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品《渔父》中的屈原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参加一节比赛课,所有选手都上《渔父》。在百度中打上屈原两个字,无意之间发现了这首蔡琴的歌曲,歌的旋律已经不怎么记得,可是里面的歌词却印象很深,尤其是其中的三句话,反复读来,觉得精辟,是对屈原这个人做了最好的注本
  一.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渔父》中屈原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和“众人”,屈原把自己放在大众的对立面,特立独行,这是一种笑傲人世的情怀,也是一种自大。这种自大来源于他自己出身的自信。在《屈原列传》中太史令这样介绍“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在《离骚》中屈原自豪的高唱“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没有因为血统的高贵而变成一个纨绔子弟,而是知道自己源于这份贵族的血统,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责任与使命就是他的理想,就是他要坚守的道。出于对坚守道的自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本心,正如屈原《离骚》中所言“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所以,“举世”和“众人”影响不了屈原,这份笑傲人世的情怀让后来者敬重。
  二.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屈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上到君王下到大臣百姓都是“醉”之状态。《屈原列传》中描绘了屈原的处境“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当社会环境恶劣到极点,上到两代君王至臣子到平民,没有清醒之人,这是怎样的悲痛,打破了屈原的所有希冀,理想的破灭。
  在这样环境中,屈原的“独 ”让人心痛。难言的孤独,无人理解的悲痛。这样的痛苦无人倾诉,无法排解的郁结。一颗孤独的灵魂找不到慰藉。
  如果这颗灵魂也一起“醉”了,或许就不那么痛苦,而此刻屈原是“醒”着的。“醒”,突然想起鲁迅先生著名铁屋子比喻。黑暗的铁屋子里的人们在熟睡着,就要闷死了,就只有你醒过来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和痛苦呢,这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呢?
  不仅仅是“醒”一种痛苦与悲哀,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也是一种痛苦。“清”是对道的坚守,洁身自好,所谓“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被理解的孤寂。这种孤寂就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切看得太明白,这种世事洞明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而无法去改变的痛苦。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14个字中,可谓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让我们看到屈原那种不堪的处境。这句中的“我”让我不由联想到了杜甫笔下所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蔡琴的这句歌词形象的诠释了屈原的孤寂与悲哀。
  三.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这样孤寂清醒着的屈原,认清了社会现实,知道了自己无法扭转乾坤时,只能选择以死殉道,以死殉国。很多人说屈原可以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活着,在儒家的思想中寻到一条出路,或者学渔父在道家的思想中寻找新的出路。而这些都不适合屈原,不适合他的血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屈原的投江是无奈也是必然。正如冯友兰所说:“中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诗人自杀是缘于对自己信念的绝对忠诚。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屈原以生命来殉自己的祖国。 而作为一个诗人的屈原用诗人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使他和诗歌得到永生。帕斯卡尔所说:“在我们与地狱或天堂之间,只有生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它是全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屈原就是用它最宝贵的生命成全了他的信念。以身殉国以死明志。
  三句话写尽了屈原的一生,一个洁身自好,孤寂的屈原,一个只能无奈选择投江的屈原,这样的屈原遇上渔父也只能辜负了渔父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轨迹,只能留给渔父一个远去的背影。从一首歌词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一位历史人物,有时在我们的教学中去灵活的吸取歌词中的养分,会给你的教学和理解打开另外一片天地,带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更加的专注,互动性会更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诗人结社时,其成员之间通常在创作风格、文学主张、政治倾向等原则性较强的方面总是基本一致,这些方面完全不同的文人一般难以归属于同一个诗社。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与结社的发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意在阐明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劳动价值论从最初的古典学派配第提出,到马克思科学地创立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劳动价值论经得住时间地考验,它不仅没有过时甚至在当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上遇到的许多问题仍然可以运用劳动价值论去解惑。时代在快速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仍然有它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
ZHJZ系列火焰检测器除了对背景火焰进行处理外,还引入了火焰光谱的闪烁频率,可以实时地检测出火嘴的闪烁频率,结合有火和无火时的差异,设置相应的检测参数,这样就保证了火焰
内容摘要:法语是一门严谨的语言,然在其语言系统内部,往往规则与不规则并存,使得法语学习之路荆棘遍布。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法语语言中的不规则现象。  关健词:规则 不规则 语音 词汇 语法  法语是浪漫的语言、严谨的语言,也是天生的外交语言,这是人们对于法语语言的普遍性看法。浪漫的感觉依托于文化,外交的性质来源于历史,严谨则起因于法语语法、句法的系统性。法国谚语有云:“
多年来,房屋在使用过程出现墙体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公司。从这些年我们公司的实践来看,这些裂缝均不对主体安全构成威胁,属于质量通病范畴,但却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和外在美观,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并力求达到最终杜绝这种现象发生的目的。现从作者多年来的施工实践出发,分析几点本公司砖混结构房屋工程常见砖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一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对柳永所作《雨霖铃》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究柳词的意象特征,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欣赏与评价我国古诗词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雨霖铃》 及物性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1.引言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巨匠之一。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
内容摘要:成语是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而形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天气成语则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总是很关注天气状况。人们在回顾概念隐喻的认知本质后,可以发现概念隐喻是两个领域之间的映射。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也是隐喻性的。  关键词:越南语 天气成语 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以人们最初对现实世界和自身
本文从结合工作实践入手,并结合一些基本理论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调速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包含以下三个反面:首先是当前在实际运用中,水轮发电机组调速自动控制系统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发挥出课堂主导作用,转变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小组分工合作,运用好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及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超然物外和淡泊明志的豁达胸襟。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挣脱得失苦乐,胜败沉浮的束缚,活得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