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入夏,应对宝宝特殊发热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末夏初,气温开始节节高升,炎炎夏日即将到来,如果此时又因某些特殊原因引起体温升高,那就是“火上浇油”了,退热的难度肯定要高于其他季节。所以,民间有“夏季热难退,冬季咳难止”的说法。父母们此时应储备好关于夏季退热的应对之道,做到心中有数,就不至于临阵时手足无措了。
  按时作息,防止中暑发热
  中暑是指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无法由正常渠道排出,进而发生一连串症状,4岁内的婴幼儿患此病风险最大。其发热原因主要是环境温度过高,加上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其症状以高烧为主,体温往往达到38~39℃,重者可达41℃以上。病初出汗较多,继而因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燥灼热,面部潮红,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重者惊厥、昏迷。
  应对要点:首先是改变环境。在户外应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或树荫下。在家中可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但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其次是快速降温,使孩子的体温降至38℃以下。如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患儿头部,洗温水浴(水温一般比孩子体温低3~4℃),喝含盐的饮料和凉开水,以补足水分和盐分等。最后是酌情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药物,注意儿童用药量。以藿香正气液为例,6~12岁每次5毫升,一日3次;3~6岁每次3毫升,一日3次;1~3岁每次1毫升,一日2次;1岁内每次0.5毫升,一日1次。注意,过敏者不能服用!
  预防招数
  1.按时作息。越是气温升高,越要让孩子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如果晚间睡得晚,白天也不好好睡觉,就会扰乱孩子的生物钟,削弱耐热能力,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
  2.户外活动要适度,孩子穿戴要清爽,薄厚适度,并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不要在暴烈的阳光下或湿热的环境中长久地玩耍或做剧烈运动,最好在阴凉处活动。
  3.炎热季节让孩子比平时更多地摄取流质,如多喝温开水,吃些清热祛暑的粥类——绿豆粥、鲜藕粥、竹叶粥、菱角粥等。
  4.自驾游途中,家长别把孩子放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处也不可如此。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可能过了一会儿汽车就完全暴露在强光下,车内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
  补锌促发育,远离“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烧性疾病,属于小儿特发性高热症中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孩子。其原因主要是婴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导致。
  其发热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患儿长期发热,体温经常在38~39℃,多在半夜至早晨体温上升,午后稍有下降,一般状况良好,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二是患儿呈低热状态,白天发热,尤以午后发热明显,夜间体温正常;三是患儿除发热外,还伴有一些如周期性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状,多见于过敏性体质婴儿,热程多持续1~3个月,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有的患儿可每年夏天发作,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年度轻,病程亦较短。
  应对要点:夏季热可不药而愈,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仍需加强护理、对症处置,否则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发病时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一两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
  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如乳类、蛋类、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类等,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可适当选服中药。如六一散、金银花露或金银花、杭菊花煎汤代茶饮,能消暑热,解烦渴。也可自制防暑清凉饮料,如三鲜饮(取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放适量蜂蜜搅匀,冷却后代茶饮)、金银花山楂饮(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凉后当茶饮)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不可延误。
  预防招数
  1.加强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保持凉爽与空气新鲜。若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超过7℃),并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
  2.调整孩子衣裤,不要穿得过多过紧,以柔软、宽大、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裤为佳。
  3.常给孩子食用具有解毒、消暑、止渴的食物与饮料,如西瓜、冬瓜、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婴儿不要在盛夏断奶,等到秋凉后再断不迟。
  4.加强锻炼,多带孩子到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玩耍,增强其身体素质和适应气候的能力。
  泳后讲卫生,不得“游泳池热”
  某游泳馆游泳班曾发生百余名儿童发烧事件,后经疾控机构调查发现,原来祸起腺病毒感染,1岁以上的婴儿和学龄儿童最容易受到偷袭。其病因在于游泳池水被腺病毒污染。孩子游泳时带有病毒的池水侵入眼睛、口腔等处的黏膜而发热,医学谓之咽结膜炎,俗称“游泳池热”。
  患儿于感染腺病毒后3~6天会突发高热,体温常在39℃或以上,眼睑(单侧或双侧)红肿,眼结膜充血,扁桃体肿大,可伴有乏力、头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应对要点:轻症患儿应居家休息,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后再使用。注意保持患儿安静,用温水浴、冷敷或冰枕等物理方法降温。若效果不好,可酌用解热药美林或泰诺林。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无特效药,更不可滥用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等中药抗病毒制剂。多饮水。
  预防招数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去卫生条件差、不规范的游泳池、浴池等场所。
  2.泳时注意戴好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不要租用馆内的游泳衣裤。
  3.减少跳水次数,避免让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与口腔。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并刷牙、漱口。
  4.养成入池前后滴眼药水的习惯。
  5.游泳结束后感觉眼睛或喉咙不舒服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和电动汽车有关的一切都逐渐被重视起来。一提到普通的汽车,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汽油”。那么,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车载电池的发展也就变成了一
期刊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全文共45条,分别从人民法院如何服务和保
期刊
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8〕13号),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特色畜牧业发展,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部分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  为推动养蜂业健康发展,各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养蜂业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蜜蜂授粉酿蜜的“月下老人”作用和“健康益友”作用,围
期刊
未来依然为个股和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四季度市场会更加关注公司实际的业绩和明年增长的确定性,明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行业会更有机会,如消费,医疗设备等。近日,三季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粮食和储备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文,公布2019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调3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下调3元,是充分考虑小麦生产成本等情
期刊
前不久,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国已有微生物肥料企业2050家,产能达到3000万吨,登记产品6428个,产值400亿元。微生物肥料已经成为我國新型肥料中年产量最高、应用面积最大的品种。  与传统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在保护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期刊
前不久,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总数超过3万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基层社乡镇覆盖率由2012年的56%提高到2017年的95%,基本实现全覆盖。  基层组织覆盖面持续扩大的同时,基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系统县及县以下实现销售4万亿元,利润总额282.3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4倍和
期刊
在素质教育下,构建轻松而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新时期广大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所以,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Under the e
清晨弥散着薄雾,雨刮器不时地在车窗上扫动,发出“扑扑”的声响,即使是假日,时间尚早,人潮依旧。玻璃上氤氲的雾气久久不散,我却不耐烦起来。一开窗,浅浅的凉意就直直地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