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用户社交互动的情感共振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用户的社交互动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方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也为传播主体的具身回归带来了严重阻碍,在社交互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情感缺失现象。微信推出“拍一拍”功能,通过模拟行为主体的具身性回归,使互动双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面对面沟通才能达到的情感共振。“拍一拍”是在传播技术具身性的趋势下,为社交互动提供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具身性;社交互动;情感共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0-0028-03
  2020年6月17日,微信推出了“拍一拍”新功能。“拍一拍”的官方翻译为“nudge”,有“轻触”“轻推”的含义,其在手机端的操作方式也十分简单:只需要通过在微信对话界面中双击用户的头像,聊天框中就会出现“某某拍了拍某某”的字样。用户还可以对“拍一拍”进行后缀设置,比如拍一拍“脑袋”,拍一拍“肚子”……在该功能推出之后,人们脑洞大开,纷纷为自己设置了充满创意的“拍一拍”后缀,这种简单、有趣、可以同时应用于私聊和群聊的新功能通过语言和文字隐喻了身体的在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回归身体沟通,面对面交流的想象,在微信用户的使用和改造下成为了一种基于社交互动的新风尚。

1 新媒体用户社交互动中的具身性和情感共振


  1.1 社交互动中的具身回归
  具身来自于英文词汇embodiment。可以理解为:当我们投身于一项活动时,身体、心灵、事物、环境自然地融为一体,以致力于这项活动的进行。具身是身体向周围世界的“外化”,也是周围世界向我们身体的“内化”。
  梅洛·庞蒂曾提出“具身的主体性”,即“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并非世界的‘镜像’,而是身体构造和身体感觉运动系统塑造出来的”[ 1 ]。也就是说,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并非仅仅用思想或精神指导身体行动,相反,我们的身体感知器官常常承担着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再将其反馈给大脑的重要功能。与精神相比,身体具有优越性和根本性。精神和思想只有通过身体才能与外界形成联系,传播技术也只有通过人体感官的结合才能与社会和文化联系起来。因此,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对身体的追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媒体使用者的社交互动中,实现“身体在场”和“具身回归”可以为提升沟通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1.2 具身性下的情感共振
  情感共振又称情绪共振,是指在社交互动的过程中,行为主体和对象的情感倾向处于一种可以互相被感知的状态,双方的情感能够实现有效交换。這种“共振”不仅可以影响互动的氛围,还可以重塑传播者的感知和框架,提高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当人们面对面互动时,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在这种交流中,身处同一场景中的个体能获悉交流对象的情感状态和趋向,进而可实现同步化的“共振”现象。然而,这个过程在新媒体互动中由于身体的缺席而受阻,服务功能的即时性和多样化虽然可满足用户的信息、认知等需求,但由于其无法完全还原身体在场,使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情感缺失现象。所以,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实现具身性的目的之一是满足新媒体用户的情感需求。
  新媒体在社交互动中发展的方向是让人类从情感上回归到面对面的交流起点[2]。新媒体的具身回归是回到交流起点的实现途径之一。这种具身性下的“共振”有利于满足互联网用户的自我呈现和情感需求。

