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课堂.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浪潮,焕发新的活力,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课堂;氛围;活力;开放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对问题做出回答,得出预定答案。所以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一、营造师生一体化的课堂氛围,变师生为朋友
  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放下所谓“师道尊严”,走到同学们中间,与他们共同探讨、活动。
  (一)师生平等,民主合作
  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当从传统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旧框框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配角”,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师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学会倾听,多角度的赏识学生
  新课程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育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构建融洽、平等、互动、快乐的学习课堂。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堂上,要达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还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热情。如学习密度流时,首先讲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斗中,英军在直布罗陀海峡严密把守,将德国的潜水艇封锁在地中海,当时的监视仪器必须是对方的潜水艇发出声波才能探测得到,而德军却关闭了潜水艇发动机,悄无声息地飘出了直布罗陀海峡,绕到英军背后,突发袭击,给英国以沉重的打击。”德军潜艇为什么能顺利逃脱英军的封锁?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流动,以及产生这种洋流的原因。提问世界还有哪些区域会发生这种情况?从而导入密度流的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穿插有趣的神话传说和古书记载,为课堂增辉添彩
  学习“地球在宇宙中”的有关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星图观测星空,利用恒星辨认方向。笔者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小熊星座为例,讲述了一段神话故事:大熊星座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人的化身,小熊星座是她的儿子,由于众神之王宙斯的妻子“赫拉”作祟,她们母子被变成熊身且不能相认,更可怜的是永远不能从天上下海来休息喝水。因此,母子俩只能永远在北天极(北极)上空转圈,不能下海(下到地平线以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此时进行知识的渗透,告诉他们在大熊星座中有大家所熟悉的“北斗七星”,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星座的东升西落,同一夜晚的不同时刻,北斗七星的指向不同;不同季节夜晚的同一时刻,看到的星座也不一样。我国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样简洁明快的语言,再加上有趣的神话传说,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能很快记住所学知识。
  四、恰当引导和点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
  想象力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认识新事物形象的能力。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些研究对象极其广阔,遥不可及,单纯依靠学生的视野和见闻难以感知,这时学生就要借助于想象,进行类比、分析和综合。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现象。针对课本中“火星—地球的近邻”这一说法,让学生探究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哪颗行星离地球最近。首先让学生观察太阳系示意图,并在大脑里想象太阳系的结构情况。在多个近圆形的轨道中,太阳是中心,地球是环绕行星中一员。到底谁离地球最近,这就要求学生好好运用自己的观察力。每颗行星都有其大致的距日平均距离,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地球和其轨道内、外侧的金星和火星距离太阳各自有多远,这样就可以得出金星和地球之间及火星和地球之间的大致距离,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五、总结
  总之,新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力求在創意的新课导入、活学活用教材、情趣横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巧妙的课堂收尾的教学设计中,努力营造一个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苏立康.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蓝忠武.创新教育与教师的教育创新,2005.
  [4]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化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三个方面探讨高职机电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提升机电专业人才素质。  关键词: 项目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项目化教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高职机电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需凸显内容的职业性,以职场岗位为主线,通
◆摘 要:高中政治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学科,对高中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不能创新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本文对情感教学应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完善高中政治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中澳合作及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鉴定出中间怄麦草,法国的小麦/中间怄麦草部分—二倍体塔夫46及其衍生的二体异附加系L1和我国的八倍体小怄安无芒中4高
摘 要: 目前,法律英语已经成为语言应用学的一个分支,是ESP领域的一枝奇葩。国内许多有关法律英语研究的专著和期刊,对legal language,the language of the law ,law language的翻译都各有不同。本文从法律英汉对比的角度,重新对这些译名进行全新的审视﹑解读和诠释。  关键词: 法律语言 法学语言 legal language law language  
摘 要: 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行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的差异,探讨了学习共同体在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教学实践,阐述了目前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几大问题,对开拓行业英语教学思路的研究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行业英语教学 学习共同体 问题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異、国际交流密切的今天,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顺应时代需求,我国众
由于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对材料解析题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没有条理性,归纳概括能力欠缺。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归纳概括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到底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归纳概括能力呢?我结合自己这三年的教学实践及借鉴他人的经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入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所起的是引导作用。一位成熟的教
期刊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把语文知识转化到实际运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就如何打造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若干思考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神圣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种主要教学手段,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于学习和互动的过程。所以提高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过程写作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新型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课堂中。本文深入研究与分析了过程写作的具体应用流程和应用措施,希望在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工作给予参考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英语写作 过程写作  在英语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题
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弥补了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保证了备课质量。但要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出
摘 要: 作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SPSS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他们采用各自的学习方法,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多用“结果写作”法,英语水平较高者则偏向“过程写作”法,而英语水平中等者则游离于两者之间。基于以上情形,高校教师要强调“过程写作”,首先在写作过程中加强指导和分析“模板句子”与范文环节,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且高质量的背诵文章,其次加强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