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就是初中文言文,为了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探索更多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兴趣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合理导入
  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的阶段非常关键,作为教师,要将这一关键阶段把握好。比如学《郑人买履》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讲述这篇文言文的大致情节:有一个郑国人想买双鞋,然后量了尺码后,就将其放在坐席上,匆匆忙忙去了市场。到了市场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忘带尺码了,又急急忙忙赶回家拿,等他拿回来的时候集市的人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他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通过讲述这样的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兴趣,然后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言文,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同时要求学生将“先自度其足”的“度”(度量)和“宁信度”的“度”(尺码)、“反归取之”的“反”(回到家里)和“及反”的“反”(回到集市)的意思讲清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经过探索之后,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二、情感朗读,引导体会
  文言文有非常强的节奏感,其中蕴含的哲理非常丰富,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这些优美的文体,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朗读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韵律以及节奏,还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和体会。
  比如在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文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先交代作者创作的背景:作者曾要求调任到离自己兄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到密州后,还是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又到中秋佳节,转眼已七年未同亲人团聚了。当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时,作者不禁感概万千,于是乘酒兴正酣,创作出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然后可要求学生进行全篇朗读,领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思想感情、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学意味、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精神境界。通过情感朗读的方式,更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外引用,丰富内容
  以往,教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译文言文,讲解词汇重点来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文言文教学效果,教师应讲授一些课外的知识内容,使课堂的内容得以丰富。
  比如在讲《木兰诗》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可引用课外的一则故事:北魏年间,有一位花弧的将军,他在战争当中受了重伤,因此回老家养病。这一年,他二女儿木兰已经十七岁,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姑娘,不仅会干女儿活,还有精进的武艺。有一天,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木兰父亲心中一惊:“难道又是战书?”果然,战马停在家门口,送信者要求花弧接过战书。一家人担心花弧的伤势难以担此重任,因此坐立难安,而花弧又不肯临阵脱逃。在父亲的坚持下,最后木兰毅然决定:自己要替父从军!当听到这样一则故事,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也想通过学习,去了解文章当中的木兰有着怎样的保家卫国的热情、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无惧无畏的精神,因此会充分调动积极性,还能够有效丰富课堂内容。
  四、视频利用,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也可充分发挥影视视频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比如教师可播放这样的一个片段:
  河曲智叟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愚公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還不如寡妇、孤儿。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学生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两者会出现这样的对话,然后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到文言文当中探索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發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更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文言文教学。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惠和初级中学(226235)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拓展性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们对各部门学习的理解,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将从单元组合实现学生人文知识综合训练、古诗文积累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背景、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谈谈自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以期对广大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拓展延伸,综合掌握  语文学科不是一个单一学科,它综合社会、文化、经济
实验目的:通过香烟的烟雾及烟汁对蛙皮肤的作用,引起蛙麻醉中毒,证实蛙皮肤能够进行呼吸作用。1 实验用具和材料 1.用具 玻璃水槽、大烧杯、大号玻璃皿、大号注射器、橡皮管
<正> We present a physical scheme for realizing probabilistic teleportation of bipartite atomic states via cavityQED.This scheme requires only a nonmaximally en
一个计划为在二个分开的洞之间的一个未知原子状态的长途的远距传物被介绍。计划基于联合的拉曼和洞腐烂。在计划,联合力量的有效原子洞比洞腐烂率并且这样小得多高质量的因素
<正> We solve the Laguerre-Gauss mode eigenvectors and eigenfunctions in the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by searching for common eigenvectors of the 2-dimensi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这个题目看似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审题之于写作的重要性。本文是在总体解析的基础上,提炼并总结出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