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绿色种植技术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寒地稻米主要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容易消化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因而对其种植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全面促进其产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關键词:寒地水稻;绿色种植;技术
  黑龙江的地域特色和优厚的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黑龙江大米的声名远播,其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水稻在这里的地理环境中,生长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一年一熟,长达半年的寒冬也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中纬度地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时所需营养的积累。因此,为了全面促进和提高黑龙江大米的产量提升,深入探索、研究黑龙江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及相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寒地水稻种植前准备
  (一)优质种子的选择
  优质种子的选择是北方寒地水稻种植前准备最重要的一项。选择选择种子时,要多挑选出几家供应商,根据北方寒地的黑土特点和气候、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挑选出大穗,结实率高,抗病耐冷性强,丰产性好的当地晚熟品种。选择优质种子进行北方寒地种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优质的种子性能稳定,选择具备抗病耐冷性强的特点的水稻种子也是北方寒地的土地性质、气候和环境共同决定的。选择大穗,结实率高的水稻种子还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水稻生产率。
  (二)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中种植环境的选择
  北方寒地水稻的种植环境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北方寒地,普遍适应两段式育苗技术。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就是将水稻的育苗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早育苗阶段,要在温室、屋内或者有防寒措施的大棚内进行。第二阶段是正常育苗阶段,将秧苗移栽到正常育苗棚内,经过一段时间育苗管理,进行第二次移栽,就是插秧。这才完成了整个两段式育苗过程。育苗过程对于环境和温度的需要也是有一定的需要和标准的。育苗室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这关乎于水稻育苗能否正常生长。一般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搭建育苗室。育苗大棚的选择大都选择无污染,土地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水利方便的地方。要对种植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以选择最适合北方寒地水稻育苗的基地。
  (三)播种时间的选择
  早育中播种时间的选择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至四月二十日,三模覆盖可在四月五日至十五日之间播种。每年随着气候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水稻种植的最佳时间也有变化。要对水稻育苗在气候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也要注意之后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北方寒地,要注意是否有寒流出现。如果在寒流之间进行水稻播种,遭遇寒流时大部分水稻育苗都不会成活。只有在适宜的时间播种,水稻育苗才可以合理生长。在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气候温度适宜,空气湿度适宜,北方寒地土壤水分适宜等等,都有利于北方寒地水稻的正常生长和营养供应,以保证北方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水稻的质量。
  (四)插秧
  移栽秧苗时,起苗前每平米加入100g磷酸二铵作为送嫁肥,但要掌握施肥时机,太早会出现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30cm×l0cm,26cm×13cm,秧株行距保持一致,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经过旋耕搅拌达到深层全程施肥的效果。
  (五)施肥与灌溉管理
  大田期应该早施分孽肥,重施底肥。通常秧苗移栽后5—10天追施分孽肥,土壤肥率较好的田块,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不能偏氮迟氮。移栽后12—15天施加复合肥、碳氨,促进秧苗成穗率的提升,实现壮苗。移栽秧苗后,针对秧苗的各个生长发育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灌溉管理,灌溉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浅水分孽,深水返青,实施壮籽。水稻返青后控制水深在3—5cm,以提高地温、水温,促进秧苗快分孽,出现新根,快速返青,增加有效穗数。当茎孽数达到预期数量的80%时撤水晒田,之后开始浅水管理,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撤水晾田。
  (六)水田翻整与水稻的移栽
  水稻的移栽又称为插秧,是将水田灌溉好之后,将培育好的秧苗分开栽种。由于水稻种子小巧,颗粒小数量大,故培育秧苗时,事将其分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培育,所以栽种的时候要把秧苗分散,栽种时尽量保证苗间距一致且排列整齐,科学栽种。其次是水田土壤的管理,水稻是生长在水里的农作物,但水的高度不宜过深,应尽量保持的1厘米左右,水田里的土壤要在灌溉之前翻整,保障土壤软硬适中,插入土层的深度基本保持在2厘米上下,由于人力插秧间距和力度掌握大多凭借感觉,没有机器精准,故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最好加大机器插秧,提高插秧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纹枯病及防治
  每年春季对田地进行翻耕整理时,对田间潜藏的枯叶,杂草等带菌核的生物残枝进行打捞,打捞完毕后对其进行统一的掩埋或焚烧处理。掩埋过程需注意掩埋的深度,以防菌核重新繁殖;加强田间管理,在对稻田灌溉时应按照浅湿干间歇交替灌溉的方法,施肥中合理分配氮磷钾比例,同时补充硅钙肥料和微元素;掌握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关键时期,一般水稻纹枯病发生在水稻分蘖盛期,此时如果发现有病害现象,病害面积高于15%,应立刻采取措施,选择井冈霉素(5%)1.5kg/hm2兑水800.0kg/hm2左右对水稻病体进行喷雾治疗。
  (二)白叶枯病及防治
  水稻百叶枯病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其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传播速度快,在气候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此病,情况较轻的可导致水稻减产20%左右,严重的会影响水稻减产50%以上。其防治措施主要通过选取抗病性能强的品种,种植前做好种子防疫检验工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尤其孕穗及抽穗期间,一旦发现有病害侵入及时采取措施,主要采用叶枯宁可湿性粉剂(20%)或者代森铵水剂(45%)按照配比进行喷洒治疗。
  (三)三化螟虫及防治
  水稻三化螟虫也叫钻心虫,其危害性能比较大,每年可繁殖6—8代。三化螟虫会钻到水稻茎秆中,导致水稻出现白心或白穗现象,严重可导致水稻减产。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春耕前整理田地是对越冬的虫卵和幼虫进行彻底消除,然后采用深灌溉的方式消灭虫蛹及幼虫;在每年6—7月份采取稻丰灵或者杀虫双等药剂喷洒防治。
  (四)虱虫及防治对策
  稻飞虱虫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其虫害主要是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叶液导致水稻发生倒伏或死亡,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防治措施主要有;严格控制水稻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抵抗力,确保稻田湿润通风良好;定期查看水稻植株,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发现叶片中存在稻飞虱及时采用药物处理。
