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经济数学课程的一系列改革,作者将实践的经验分教师观念转变、教学资源变革两方面给出,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改革
[Abstract]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 of Economic Mathematics Course, the author presents her experience in two aspects, which are the changing of teachers’ ideas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reflect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conomic mathematics;reform
部分高职院校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状是:生源剧减,学生质量逐年下降且学习兴趣不高。如此,教师如何全方位利用教学资源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学习课程知识甚至主动探索学习。基于此,我们对经济数学这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并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成果。
一、观念的变革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从就业反馈信息来看,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从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我们的定位与就业需求相一致。但作为培养者,无论是刚出校门的年轻老师,还是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一时难以从自己所习惯的整套理论教学中转变过来。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老师,更是感到困惑,要一下子从重理论推导、重逻辑训练、轻知识应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轻理论重应用的教育状态,有些难以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高职院校的这种课程改革破坏了高等数学的理论体系,不利于学生进行完整的高等数学理论学习。高职院校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难以在公共课部分有所突破,与此不无关系。因此,要深入教学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作为经济数学课程的教授者。我们要摈弃传统观念,要明白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经济数学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密切,他们不需要完整的经济数学理论体系,而仅仅需要用到其中的一些方法及概念。因此,我们要勇于和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并学习涉及到经济数学知识的相关课程或知识。和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交流,掌握他们在本岗位上用到的或需要用到的经济数学知识。按照专业需求为主,课程体系为辅的理念,将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打碎并重构。更新观念,从应用角度为主要教学出发点进行授课。转变观念之后教师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明白自己所教的就是学生所用的,紧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步伐。
由此我们反思,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成熟,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也可以不局限于大专层次的教育,可以继续提高自己的办学层次。比如,办高等职业教育类别等同于大学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院校。也可以为高职教育培养更合适的重知识应用的教师队伍。
二、资源的变革
1、教辅教材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材是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印象与记忆。通过与经济管理专业师生的交流与调查,我们得出结论:传统教材注重理论推导,不适合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近年来我们在高职经济数学教材中也尝试加入一些经济案例。但始终是以数学的理论与计算训练为主要编写内容,加之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材主要内容,师生只能舍弃为数不多的案例学习。
在更新教学观念后,我们需要编写一本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师生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最好请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编写教材,这样才能编出站在所服务专业的立场上真正符合专业需求的教材。比如我们在讲函数部分时,改变传统的函数的概念,性质的讲解,把主要内容更新为学习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与利润函数,复利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等内容,并提供专业案例,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去掌握这些在专业中大量用到的基础函数。在线性代数部分,删减矩阵、行列式的学习,改为认识经济中的投入产出问题并进行相关分析,掌握经济中的规划问题等等。经过这样的知识解构重构,学生所学到的就是他们即将用到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帮助。目前已正式出版的这类优秀教材有由中国人民大学胡出版社出版的刘洪宇主编的《经济数学》等。
2、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环境如同诸葛亮口中的“东风”。在好的教改思路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良好的课堂环境。我们提倡的教学场地是带有网络及多媒体设备的机房。网络便于师生随课堂需要及时查阅相关知识及专业案例,多媒体设备便于教师展示精美课件,每人一台安装相关数学软件如matlab、lingo等的电脑用来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及计算。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都必备装有软件的电脑。这样使我们的教学环境设置接近工作环境,便于学生日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小数字,大学问》里有一句话说,“退缩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有迎头而上”。与其被动适应高职教育,不如主动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自己的方式。通过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实现经济数学的课程价值。使经济数学适应高职教育需要,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好课程。
作者简介:
吕靖:(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讲师,现任教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经济数学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hyA001
【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改革
[Abstract]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 of Economic Mathematics Course, the author presents her experience in two aspects, which are the changing of teachers’ ideas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reflect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conomic mathematics;reform
部分高职院校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状是:生源剧减,学生质量逐年下降且学习兴趣不高。如此,教师如何全方位利用教学资源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学习课程知识甚至主动探索学习。基于此,我们对经济数学这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并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成果。
一、观念的变革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从就业反馈信息来看,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从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我们的定位与就业需求相一致。但作为培养者,无论是刚出校门的年轻老师,还是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一时难以从自己所习惯的整套理论教学中转变过来。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老师,更是感到困惑,要一下子从重理论推导、重逻辑训练、轻知识应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轻理论重应用的教育状态,有些难以接受,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高职院校的这种课程改革破坏了高等数学的理论体系,不利于学生进行完整的高等数学理论学习。高职院校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难以在公共课部分有所突破,与此不无关系。因此,要深入教学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作为经济数学课程的教授者。我们要摈弃传统观念,要明白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经济数学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密切,他们不需要完整的经济数学理论体系,而仅仅需要用到其中的一些方法及概念。因此,我们要勇于和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并学习涉及到经济数学知识的相关课程或知识。和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交流,掌握他们在本岗位上用到的或需要用到的经济数学知识。按照专业需求为主,课程体系为辅的理念,将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打碎并重构。更新观念,从应用角度为主要教学出发点进行授课。转变观念之后教师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明白自己所教的就是学生所用的,紧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步伐。
由此我们反思,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成熟,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也可以不局限于大专层次的教育,可以继续提高自己的办学层次。比如,办高等职业教育类别等同于大学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院校。也可以为高职教育培养更合适的重知识应用的教师队伍。
二、资源的变革
1、教辅教材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材是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印象与记忆。通过与经济管理专业师生的交流与调查,我们得出结论:传统教材注重理论推导,不适合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近年来我们在高职经济数学教材中也尝试加入一些经济案例。但始终是以数学的理论与计算训练为主要编写内容,加之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材主要内容,师生只能舍弃为数不多的案例学习。
在更新教学观念后,我们需要编写一本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师生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最好请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编写教材,这样才能编出站在所服务专业的立场上真正符合专业需求的教材。比如我们在讲函数部分时,改变传统的函数的概念,性质的讲解,把主要内容更新为学习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与利润函数,复利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等内容,并提供专业案例,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去掌握这些在专业中大量用到的基础函数。在线性代数部分,删减矩阵、行列式的学习,改为认识经济中的投入产出问题并进行相关分析,掌握经济中的规划问题等等。经过这样的知识解构重构,学生所学到的就是他们即将用到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帮助。目前已正式出版的这类优秀教材有由中国人民大学胡出版社出版的刘洪宇主编的《经济数学》等。
2、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环境如同诸葛亮口中的“东风”。在好的教改思路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良好的课堂环境。我们提倡的教学场地是带有网络及多媒体设备的机房。网络便于师生随课堂需要及时查阅相关知识及专业案例,多媒体设备便于教师展示精美课件,每人一台安装相关数学软件如matlab、lingo等的电脑用来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及计算。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都必备装有软件的电脑。这样使我们的教学环境设置接近工作环境,便于学生日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小数字,大学问》里有一句话说,“退缩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有迎头而上”。与其被动适应高职教育,不如主动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自己的方式。通过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实现经济数学的课程价值。使经济数学适应高职教育需要,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好课程。
作者简介:
吕靖:(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讲师,现任教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经济数学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hy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