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术后交感性眼炎一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dire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2岁.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反复玻璃体术后50天,左眼视力下降10天入院.患者于2011年9月1日因右眼上方马蹄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行20G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术,术后视力右眼0.04,左眼1.0.半年后行硅油取出+眼内光凝术,术后5天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随即行眼内光凝+C3F8充填术,但视网膜未能复位.因并发白内障于2012年4月12日再次行晶状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术.术后4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入院检查:视力右眼手动,左眼0.1,眼压右眼11.4 mm Hg,左眼9.8 mm Hg.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羊脂状KP(+),前房见硅油泡,晶状体缺如,视乳头界清,视网膜平伏,黄斑区水肿(图1);左眼结膜充血,羊脂状Kp(+),前房Tyn(+),晶状体透明,视乳头界清,后极部视网膜渗出性脱离(图2).FFA检查示左眼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

其他文献
患者男,38岁.2011年12月26日因“白幼夜盲,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0年”入院.家族中无特殊遗传性疾病史.人院查体:患者体形偏瘦,蜘蛛状指(趾),胸廓形态正常,心前区无隆起,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眼部检查:VOD:0.06,VOS:0.08,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虹膜周边部平坦,瞳孔区略隆起,晶状体呈球状,可见晶状体震颤,后囊下呈锅巴样混浊,散瞳后眼底可见黄斑区中心反光消失,黄斑
期刊
例1患者男,34岁.于2011年4月5日以左眼球无痛性突出2天来我院.主诉: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眼球突出,无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无畏光流泪,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无复视,眼球突出渐进性加重.查体:右眼未见改变.左眼视力1.0,眼球运动方向到位,眼睑无红肿,角膜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向可,眼底无明显异常,眼球突出度:右眼23 mm,左眼26 mm,患者全身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眼球CT示眼
期刊
患儿男,10岁.因"双眼视物不清9天",于2010年2月10日11时人院.人院前9天无明显诱因发现两眼视力障碍,患儿已于我院血液科确诊为白血病1年,已行1疗程VDCP,2疗程MA化疗方案,4次腰穿并鞘注(MTX10 mg+Ara-C30mg+DXM5 mg),全身检查: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余未见异常.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4,双眼角膜透
期刊
目的 近红外眼底自发荧光检查(NIA)联合OCT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早期黄斑结构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1例(21眼)伴黄斑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于术后3个月行NIA及OCT检查.观察检查图像的异常和手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对视力的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NIA与术后BCVA的相关性采用双向无序分类变量资料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NIA:16眼表现为弱荧光周
目的 比较亮蓝(BBG)与吲哚菁绿(ICG)辅助内界膜(ILM)染色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44例(46只眼)IMH,随机分为两组:20只眼使用0.25%BBG染色(BBG组);26只眼使用0.25%ICG染色(ICG组).比较两组术中染色效果、剥膜率,术后两组患者的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B
患者女,25岁.2007年8月3日因"淋巴结结核"服用乙胺丁醇0.75g、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均为顿服,1日1次。
期刊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视物变暗18 d,于2013年3月2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眼病及全身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及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均无异常.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5.2,左眼:4.6.双眼角膜、基质前层未见明显病变,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明显混浊;双眼眼底可见大量弥漫性黄白色结晶样闪光点,累及黄斑,大小均匀,后极部较密集
期刊
目的 观察内直肌悬吊法联合外直肌折叠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内斜视的效果.方法 6例高度近视合并内斜视行手术治疗.6只眼均先行主斜眼内直肌悬吊于肌止点,再行该眼外直肌折叠术.术中根据内斜度数决定内直肌悬吊及外直肌折叠的手术量.结果 术前内斜度在+35°~+50°,术后随访3~36个月,基本正位5只眼,欠矫1只眼.结论 内直肌悬吊法联合外直肌折叠术,对治疗高度近视所致内斜视效果是可行的。
随着准分子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激光设备的不断改进,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对于一些伴有屈光不正的角膜浅层病变.
期刊
应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为准,具体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