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永远充满艺术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艺术进行解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艺术
  G633.67
  自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我们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的时候。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艺术性。必须重视:认真研究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体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合其它学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的设置则是在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通过必修模块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升华,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健康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学习某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而新课改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与音乐、美术、英语、物理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新教学模式
  (一)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爱因斯坦說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
  比如,“信息及特征”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而且这个知识的获取者又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三)整合其它学科,提高主体综合素
  1.与德育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
  2.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教Word时,可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作文创作和修改;教作图软件时,可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明确“三个主体即目标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时间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永远充满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钟雪花.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1)119-120.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技术领域已经占领了一定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计算科学又是一门运用互联网处理问题和交流的学科,而当今社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思维能力与中小学其他课程的文化知识能力一样重要。所以运用互联网的每个社会人员一定要掌握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思维能力。我国信息技术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着重在中专、大专、大学的学生中培养,而在整个中小学教育階段只是拥有计算机课程,
企业招不到好的人才,人才也找不到好的公司,这是人力资源市场极为尴尬的景象。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呢?让我们看看招聘面试的情景,就不难理解。在求职招聘的沟通中,基本上都是
摘要:阜阳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更好地促进当地历史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教学结合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本文在分析阜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为促进农村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对农村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阜阳;教学;历史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6
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话题,重点以班级建设工作为抓手,阐述如何通过班集体建设工作进行高职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s an import
作为金融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与非金融企业竞相探索与实践的重点.但加入WTO以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要求我国尽快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立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上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各地旅游业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也
摘要:高職教师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和其它教学层次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相当的共性,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需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需要有效把握反思对象。同时因为高职教学具有其它教学层次不一样的教学特点,高职教师教学反思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需要遵循高职教学注重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和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特点,去反思自身的教学是
目的: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体检和心电图检查等方法,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72对同卵双胞胎血压,体重指数,心电图等的变化及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国家资金有限、学校硬件设施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成为
本文对近五年优差生的比较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存在三个方面的实验研究:认知加工机制和元认知、工作记忆与元记忆、学习策略及行为特征.对此类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作了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