2 新媒体用户社交互动中的情感缺失


  2.1 身体边缘化:社交互动的“距离感”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社交互动正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即从动作语言的面对面双向互动交流到文字书信的远距离线性交流,再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移动性融媒交流[ 3 ]。
  在面对面双向互动交流时代,人际间社交互动以身体在场为主要形式,以信息发出者为中心,将信息向身体外部辐射,外部世界得以感知,实现信息的传达。这种信息传达方式能够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情感沟通,进而形成社交互动双方的情感共振。而技术发展让人际社交互动行为不再需要行为主体即时在场,只需借助社交媒介,使其作为一个载体承载信息符码之后即可成为自己独立运作的互动主体。这种以大众媒体为主导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传播效率,但也削弱了受众在传播领域的身体参与。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人与媒介之间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延伸了传播空间,但也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所说的那样: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愿意把闲暇时间用于交流或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人们越来越不愿把闲暇时间用于交流或参与公共生活,而是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上网,或者在网上过一种虚拟的公共生活。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被媒介化[ 4 ],这使得作为传播主体的身体陷入了“边缘化”的困境。这种身体的不在场,为人们的交流造成了“距离感”和“陌生感”。
  2.2 感官延伸与截除:社交互动的“麻木感”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延伸即人的截除”的观点,以身体尺度去想象、隐喻媒体,其理论核心是“身体的感觉”。使用替代性工具,就会使身体的原有功能退化。不同器官的延伸将导致人类整个感觉器官的不平衡,如果想要承受这种强度,只能通过麻木或阻塞感官通道来实现。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截肢意味着全身麻木。通过麻木切断感知,可以使得神经系统能够承受这种延伸。
  由于在口语传播时期没有借助任何外在的媒介,所以没有感觉器官得到延伸。因此在口语时代,我们的多种感官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如果因为使用某种媒介而使人的某种或某些感觉器官得到延伸,人类就会处于感觉不平衡的状态,此时人类文明就会向危险的方向发展;只有整个人的身体都得到延伸,社会才会进入一个理想状态[5]。
  从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到互联网普及,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App的流行,技术创新带来的除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进步之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电视时代,“电视人”“容器人”等观点被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社交互动手段从多个方面延伸了人体的感官机能,但中枢神经出于自我保护,会对身体进行延伸和截除,这种截除导致人们沉溺于现代媒体创造的虚拟世界,从而忽视了客观现实世界的互动与互动,传播主体由于感官的截除,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大大降低,产生了一种“麻木感”。   2.3 自我呈现困境:社交互动的“失真感”
  J.D.彼得斯认为:人在交流中是不可被替代的,身体缺席的“对话”绝不可能实现。如果认为“对话”是真实思想的结合,那就低估了身体的神圣[6]。即使在新媒体时代,技术已经能充分地模拟人体,但是在沟通交流中,身体是否在场仍然对社交互动效果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在社交互动中,语言是人们表达内心交流的一种符号。虽然我们可以用语言进行正常的对话和交流,但是个体理性会出于自我保护将心灵进行隔离,使得我们无法直观地看到交流对象的内在心理活动。我们会根据与交流对象的社会关系,亲密程度,主观印象决定与其在发送消息时的内容、语气,“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会对自身进行优化塑造,隐藏自己的“一部分”,这一“匿名化”特征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了。
  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由于身体的不在场,我们无法得知屏幕另一端的用户此时真实的眼神、手势、表情、动作等自我呈现方式,也无法进行确定彼此之间交流的深入程度。交流手段的爆炸使得人们往往选择偏向于某种感知方式,却远离整体的感知。基于媒介建构的传播会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中造成“失真”现象,所以我们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进而给社会互动带来负面的行为影响,使双方难以实现情感共振。

3 “拍一拍”在新媒体用户社交互动中的情感共振


  3.1 具身化的动作还原
  在新媒体用户的社交互动中,情感需求的满足来自于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积极的关系连接。虽然目前的新媒体技术无法完全实现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但我们会追求一种模拟身体在场的交流方式,使得交流的双方能够看到图像,听到声音,甚至进行全息的交流等。这些社交互动技术想要实现的都是还原我们在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从而减少因传播隔阂所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这种传播打破了传播场域的界限,再现了影响和景观,使原本被排除在传播场域之外的“人”的形象得以凸显和还原。
  从“拍一拍”的实现过程来看,需要我们用手指连续两次轻触对方的头像,此时发出者的手机会出现震动,对方的头像也会呈现左右晃动“摇头状”的视觉效果,聊天框中会显示“某某拍了拍某某的XX”字样,通过这样一种具身性的语言文字表达以模拟面对面沟通交流时才会真正实现的动作,实现双方的交互。在整个过程中,“拍一拍”以视觉暗示的形式模拟了身体在场的交流,补充了个体关于场景的想象,也拉近了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双方以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彼此的情绪,从而实现情感共振。
  3.2 娱乐化的新型交互模式
  纵观微信目前的交互模式:文本信息模式有着相对较高的用户成本;图片和表情可能导致回复内容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语音、通话、视频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更高,而“拍一拍”创造了一种具身性的交互模式,既满足了消息回复的需求,又通过模拟身体在场的特性恰当地表达了用户的情感。
  “拍一拍”本质上是一种娱乐化的社交互动仪式,人们基于同样的符号“拍一拍”表达情绪,其在社交互动中的应用场景是非正式化的,通常适用于朋友间的闲聊、打招呼、或是为了满足活跃互动氛围的需要。在这一场景下,通过应用“拍一拍”功能,严肃的交流氛围可以得到消解,集体的社会焦虑得以释放。在这种娱乐环境下,人们往往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实现情感上的认同和共振。
  “拍一拍”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偏好自由添加后缀,这就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诞生出了可爱风、搞怪风等不同风格。这些不同的文案风格和文字要素都是用户情感需要的映射,用户既可以“拍一拍”别人,表达出“鼓励”“安慰”等情绪,又可以“拍一拍”自己,进行“自嘲”“自黑”“自我夸耀”等行为。用户可以通过改变后缀和改变“拍一拍”对象来实现情感的需要和满足。高度的娱乐性和主动创作的热情为实现情感共振创造了条件。
  3.3 强指向性与弱提醒
  在社交互动中,有一些强提醒的社交功能,比如“@某人”、窗口震动等,这种功能在新媒体社交互动还呈现出指向性强的特点。因为其伴随着提示音或震动,有助于新媒体用户跨越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互动。但是这类社交方式通常应用于工作通知或其他正式化社交场合,使得新媒体用户丧失了免于传播和交往的自由,降低用户的互动意愿和参与感,其生硬的提醒方式也会导致消息接收者产生烦躁、抗拒等消极情绪。
  “拍一拍”的信息表达优先程度低于“@”,高于普通聊天信息。但区别于直接让对方看到消息、强提醒型的其他互动方式,在“拍一拍”对方后,对话栏虽然会根据信息时间重新排序,但只有发出者自己会感受到震动效果,被拍对象不会收到提示或震动反馈,“拍一拍”在保留强指向性的同时,又具有“弱提醒”的特点,既保留了社交属性,又使得情绪倾向相对温和。“拍一拍”可以补足“@”等提醒方式使用场景的空缺,应用于新的社交语境下。比如对于群聊中非紧急的通知或者要求,可以用“拍一拍”对方的方式来表示这条信息的指向性,以替代“@”的方式,这就补足了“@”使用场景的空缺,从而减小消息接收者的压力,缓和了消极情绪,使交流双方回到一个平和、积极的语境中,帶有一定的人文关切,更有利于实现社交互动的情感共振。

