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石棺里的活死人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既富有创新性,又准确把握了原著精髓,做到了两者兼美,十分难得。走进大宁剧院,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作品,在汉堡德意志剧院的演绎下,戏剧呈现出“卡夫卡式”的风格——无法言述的逼仄房间,狭长的窗户,面目模糊的主人公,丑恶而病态的人物关系……而恰恰,这种直观表达切中易卜生创作《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的主旨:个体在权力的腐蚀下被异化,变得越来越不像人!而人与人的关系亦因为金钱与权力,变得日渐丑恶、日趋病态!
  该剧总体情节上尊崇了易卜生的原著,最具颠覆性的是戏剧的表现形态,首先体现在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舞台设计。整个舞台看上去像一口阴森的石棺:冰冷的混凝土包裹四周,房顶是一整块刀削齐平的混凝土,触目惊心。舞台正前方,冰冷的水泥石阶笔直向上,石阶最高处与房顶相距不足一米,放置着一张床。戏开场时博克曼便躺在那床上,无法直起身子。正是原著中“墙与天花板都会挤到一块儿,把我像苍蝇一样压得扁扁的”的写照。舞台两侧亦是峻岭的石墙,开有若干细狭的窗户,但反倒多了几分仄气。舞台上,家什的置放也随意的,床、钢琴、屏风……都散在石阶各处,极具废墟之感,绝不像原著中那样一一摆放妥贴。
  迥异于一般排演易卜生作品井然有序的舞台布景,主创采用表现主义的方法,以石棺、废墟的直观形象,诠释剧中博克曼家庭的生存现状。博克曼,当他放弃了艾达,让权欲支配自己的时候,他“残害了自己的灵魂”;当他入狱,他的事业也被判了死刑;当他出狱,面对冷若冰霜的妻子,他的家庭也走到了尽头。他只能待在楼上,靠幻想东山再起而活着,这种行尸走肉的生存状态,如耿希尔德所说“你是死了!”——他活着,却已经死了。艾勒与耿希尔德,在与博克曼纠缠中耗尽了一生,艾勒说博克曼“谋杀了她心里的恋爱生活,残害了她的灵魂”,耿希尔德认为博克曼“连累咱们两个好人丢脸,还有那一败涂地的局面。……丢死人了”,她们活着,却没有生趣。阴森的石棺还预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遏哈特,是没有希望的!他不能带给他们光明,只是他们内心幻想的一个投影,而真正的遏哈特,懦弱,享乐,一心想逃离这个没有欢乐、没有年轻人的墓冢。他的一走了之也令三位老人彻底沉入谷底,失去希望,失去生活。
  表现形式的另一个亮点是剧中面罩的运用。戏一开始,观众看不到博克曼太太的神色,她的脸上带了一个棕色的面罩,遮住了脸的上部,身着一件花花绿绿的睡衣,在壁炉旁边生火(本剧中博克曼家中没有女佣),给人落魄又有点诡异的印象。同样,艾勒与博克曼也带着面罩出场。面罩不是固定的,他们时而摘下,时而带上,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三个带着面罩的人在台上相互争吵,时哭时笑,给观众直观印象是疯颠和病态,显然这是导演的用心,一种显著的内心外化的表现主义手法。
  但是,面罩的使用并不止于撩拨观众的感官那么简单,它对于戏剧的诠释有着更深层次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集中,剧中七个角色只有三个角色博克曼、艾勒、耿希尔德佩戴着面罩,使得观众对这三人的关注高于其它角色,从而集中内容,突出主题。第二个作用是“间离”,当演员们在台上,时而戴上面具,时而脱去面具,这就让观众很难入戏,演员们用这些小动作告诉观众“我只是在演绎角色”,促使观众保持理性,不自觉地用审视的态度来看待三人的纠葛。第三个作用是引导对话的节奏,戴着面罩时,他们的交谈往往客套而虚伪,当脱去面罩后,他们对话会因回忆或变得歇斯底里,或含情脉脉,放声欢唱。最后一个作用是对博克曼、艾勒、耿希尔德“非人”的寓示,以面罩指代他们曾经的伤痕,他们内在的枯萎,他们没有生活,他们是活的死人!
