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了进口或者合资品牌车型发布的特点,就算是换了个颜色也要大张旗鼓地包装一番,什么新××、全新××,有些充其量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改款。也许是品牌的宣传经费多得花不完,对于专业媒体来说都是小题大做的表演。相比于财大气粗的对手,自主品牌们似乎还都保持着务实的本性,即使是全新平台的A30,似乎也没有在多如牛毛的媒体中激起波澜,然而短短一天的体验,却仍旧让人体会到江淮的进步,在摆脱了315的负面影响后,他们正在爆发出更多的正能量。
  更加国际化的设计,摆脱屌丝形象
  客观地说,江淮以前的车型无论是模仿系还是自主设计的产品,多多少少都有一点丝情结,没有个性、缺乏识别度,这是任何一款刚刚从山寨进化到自主创新的品牌注定要走的路,不过即使老款和悦在国内二线以下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主流,所以增加产品的识别度是换代车型首要考虑的问题。2013年上海车展,江淮展出了采用全新平台的A30轿车,代替遭遇质量危机的和悦系列,虽然在新车扎堆的上海车展上它鲜有展露的机会,但纵观江淮的设计,A30确实有了明显变化,而且是积极的变化。
  厂家声称这款车型由前阿尔法·罗密欧跑车8c的首席外饰造型总设计师丹尼(Daniele Gaglione)主导设计,但现在国内的消费者早已不再迷信什么大牌,重要的还是真材实料,客观地讲,如果这真的是丹尼的作品,他也不是随随便便信手拈来的应付。细节上江淮从S5开始确立的双U型格栅得以延续,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它们有了相同的基因。整车比例也比当初的和悦进化很多,C柱不再像刻意雕琢的产物,变得更加融入整体。如果吹毛求疵的话,会有人联想到现代车型上的流体雕塑,但我更相信是对设计的相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在车身细节方面,A30做的也不错,无论是覆盖件的接缝,还是前后灯组的设计,都表现出现今国际一致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经过这么多年打磨,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大家的反面教材了。
  A30的轴距是2560mm,与和悦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内部空间却有了变化,这得益于对于车厢的前后延展,这个数据与风云2、悦翔等对手相比也不落下风。
  内饰空间有显著提升,细节上仍需努力
  坐进A30的驾驶室,嗅觉不太灵敏的我依旧能闻到一丝塑料和皮革的味道,不是很刺鼻,但也不好闻。我们不能要求几万元的家庭车做的跟奥迪一样,但如果能在材料上更上一层楼将会有质的飞跃。整个仪表台的设计可以说下了一番功夫,第一印象不错。黑色面板配以银色饰条挺上档次,尤其喜欢按键的触感和空调旋钮的力度,不松散也不费力。空调旋钮下还有USB接口、AUX接口、点烟器和12V电源接口,相当实用。如果高配车型能有导航就更加完美了,其实现在原厂导航的成本并不高,但对于新手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诱惑。
  前后排的储物空间很多,无论是矿泉水还是钱包都有容身之地,只不过副驾驶手套箱的阻尼依旧很原始,还有那个油箱盖和后备箱拉手,有点像小面的感觉。其实很多事情A30做的都不错,甚至超过了更大牌的自主车型,但是一小部分偷懒的细节还是逃不过媒体的眼睛。后排座椅是我最满意的地方,由于车顶曲线更加饱满,让后排的头部空间有了更多的余地,腿部也不是很局促,A30的座椅采用更加高档的浅色皮革,填充物偏软,坐进去稍显支撑不够。
  动力温柔适中,驾驶偏重于舒适
  即使是一款入门级家轿,消费者对于动力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被合资品牌洗过脑的消费者面对自主品牌也不会有一丝怜悯。江淮在发动机上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小排量,其中1.5升VVT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其产品线上,83kW的数据并不抢眼,但经过多年调校后愈发成熟,没有太明显的缺陷。配合它的是一款5MT变速器,挡位清晰,换挡行程也很短,让人不觉得驾驶手动挡是种负担。油门在低转速区间的响应比较敏感,这也符合城市驾驶的需求,高速巡航时90km/h时转速控制在2000rpm左右,可想经济性也不错。据说以后还会有CVT变速器选配。不过此次试驾还发现了一个小问题,这也是上一代和悦留下的老毛病,就是方向盘在小转角的状态下无法正常回正,EPS 电子助力转向更多考虑的是转向力度的减轻,却忽略了可贵的方向感。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是入门级家轿的标配,结构简单,可控性高,甚至有改装的空间。但显然A30不是用来耍的,踏踏实实地驾驶中,悬架没有给我们太多惊喜,也没有明显的缺陷,整体调校偏舒适,由于车身较轻,在激烈驾驶中对于车身的支撑稍显不足,不过把它放在同级别车型中,也不会被对手甩下。
  以平常心面对市场,用产品征服用户
  瑕不掩瑜,虽然以专业的视角看待A30,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但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江淮在经历315之后,踏踏实实的进步,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误让满盘皆输。A30面对的市场在未来将是国内增长最快的版块,城市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消费者开始进入家轿时代,一款务实的产品比任何哗众取宠的宣传都更吸引人,况且现在A30前5000名用户可以享受5年/2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这既是对消费者的回馈,也是自身实力和品质的信心。虽然A30还没有最终定价,但不会脱离8万元以下的市场空间,润物无声,脱胎换骨的A30会让江淮在紧凑型家轿市场中赢得先机。