4 结语


  尽管“拍一拍”功能只是通过一种具身性的语言文本来隐喻身体在场的行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面对面的交流场景,实现了情感的共振。所以,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蓬勃发展、传播技术不断具身化的趋势下,我们理应关注社交互动中人与人的情感共振,在致力于传播技术进步的时重视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提高新媒体用户的社交互动质量,满足新媒体用户的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季晓峰.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J].东南学术,2010(2):154-162.
  [2]何志荣.延伸与回归:传播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J].编辑之友,2019,280(12):68-72.
  [3]姚曦,李娜.网络社会形态下传播关系的重构:对媒介融合本质的认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5):20-27,33.
  [4]单波.面向交流的无奈:传播学自我救赎的路径[J].新闻大学,2012(2):18-21.
  [5]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邓建国.传播学的反思与重建:再读J.D.彼得斯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J].国际新闻界,2017,39(2):151-173.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省级地方媒体抖音账号;“四川观察”;内容创新;用户思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42-04  在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短视频平台很好地契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移动化”的信息需求,就传统地方媒体来讲,形成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一次良好的转型契机。 1 省级地方媒体传播方式顺应媒介变换,向“短视频+新闻”模式发展  省级地
期刊
摘 要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开放与信息传播的精准,促使人们的信息价值观发生了新的转变。从技术基础与信息价值观的内涵出发,信息价值观在大数据时代朝着多元、开放、个体化、共享这四个方面演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价值观的形成机制更加隐蔽,技术控制机制更加隐性。大数据时代,需要从个人、社会和产业三个层面构建开放共享的立体信息价值观框架;针对技术伦理失范和算法绑架信息价值观的问题,需要完善信
期刊
关键词 政务号;视频微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71-03  粉丝“4 000+”,一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视频播放量累计达140多万;粉丝“4万+”,一篇表彰一批韶关市优秀共产党员的稿件点击量达533万……这是2021年5月以来“韶关发布”视频号、微博作品在粉丝数较少的情况下传播上取得的成绩。当前,在一些自媒体面临打开率下降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体;电影营销;创意策划;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60-04 1 背景及概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线下营销为主的电影产业,产生了尤其深刻的负面作用。大量的影片撤档,全国线下的电影院全部停止营业。这时期的《囧妈》用院线电影转网络放映的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这种新媒体营销
期刊
关键词 黄帝;镶嵌性;集体记忆;数字记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74-03 1 研究背景与理论支撑  1.1 黄帝故里网上拜祖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自古以来就潜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中。黄帝不只是作为一个个人,而是“最早中国”的“缔造者”[ 1 ]。历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顺利举办,是维系和延续黄帝集体
期刊
关键词 智能技术;中国故事;主流媒体;价值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64-03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场域视域下的舆论生成机制研究”(编号:19FXWB015)阶段性成果。  当前,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发展,泛智媒化视听生态正在形成。主流媒体作为关键传播节点如何以智能技术为驱动,以用户培养、信息传播、价值观引导等
期刊
关键词 VR技术;纪录片;互动叙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105-04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出版业、新闻业、教育业、影视业等不同的行业都开始与VR技术相结合,出现了VR+出版、VR+新闻、VR+教育、VR+纪录片等。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指出VR技术具有沉浸感、互动性及想象
期刊
关键词 短视频;旅行叙事;房琪;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82-03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弱关系’与‘强联结’:电商直播平台的信任链构建”(立项号:SJCX20_08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短视频作为叙事的一个载体,拥有与其他叙事形态相通的叙事经验,在讲旅游类故事时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房琪kiki是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节日;传统文化;IP;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118-04  近年来,IP概念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掀起热潮。北京大学向勇授认为,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可被翻译为“知识产权”。随着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IP不再是知识产权的单纯简写,而是在承载形象、表达故事和彰显感情的文化生产过程中,
期刊
摘 要 通过剖析朋友圈所处的媒介环境、用户的使用动机与使用过程来解释数字自我在朋友圈的呈现方式,同时探讨了如何在朋友圈中获得自我和他者认同。  关键词 新媒体;朋友圈;数字自我;认同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0-0013-03  梅洛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指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新场景会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