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眼血流动力学及血清hs-CRP、Hcy水平的关系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眼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唐山市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260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病人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病人眼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hs-CRP、Hcy水平、眼底血管病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并分析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眼底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260例高血压病人中,阴阳两虚证占比最高(33.85%),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分别占23.85%、21.54%、20.77%.高血压病人PI、RI均表现为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人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高血压病人眼底血管病变发生率(31.82%)高于肝火亢盛证(16.13%)、阴虚阳亢证(14.29%)、痰湿壅盛证(12.96%)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48.15%)高于阴阳两虚证(20.45%)、肝火亢盛证(19.35%)、阴虚阳亢证(17.86%)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人阴阳两虚证与眼底血管病变呈正相关(r=0.415,P<0.05),痰湿壅盛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0.462,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人的眼血流动力学及血清hs-CRP、Hcy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阴阳两虚证与眼底病变呈正相关,痰湿壅盛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黄芪-川芎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黄芪、川芎的靶点及活性成分,利用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与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的靶点基因,疾病/药物中的“成分靶点网络”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对关键活性组分进行筛选,并基于DAVID数据库分析共同靶点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结果 筛选得出丹参-黄芪-川芎的活性组分共34个,直接作用靶点有13个,发现丹参
目的 探讨干扰miR-148a-5p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VSMC,分为对照组、TNF-α组、TNF-α+anti-miR-NC组和TNF-α+anti-miR-148a-5p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48a-5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
综述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AD)的应用现状.Stanford A型AD以积极外科手术的疗效最为确切,对于难以耐受开放手术和体外循环的高危病人,腔内治疗可能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腔内治疗相对于开放手术易于掌握、便于开展,扩大了病人的就诊渠道,但是需要更长期的随访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公开发表的中药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Risk of Bia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特点入手,分析石菖蒲活性成分及其常见复方在A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在防治AD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提出石菖蒲在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中可作用于多个靶点,有较为明确的疗效;以石菖蒲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方剂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1+1>2”的效果,明显改善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
综述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研究现状.提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传统的早期干预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我国冠心病现状仍不容乐观,随着“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引入,5G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我国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提供新的发展前景.
目的 分析参附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药理过程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ICM差异表达基因.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参附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8味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Bisogenet插件构建靶点间的蛋白互作(PPI)网络,CytoNCA插件筛选出核心基因,最后运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明确靶点基因的功能及参与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 筛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复极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各组10只.假手术组不进行其他任何处理;对照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予以适量的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予以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干预.比较3组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 mRNA、Fas-L mRNA、p53 mRNA、Bcl-2/Bax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心脏射血分数(EF)、左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在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减轻高糖、高脂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齐墩果酸组、干扰组(高糖+高脂+齐墩果酸+TGR5 shRNA)、Nrf2/HO-1组[高糖+高脂+齐墩果酸+Nrf2 siRNA病毒与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预处理]、cAMP/PKA组[高糖+高脂+齐墩果酸+S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心肌重构和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3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4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生成标志物[内皮抑素、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IBP-4)、干扰素调节因子7结合蛋白(IBP-7)、抗血管生成因子(sFlt-1)和血管生成因子(PLGF)]、肌细胞应激标志物生长分化因子(GDF-15)、细胞外基质重构标志物[半乳糖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