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分支支架植入重建髂内动脉临床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髂总动脉瘤腔内治疗过程中利用髂动脉分支支架(IBD)保留髂内动脉的临床结果及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使用IBD技术重建髂内动脉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4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和髂内动脉瘤2例,孤立性髂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夹层合并髂动脉瘤1例。髂总动脉瘤直径为(32.10±9.05)mm。

结果

植入自制 IBD 和临床试验支架各 7 例。技术成功率为92.9%(13/1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范围1~42个月)。随访期内1例因髂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其余病例植入的IBD支架均通畅,瘤体无扩张。

结论

IBD是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保留髂内动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低,诊治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对于血管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欧洲血管外科协会(ESVS)和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VS)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发布了关于肠系膜缺血疾病和慢性肠系膜缺血疾病的指南。本文将两个协会指南及最新研究数据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对急慢性肠系膜缺血疾病的诊治作一综合论述。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是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中的一种类型,约占AMI的10%,是较为罕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所以临床上对AMVT的认知尚有不足。AMVT非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难度。现就AMVT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预后及并发症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等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困难。延迟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预后。临床上通常根据围产期高危因素、生后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可疑EOS患儿尽早启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目前对EOS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评估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导致大量非败血症患儿接受了抗生素治疗。然而生后早期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近期及远
目的探讨AT丰富结合域1A(ARID1A)和中心体相关蛋白激酶2(NEK2)在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79例PLC组织标本、38例肝硬化组织标本和22例正常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ARID1A和NEK2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ARID1A和NEK2与P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为了追求切缘,现代肿瘤外科相较以往切除范围更加激进,随之带来的结果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血管损伤的机会越来越大。因此,血管外科医师在现代肿瘤外科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多脏器切除以优化手术远期结果的理念使得原发性/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在技术上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而血管肿瘤外科手术技术能够保证在存在大血管浸润的情况下进行肿瘤的完整切除。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腹膜后肿瘤累及大血管的情况下,行血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酶2(GLS2)对肝胆管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TIMER数据库检索GLS2在泛癌中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验证GLS2在胆管癌组织(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行胆管癌根治术患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GLS2和P-糖蛋白(MDR1)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相关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长期习练太极拳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健康老年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原先习惯进行规律太极拳锻炼,每周习练次数不少于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每周训练2次。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分别对2组老年对象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速度及动态平衡等肢体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训练后对照组上肢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结肠癌HIC/S和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系进行复苏,以3×105/孔的密度进行培养,用浓度为0、3.0、6.0、12.0 μmol/L的2 ml Oxy处理,在处理后24、48、72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用相位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处理后24 h的形态变化;经0、3.0、6.0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核因子κB激酶亚基β的抑制剂(IKKβ)的表达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7例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IL-1β和IKKβ的表达。使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IL-1β和IKKβ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L-1
目的探讨采用舌压测定器检测舌肌肌力和耐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患者组)和正常受试者30例(对照组)。采用JMS舌压测定器检测2组受试者的最大舌压值、维持50%最大舌压值的时间和吞咽舌压值,1周后两组各取10例受试者进行重测信度检测。结果患者组最大舌压值、吞咽舌压值较小。重测信度检测发现,最大舌压值的重测信度最高[ICC=0.905,95%CI(0.616,0.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