  (五)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同样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常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生较为频繁,发病植株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椭圆形灰褐色或灰绿色病斑,病斑由下至上逐渐发展,并最终侵染整株水稻植株。水稻纹枯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为稻田灌水期间打捞菌核,植株生长期间增强水肥管理,病情严重时还可以通过喷洒药剂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六)对有害生物的防控
  由于黑龙江地区的高纬寒地特殊使它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强的制约性,在水稻品种和有效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防控技术上,所选用的都输具备较强抗旱抗寒能力的品种。更因为黑龙江地区具有长达半年的漫长寒冷冬季,使得有害生物不得不死亡或选择冬眠,再次滋生也极为困难,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营养积累。但不可因此掉以轻心,有害生物的防控是需长久坚持的工作,不仅要善于利用优秀先进技术栽培水稻,还要合理施使用化肥和药剂,将施肥的施用比例、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合理化,将药剂的配比、除草除草功能科学化。
  结语
  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寒地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正文,翟军。北方地区寒地高效水稻种植技术集成模式浅析[J].中国农村科技信息,2012(8):15.
  [2]唐玲玲。北方水稻种植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2(6):18.
  作者简介:
  马振松,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其往往承担着传热、传质、储存等诸多功能。鉴于其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一旦压力容器出现质量问题,则可能带来工业生产中的爆炸、泄露等重大事件,严重还会危及人员安危,危害物质财产。所以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标准较为严苛,本文首先阐述当前我国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的现状,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压力容器;容器制造;制造质量 
期刊
摘要: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分析了其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探讨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多,平均用地越来越少,房屋建筑朝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日益明显,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
期刊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能够充分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能提高运行质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就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节能设计;应用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更加普及,被广泛的运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
期刊
摘要: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产品各方面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并保证其标准化,市场对于产品结构、外观、品质和人性化操作等方面也作出较高技术要求。机械设备管理是对机械设备实物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是对机械设备整个磨损过程的控制,是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中最关键的部分。应该重视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并认真研究出科学,可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另外应用机械制造工艺以及加工技术,可推动我国社会及经济
期刊
摘要:软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当前软科学的研究尚不成熟,所以要正视当前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并探索软科学研究的创新路径和方法,引入软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机制,更好地提升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推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问题;创新;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错综复杂的决策问题亟待解决,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当前尽管软科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电气工程的发展也取得了空前发展。电气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因此通过合理的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电气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确保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转。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电子通信与网络通信等系统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电气工程及其
期刊
摘要:随着产业的细分和升级,当前低温压力容器在化学、食品等加工产业广为使用,因此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必须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保障,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来保证压力容器可靠、安全等性能达标,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低温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方法  为了防止压力容器在处于低温中而导致的机器故障以及一系列严重的安全问题,进而造成灾难性的事故。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对压力容器进行设计时,要将设计温度和压力作为重要
期刊
摘要:压力容器不锈钢晶间腐蚀是影响压力容器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会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阐述了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奥氏体不锈钢在敏化温度区内,碳向晶界扩散,并且碳与铬形成碳化铬,导致晶间贫铬,晶体内外出现电位差,产生电化学腐蚀,即为晶间腐蚀。晶间腐蚀在特定介质下无法避免,需根据腐蚀环境选择合理的材质及进行晶间腐蚀试验,以判定不锈钢是否具有晶间腐蚀倾向。希望本文能对压力容器材料选用有所帮助。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压力容器焊接作业中,对高压厚壁的容器进行焊接时,要充分考虑容器自身的质量与效率的关系以保障焊接的质量。目前,相对落后的焊接技术会制约压力容器的制造和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在焊接技术在压力容器焊接方面的不断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技术突破。本文分析了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窄间隙焊接;接管;堆焊;弯管;激光复合焊;重型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非常注重焊接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准提高,当前人们对房屋的功能要求更高,更注重对其舒适性的追求,这就要求房屋具有更好的品质。房屋防渗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已建房屋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渗漏现象,这使得人们对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分析渗漏部位,总结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当前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渗漏原因;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