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及战略开发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承载着文化传承与旅游等多重功能。南通是中国第一所博物馆诞生之地,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在南通旅游业的战略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分析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的现状、特点及其在南通旅游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其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博物馆;环濠河博物馆群;旅游开发;免费
  博物馆不仅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过去,而且还引领城市发展的未来。当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的品质,简单的都市景观游已被深层次的文化游所替代,博物馆在现代都市旅游中的价值就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南通是中国文博业的发祥地。博物馆文化是南通城市文化中最具影响、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环濠河博物馆群作为南通博物馆文化的集聚地和典范在南通乃至我国博物馆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环濠河博物馆群并未成为旅游热线,这与南通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中的地位和环濠河博物馆群理应发挥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反观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发展史,以及上海世博会以来给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探讨免费开放后的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的旅游价值并进行战略开发,对于挖掘南通地方人文资源,促进南通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的现状及特点
  1.历史悠久,品位独特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早的南通博物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兴建的。张謇先生在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将博物馆的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先生认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要“父教育,母实业”,教育离不开学校,而博物馆就是学校的辅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诞生了。对于南通博物苑的首创地位,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曾指出:“我们还可以再看看中国人自己举办的博物馆。我国最早自办的博物馆,大概是张謇所创设的‘南通博物苑’,以后也曾陆续添设了许多”[1]。也有论者指出:“张謇的博物馆理论和南通博物苑实践经验的总结开创了中国博物馆学”[2]。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非常有特色、有品位,较好地克服了我国地方城市博物馆精品少、类型单一的问题。就类型来说,有展示城市风采和发展变迁的城市博物馆、有展示民风民俗和独特工艺传承的中国蓝印花布博物馆、有唯一以国家审计为专题的审计博物馆、有第一座以纺织为专题的纺织博物馆等等。
  2.等级度高,管理科学
  目前,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共有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国字号”博物馆2家,国家一级文化馆5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家,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国家一、二级文物141件,国家珍贵古籍17部,博物馆等级度之高,也是全国罕见的。
  环濠河博物馆群的管理模式是多元化的。17座博物馆分别由国家、行业、企业和个人管理,形成了“众星拱月”的管理格局。譬如,中国审计博物馆由国家审计署管理,沈寿艺术馆、建筑博物馆分别由南通市旅游局与市建设局管理,而纺织博物馆则由市国资委管理。这种灵活的管理体制、专业的管理部门,较好地激发了博物馆的活力,促进了博物馆的有效管理。
  3.位置优越,游览方便
  自南通博物苑建成至今,南通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达到25座,市区平均不到每5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这一指标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南通被誉为“博物馆城”。环濠河博物馆群,位于南通市心脏、城市的中心、濠河的两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5座博物馆占据了17席,且在建造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集中展示、游览方便的需要,多数博物馆相隔距离数百米,有的更是相依而建,参观游览异常方便。此外,公路、铁路、民航、江海航运等交通条件便利、四通八达。苏通大桥的建成后,南通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旅游和参观条件非常便利。
  二、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在旅游中的价值
  1.环濠河博物馆群在旅游中的资源价值
  在现代旅游中,人们为了探寻和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和历史变迁,常常将有丰富文物古迹的地区作为参观游览的对象。为此,博物馆、古建筑、古墓葬等等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地方往往成为游人们乐于前往的旅游景点,成为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博物馆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通过它看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了解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3]环濠河博物馆群,拥有非常珍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仅南通博物苑就拥有文物藏品和自然标本近5万件;珠算博物馆有2000多本质地不一、形式各异的算盘;蓝印花布博物馆有藏品5000余件、纹样10000多个;南通纺织博物馆藏有文物3500件,等等。
  2.环濠河博物馆群在旅游中的社会价值
