙忙碌碌一生其实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应“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唯此才能“乐在其中”;应晓得“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吃亏是福”,唯此才能“人在福中”。
  关于养生方面的经验,他以诗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如晚上养生,他写道:“白天烦恼搁一旁,莫把愁事带上床。坦然入睡到梦乡,一觉睡到大天亮。晚上少食宜早起,稀饭热菜要经常。少食油腻宜清淡,胃肠平安就健康。”诸如此类质朴自然而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在他的日记中俯拾皆是。
  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心胸豁达、多行善事、老有所求,可谓单老中医的精神养生之道,也是他健康长寿的法宝。
  (编辑 林妙)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与天地如一”。顺应自然,做到天人合一,才能颐养天年。“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的规律。  【养生秘诀】  ●顺应自然: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自然不仅是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不仅是我们所生活的外部世界,还包括身体内部的最初状态—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产后便秘的原因,为解决产后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查阅,问卷调查,出院回访等方式对10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活动量、产后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2例产妇中50例大便正常,52例发生不同程度便秘。结论:产后便秘与分娩过程,睡眠时间,活动,饮食,心理有密切关系,分娩过程及时补水分,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时适量活动,正确的提肛锻炼,有助于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