其他文献
宁少十马力,不多一公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你会发现今天我们弄来的这台650i在测试场上并不那么让人满意,  当然我指的不是速度慢  说实话,我的要求有点儿苛刻了,宝马650i本来也不是那么一辆让你干翻全世界的车,否则要M3、M4干嘛,要Z4 GT3干嘛。本来宝马650i也就是属于一辆4门的GT车型,那么有强大的动力输出,外加上舒适的乘坐环境,然后再来那么一些难舍的运动能力便可。真要是纠结
我想,经过今年的巴哈大赛,所有人都会认同“无泥巴,不巴哈”这句话。泥巴是今年巴哈大赛最大的敌人,也是今年巴哈大赛最有魅力的地方。  2016年10月2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 China)主办、襄阳梦想方程式赛车场冠名支持、《汽车之友》杂志社承办的“2016梦想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Baja SAE China,简称BSC)于襄阳圆满落幕。  “Baja”是西班牙语,而不是英语,
奥铃是福田在8年前建立的一个卡车子品牌,以捷运为代表的轻卡是这个新品牌的市场切入点。一直到2012,随着城际物流的市场规模扩大,奥铃开始引入首款中卡产品,这也是我们此次的试驾对象。  欧式平头设计,内饰向轿车靠拢  奥铃中卡的整车造型一改卡车傻大黑粗的形象,采用欧洲流行的平头风格造型。奥铃中卡货厢长度达7750mm,宽度达2420mm,是目前市场上同类车型中货厢偏大的。同时,它采用等直、等宽、等高
不要以为一直闷声苦干,主打性价比,从不做广告的长城汽车不会玩花活儿,否则一不小心看到这台H6 Coupe,会吓你一大跳!      热火朝天的SUV市场向来不缺另类,从早期的双龙爱腾、英菲尼迪EX/FX,到中期的宝马X6、讴歌ZDX,再到近期的奔驰GLE运动款,除了将MPV的多功能性引入之外,大家都愿意把运动跑车的基因移植到SUV身上,从而诞生各种大V,进而号称自己开拓新的蓝海空间。目前来看,这些
正邪两面在通俗中自分黑白,人们的主观情绪中白色代表的一定是正义,如天使。黑色一定是邪恶,如恶魔。早期的港产电影里出现的改装车也多数是黑白两色相间。白色车身黑色头盖,寓意着极具战斗力。随着改装文化的进步,这种黑白两色相间的配色却慢慢被归类到了“老土”的范畴里。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勇气、又能将这一搭配用好,很多时候就能“化老土为经典”。这辆M4属于哪一种?  因为是M4  续前文,在一些新生代玩家眼里,
Dyson 的无线吸尘器几乎跟其品牌划上了等号,因为他们独特的设计和洁净能力让不少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全新Dyson V8 无线吸尘器,虽然外形大同小异,但对比前代 V6,机身上有着多项细微的设计改变,其中电池改用了镍钴铝锂电池,续航力也翻倍至 40 分钟之长。而新的 V8 马达功率更提升至 425W,Max 模式的吸力最高可达115AW(AirWatts),提升了 15% 的吸力。机身末端的蓝色
说实话那辆本田思域车况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行驶了10多万公里,但是一直在4S店里保养。这车这几年也没少给家里出力,当初买它就是为了我上下班使用,所以才挑选了一款红色的。这两年,家里孩子也大了,周末带着孩子出去玩玩,感觉这车的空间就不够用了。而且老公偶尔也会出席一些活动,感觉开个红色思域的确不太好。买个商务点的车更方便,索性就置换辆迈腾吧!其实确定买迈腾之前,也考虑过其它车型。首先从养护的角度来看,日
作为一名汽车类媒体人,30岁之前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能控。但是出色的动力性能与节约燃油就像一对矛盾体。来到而立之年,生活的现实摆在眼前,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单纯的性能“小钢炮”显然已经不适合我,是时候为了家庭换一辆空间更大,乘坐更加舒适且油耗经济的中型轿车了,但是心中那份对运动的激情始终难以磨灭。我需要寻找一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座驾,而就在这时新雅阁(Accord)锐混动出现了,它来得正是时候。
的确,丰田一开始就将新能源的突破口选在了混合动力技术上,以 1997年推出世界第一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为标志,正式走上了发展混动的道路。当纯电动车长期徘徊在应用边缘的时候,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大范围推广应用。不过,当普锐斯几乎成为混合动力代名词的时候,本田却蠢蠢欲动起来。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其实,本田也是混合动力的先行者之一。丰田推出普瑞斯的两年之后,也就是1999年9月,本田首
高科技不能停留在缥缈虚幻的概念炫耀,最终打动人的还是真实而美好的感官体验,再领先的技术如果不接地气,只能是空中楼阁。已经开始量产并即将进入国内的A3 e-tron就是奥迪的务实之作,它采用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技术,50km的纯电动续行里程足以应付城市通勤,充电也非常简单便捷,日常使用轻松无忧,不必担心因电力耗尽而抛锚。油电混驱之下,这个小钢炮火力更上一层,综合性能体验不输传统动力车型。我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