  人们之所以选择博物馆旅游,就是旅游者出于接受教育、考察研究、增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或者休闲娱乐等目的,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游览从而获得审美与愉悦体验。[4]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紧密结合的标志性产物,也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场所。博物馆的建造历史、馆藏物品、陈设方式等时刻向游人们传递着强烈的社会信息,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和信息传导功能。就这个意义而言,环濠河博物馆群的社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体现南通江海风情、淮吴风韵、海派风神,近代中国第一城和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等文化魅力和突显南通文化价值的各类元素都可以在环濠河博物馆群中找到缩影。如,南通博物苑展示了从海安出土的青敦文化遗物,正是这些文物,不断地向参观者宣传着南通的历史文化,将南通人活动的历史文明从2000多年前推向5000多年前,旅游参观者更直接地了解到了南通古文化的发展演变。南通博物苑展示了近代第一城”的格局和风貌,集中体现了南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3.免费开放后的环濠河博物馆群在旅游开发中的经济价值
  自2004年1月1日浙江省决定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常年免费开放,至2010年8月,全国有1400多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自2005年11月,南通博物苑开始对部分人群免费开放。如今,南通所有的博物馆已全部免费开放,回归公益本位。
  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个人、家庭、地区、国家莫不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延伸到文化层面,将文化资本视为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列的第四种资本。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资本划分成三种形态: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并指出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且文化资本是以“再生产”的方式世代相传的[5]。从根本上看,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质量和速度取决于其文化资本积累水平的高低。[6]地区文化资本是个体文化资本的集合。南通已开启了全面小康后的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由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其最根本的是人的转型。作为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的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免费开放后,将在促进人的转型与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多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此外,环濠河博物馆群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倍增,场馆还可以通过巡回展出、文化信息服务、出售纪念品以及餐饮等服务获取一定利润,用于博物馆运营。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可资开发的旅游产品很多,比如“蓝印花布”、“沈绣”的小饰品,珠算博物馆的小算盘,风筝博物馆的风筝等等都非常有特色。
  三、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战略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线路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出丰富完善的旅游线路是环濠河博物馆群战略开发的前提。近年来,南通着力打造了“一山,一水,一人,一城”之旅,使得南通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打造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南通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苏通大桥的开通,南通桥港时代的来临,旅游资源的整合和线路的重新设计势在必行。旅行社要根据具体的旅游意向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游客。
  2.加大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提高环濠河博物馆群的知名度,尽可能多地招徕游客,是环濠河博物馆群战略开发的核心。要做到这一点:一是重视网络建设,不断更新网站。要加大对博物馆群在南通主要网站的宣传力度,如在濠河论坛、南通热线等刊登宣传的新闻和报道,同时,更要加大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在全国重要旅游网站、论坛的宣传介绍力度,特别是周边城市圈相关网站、论坛的宣传力度。二是设计展册,充分利用旅游报刊宣传。要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体进行博物馆群的相关宣传,制作精美的平面广告、FLASH动画广告等,在各种旅游报刊定制长期性或周期性广告,扩大博物馆群的影响,提高博物馆群的知名度。三是做好指引,突出指示路牌。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广场等行人相对集中的地方树立博物馆群的宣传广告标牌,在城市重要的交通路口做好对博物馆群的路标指引。
  3.包装旅游特产,扩大旅游影响
  包装旅游特产,扩大旅游影响是环濠河博物馆群战略开发的重要条件。购物是旅游者外出旅游最基本的一项需求,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人们有时专门为购物而出游,因此包装南通旅游特产对提升博物馆群的知名度,扩大其旅游影响非常重要。南通旅游特产种类丰富,食品类有“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南通脆饼、嵌桃麻糕、董糖、海门羊肉、如皋火腿等;生活纪念品类有蓝印花布、扎染、刺绣、勾针衣、通派风筝、通派盆景,还有全国闻名的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的家用纺织品等;养生药用品类有宜生酒,薄荷脑、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等。目前,在众多博物馆里都有纪念品销售,不过包装不够精美,购买也不很方便。其实可以在濠河边单设南通旅游产品专卖店,在博物馆里设旅游商品小卖部,还可以对南通博物馆里的特产进行包装,如可把南通的特产(如南通脆饼,嵌桃麻糕,蓝印花布,通派风筝等)组合在一起,制成一个特色包装,让游客带得方便,送人也有档次。
  4.培训导游技能,站稳旅游市场
  不断提高导游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环濠河博物馆群战略开发的保障。导游在旅游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是旅游者审美的直接对象,并且向旅游者传递着审美信息。因此,加强对导游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意义深远。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结构失衡是环濠河博物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一是要定期开展对现有导游及从业人员博物馆知识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博物馆的动态信息,更新博物馆知识结构;二是要与在南通的职业院校、专业旅游学校开展合作,在相关课程中增加博物馆群知识模块,培养和聘请博物馆知识丰富人员充实现有的从业队伍;三是要积极开展博物馆知识讲解大赛和博物馆知识竞赛,激发导游员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导游的素质,从而促进博物馆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博南通—南通博物苑及环濠河文博馆群巡礼[EB/OL].
