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语言文字工作总述(节选)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向地方、行业延伸。2006年又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及意见,强调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工作稳步进行。《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规范》《中国通用音标符号集》《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等规范标准发布实施,“中小学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和考查办法”修改完善。《规范汉字表》课题通过科研结项,目前《规范汉字表》(送审稿)专家委员会正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完善字表。地名审音定字工作加紧进行。在汉字国际标准方面,CJK统一汉字扩充集C已完成,4224个汉字被纳入ISO/IEC10646;CJK统一汉字扩充集D开始启动,中国1万多汉字将被纳入;古汉字计算机编码工作进展迅速,部分甲骨文字表已经完成。
  国家语言生活监测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这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首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工作成果的展示。报告的数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和《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的出版,标志着筹备两年之久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正式问世。
  对2006年10亿量级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真实文本语料库的统计显示:2006年度使用汉字9231个,591字可覆盖语料的80%,958字可覆盖90%,2377字可覆盖99%。2006年度使用词语200多万条,专有名词占94.86%。12207条高频词语可覆盖90%的语料,这些高频词语用字2663个,二字词语占绝大多数,三字以内词语占高频词语的97.25%。字母词语已成为汉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VS、NBA、GDP、AC、IT、MP3、QQ、AMD、DVD、CEO”等进入前5000高频词语。字母词语主要表示机构、品牌名称和各种代号、型号,大多为专业术语,主要用于电子、医学、汽车、经济、化学等领域。广播电视、报纸对字母词的使用比较谨慎,网络较多使用。过多使用字母词语,可能造成一般人的阅读障碍。
  
  来源:《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16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的基本状况。李宇明指出,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新事物、新观念、新词语及其新用法大量涌现。新语
期刊
一本字典从编纂到出版,费尽了众多人员的心血与精力,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如果不能让读者满意的话,就只能让人感到美中不足、分外遗憾了。我们在使用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古今汉字字典》的时候,就有上述的感受。现以“婠”字音义的历史演变记录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对该字作出的解释进行商榷。   “婠”,徐铉校订的《说文》里的解释是:“体德好也,从女官声,读若楚、却、宛,一完切。”而在徐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汉语中新兴的一种表达完成体的格式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目前只在汉语方言局部“有+V”与“V+了”的关系。文章以先贤的已有成果为起点,结合最新的语言事实讨论现代汉语完成体的一种新格式“有+V”和已有的“V+了”格式的消长关系,并指出可能存在的新格式逐渐语法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完成体 “有+V” 语法化    现代汉语中存在完成体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但对完成体语法上的标记的认识
期刊
摘 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语言研究中占有方法论上的优势。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对《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展开评述。调查统计、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立足于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对汉语词的研究很有价值。  关键词:汉语词 研究方法 研究角度 公众语感    近读江汉大学王立教授的《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汉语词》),感觉耳目一
期刊
一、问题说明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2000)中说,回叠是“利用顶真式的手段,形成象回文一样的镜像结构。”“这种现象可以码化为‘AXB,BXA’,X表示夹在AB或BA中间的成分。”陈前瑞也在《汉语反复体的考察》(2001)说,“回叠,即利用顶真式的手段,形成回文一样的镜像结构。如‘谈了打,打了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由此可以看到,回叠式是重叠和回环的交叉部分。但如果在结构与语义
期刊
有人写“黏性”有人写“粘性”,哪种写法正确?  “黏”和“粘”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同。“黏性”的写法正确。“黏”字读nián,表示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粘”字读zhān,表示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 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黏”字;说“
期刊
反问句是汉语里比较特殊的一类句型,除了形式层面,很多学者从语用角度对反问句进行了讨论,但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忽略了反问句带来的礼貌问题。本文就汉语口语中反问句系统内部反问程度与礼貌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尝试对反问句的语用研究做一些补充。    一、反问程度    语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明确的体系,在许多不同范畴或结构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而且这种模糊性分布范围很广。认知语法认为在语法研究中许多地
期刊
单就词语本身意义而言,虚词确实不如实词来得“实在”,但若放到具体语境中,一个用得巧妙的虚词,其意蕴之丰富,恐怕也要令再出色的实词逊色三分。如“其”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作副词,赋予句子某种特殊的语气,同时表达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感情。我们不妨借助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古人是如何巧用“其”这个虚词的。    一、表示期待、希望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课本第
期刊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字母词。比如CEO(首席执行官)、WTO(世界贸易组织)、NBA(美国篮球协会)等等。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字母词,而且数量在逐渐增加。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收录了39个字母词,其中字母加汉字形式、英语缩写词形式差不多各占一半。2002年增补版中同类的词语收录增加到142个,其中字母加汉字的词占22%,英语的缩写词占7
期刊
摘 要:本文对“v+着”和“v+到”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虽然两结构有时能互相替换,但进入两结构的动词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体色彩。同时两个结构在功能方面亦存在差异,虽都不常出现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相比较而言,“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关键词: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语体色彩    一、引言    “着”和“到”都能用在动词后作动词的结果补语。《现代汉语词典》“V+着”和“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