  戏剧主旨上,主创也有自己的解读和侧重。原著中,剧如其名,角色与情节围绕着博克曼的个人悲剧而展开,深度挖掘了博克曼的内心世界,他不是没有真情,他也不是没有诗性,但是他的权欲压倒了内在的灵魂,造成了他和两个女人艾勒与耿希尔德的悲剧。而在这版中戏剧的重心有所偏移,不再围绕博克曼一人,而是侧重于表现(表达)人与人之间病态错乱的关系。戏剧减去了大量博克曼的内心独白,增加了艾勒与耿希尔德、耿希尔德与博克曼之间的动作、对话。他们更将该剧理解为“他人的不幸”,而不是个体悲剧。博克曼的行为,造成了剧中其它人的不幸,悲剧是集体的悲剧。戏剧强调博克曼一家,包括富尔达尔、富吕达的悲惨与不幸,这种不幸体现在他们痛苦又渴望相互慰藉的关系之中。
  这版《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形式上富有新意,比原著更具批判精神,但与原著相比,依然存在着若干不足。首先是过于“浓墨重彩”。导演减去了室外的戏份,以阴森的室内暗喻整个世界一片灰暗,过于强调老人们的绝望与年轻人的粗鄙,这与原著是有点相悖的。原著第四幕,博克曼逃到室外,与身患绝症的艾勒一起向高山深处走去,结局是倒在雪地里,被“一只冰手抓住了胸口”,猝死于树林之中。身边的艾勒将外氅盖住他,低声说:“这样对你最好”。这一幕, 类似《老人与海》结尾的悲壮,堪称戏剧昏暗底子里的一抹亮色。这次德国导演完全舍弃,令人有些失望。其次是对个体内在深度的展现不足,不得不说,这是表现主义演剧方式的一个局限性,观众很难将戴着面罩、衣衫不整、动作怪诞的角色当成真正的“人”,故无法产生共鸣,也削弱了戏剧的内在强度。最后,最令人失望的是原著中北欧民间神话色彩完全没有了,博克曼的自白中,多次提到地下的精灵、地下的王国,原著也有树林、高原、雪地的布景设计,这使戏剧充满了北欧的民间风情,但这个版本中,导演完全减去了诗意的室外风光,使戏剧的活力不足,过于阴暗。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有着自己的解读和创新,并能在如今娱乐至上的社会里依然坚持和发扬易卜生的批判精神,难能可贵。尽管有所瑕疵,然瑕不掩瑜,是一部可贵的、富有严肃思想内涵的、勇于直面人生的批判主义杰作。
其他文献
京剧现代戏《浴火黎明》(以下简称《浴》)是上海京剧院献礼建党95周年的原创剧。与话剧相比,现代题材京剧的服装设计难度更大,原因在于:其一,京剧的文化基因与传统范式稳定,已形成了恒定的样式;其二,在现代题材表现上,我们还是希望有程式创新,把新的设计思想与元素融进程式之中。这样的戏曲程式创新,就如尚长荣先生所言: 尊重传统、研究传统、敬畏传统,从而激活传统。这也就是我在《浴》这部现代戏的设计中既力求继
期刊
北方昆曲剧院近年来在锐意创新方面颇多努力,五月底上演于上海大剧院的《孔子之入卫铭》便是一例。  剧本故事源于《论语·雍也》中记载的颇为著名的一段公案,即“子见南子”。原文只有简洁的两句话:“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剧作者以此为线,敷衍出孔子在卫国经历的一系列波云诡谲的政坛风云,并借此再现了孔子作为一代君子的风骨。  全剧分为“楔子”“叩苑”“见姝”“惊宴”
期刊
人 物  徐 阶 字子升,号少湖,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分别为50多岁和60多岁。可由一个演员扮演,建议通过官帽实现身份转变。  严 嵩 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嘉靖一朝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80岁左右。  张居正 字叔大,号太岳,神宗朝初期首辅。与徐阶有师生之谊。分别为30岁和58岁。  海 瑞 字汝贤,号刚峰,明代著名清官。50岁左右。然不妨年轻些。  徐 璠 徐阶之子,46
期刊