  市文化局,2009-11-04.
  [2] 赵明远.南通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贡献和影响[J].江苏
  地方志,2005,(6):25.
  [3] 陈来生.苏南博物馆和旅游业的双赢举措[J].苏州科技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11):11.
  [4] 冯惠.博物馆与旅游[J].旅游管理研究,2011,(2):78.
  [5] 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5:3-22.
  [6] 王海岳,管德明.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高职教育转
  型[J].教育与职业,2011,(5):14.
  Free Open Museum Tourism Value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Taking Nantong Ring Defense River Museum Group as an Example
  GUAN De-ming
  Abstract: The museum carrying culture heritage and tourism, and other multiple function. Nantong is China's first museum of birth, Nantong ring defense river museum group in Nantong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important valu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ntong ring defense river museum group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chain in Nantong tourism the status and role,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s they fac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free after the museum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deas.
  Key words: museum; Ring defense river museum group; Tourism development; free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两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理论基础更扎实、知识体系更完整、专业能力覆盖更宽广、技术技能积累更坚实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从协同发展型专业群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课程体系建设、资源整合、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跨界融合背景下,工业互联
期刊
摘要: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是实践与艺术较强的专业,为实现科学性、适应性、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对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校案例,基于工匠精神融入才培养,文章提出了建筑室内设计专业3W3H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对体系设计提出的目的、策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3W3H人才培养体系;工匠精神  一、建筑室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能否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关系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文章针对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应用的现象,阐述了唐山学院改革和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在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选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一
期刊
摘要:针对现代职教体系“3+4”项目,从创新创业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和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及实践等方面,说明了实施“三个课堂”一体化、多个平台合力实教培养“中职-本科”的新模式,激励职校双创的潜能和成果,推进双创教育和项目孵化,提升在对接高校引领下的职校双创工作新动能,形成“本科教师-中职教师-职校学生”的三层次双创实践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三课堂;创新创业;“3+4”项目  《国家
期刊
摘要:在对国内外大学本科科研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湖南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特点、实践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劳保系科研导师制的思路。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经验  一、引 言  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以指导的主要内容来划分,导师制可分为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在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这一理念后,应充分理解高职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实质含义,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将通过高职院校现有特点研究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育理工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新工科;理工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和技术革命,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国家战略,在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后,教育事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
期刊
摘要:以河北省首批工业聚集区——永清台湾工业新城为例,从发展定位、主导产业、文化底蕴、创新体系等方面对工业聚集区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对环首都经济圈8个工业聚集区及全省71个省级工业聚集区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业聚集区;科学发展;探索与思考  一、工业聚集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1.工业聚集区定位  工业聚集区是以若干工业行业为主体,行业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石。校园宣传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学生记者具有敏锐的思维、创新的视觉,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探讨了学生记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记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记者;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十八大报告中明确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分析了七项新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娄底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职业院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法商结合的时代,商业行为离不开法律的应用和规范,法律也寸步不离地在影响着商业行为。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这种需求,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必须是法商结合的人才。为实现“法律为市场经济服务,法律人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法学本科专业《商法学》课程必然要进行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综合性素质的提高,强化过程性质量评价,充分发挥考试的多方面功能,以考试改革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