为提升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创作水平,培养校园戏剧创作骨干,由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上海市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主办的“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工作,来自上海各大高校、普教的25名学员参加了工作坊活动。编剧工作坊是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编剧学学科带头人陆军教授在长期的编剧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编剧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高强度的剧作法训练,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剧本创
期刊
7月15日,2016上海剧协新剧本朗读会举行,展现了专业院团、学院学子老中青三代编剧风采。5部新作分别是:话剧 《贝加湖奇案》《家客》《子规血》《被依附了人类灵魂的猫》 以及淮剧 《半纸春光》,包括历史剧、悬疑剧、年代剧与生活剧等多种题材。
期刊
7月13、14日“越剧毕派艺术演唱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毕派弟子齐聚一堂,与戚派弟子和各路嘉宾同唱戚毕金曲,共忆当年佳话,同向大师致敬,共贺毕春芳老师90华诞。当毕春芳在弟子和鲜花的簇拥下缓缓来到舞台中间时,台下一片掌声雷动。她风趣地说,没想到场面这么大,观众这么多。在演唱会的谢幕致辞上,毕春芳不忘举办专场的初衷,反复强调、告诫学生们:“千练不如一演!演员唯有活在舞台上,才能让表演艺术获得真
期刊
人 物  穆萧萧 女,曾经是语文老师,未婚,角色年龄为三十一岁和四十三岁。  罗 辰 男,高中生,后来职业是股票投资咨询师,角色年龄为十六岁和二十八岁。  歌 者 男,人物精神世界的叙述者,使用神秘语言诵读《九歌》。  巫、觋 人物精神世界的外化呈现者,同时兼顾功能性角色。  场 景  穆萧萧家的客厅和学校教室,场景极简化处理。  第一场  [舞台上映出黝黯密集的竹子的影子。一束灯光下,穆萧萧一个
期刊
近年来,亮相京津的国外演出是如此之密集,集中于德国和东欧的演出剧目质量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前辈学者田本相将之命名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  终于,上海也赶上了一回,柏林戏剧节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和《等待戈多》集中上演。  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是一部文献剧,女导演耶尔·罗恩聚焦于前南斯拉夫战争,以一段完全出自个人角度的回忆佐以多屏幕的新闻画面开场。回忆零星,新闻
期刊
1944年12月26日,话剧《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市民剧院首演。1945年3月31日,田纳西·威廉斯34岁生日后的第五天,《玻璃动物园》在百老汇Playhouse剧院演出。之后,该剧不断复演并一再感动世界各地的观众。2016年1月,《玻璃动物园》登陆上海舞台,为了更原汁原味地呈现这部经典之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意邀请了美国导演大卫·埃斯比约恩松(David Esbjornson)执导。演出后的第二
期刊
空荡的舞台,矗立着一堵由大约20个简陋木箱堆砌而成的高墙。随着演出的进行,这堵高墙被拆解,木箱的不同组合构筑成了不同的戏剧场景——战火下的避难所、柏林办公室、前往故乡的大巴、父亲安葬的墓地等。关于战争的记忆,对于故乡的怀念混合着战火的硝烟和家破人亡的伤痛被尘封在心底,不愿去回想和提及。那堵构筑在心中阻隔着我们回溯过往历史的高墙,在木箱的一次次搬动中被拆解成碎片,又在一次次重组中被还原成记忆中的场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