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改革后生物教学理念、目标进行科学理解、研究的基础上,将模拟性实验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中是极为必要的。科学应用模拟性实验,能够帮助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生物知识融入至生物课堂中,实现对生物教学的创新。鉴于此,本文对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模拟性试验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36-02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生物技术在多个领域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许多企业的日常运作发展均离不开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方式。现今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全面化的改革探索,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相关内容也被纳入至教材中。运用生物实验操作的方式帮助加强学生对于基本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此同时,生物实验操作的进行还可帮助增强学生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将新兴的教学理念融入至生物实践中。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首先需对现今社会对于知识体系的切实需求进行掌握,尽可能的培养出一些符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发展中成为社会的支撑力量,为未来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助力。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取时,应注意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化处理。高中生物教师应尽可能的研究一些生物技术试验理论,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进行扭转,进一步推广实验教育理论。与此同时,将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陈旧方式完全改变,科学应用模拟性实验操作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对各个教学环节加强重视、精心设计,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
  二、拟性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性教学中,发现和提出是学习的开端,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擦亮双眼,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完善的问题中再发现细小的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脱了以往有问题只依靠教师解答的状况,教师在这里只是担当引导和鼓励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搜集分析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这样的探究过程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生物也是一项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对学生探究解决身边小事的引导,也可以帮助学生以积累的经验解决其它生活中的问题。
  2.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高中生是国家培养的新一批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高中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在模拟性实验教学的应用中,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探究成果得来的艰辛,同时也学到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道理,也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模拟性实验在高中实验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1.完美融入创新意识
  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性目标为:为社会的良好建设发展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科学培养其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在将模拟性实验教学方式融入至生物教学中时,需注意其实验展示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度,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其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度。
  2.科学引导交流协作
  模拟性的实验内容能够帮助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目光,促使其去探究学习生物中存在神奇。兴趣是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源动力,在其通过自身努力获知正确的实验结果后,会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成就感。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系统化,在实验教学中,需注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基本,科学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小组交流与协作。在一个有效的交流活动中,合作双方均能够学到一些全新的知識,实现共同进步。如在模拟性实验操作中,生物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各自发表自己对于生物实验操作的意见。以此帮助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性,将其原先所处的被动地位扭转过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此帮助有效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及效率。
  3.积极创设优良的模拟实验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现今的课程教学任务并不僅仅是指将书本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单一的传授至学生。与此同时,对于科学应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也极为注重。模拟实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应用,能够实现模拟实验内容与学生实际状况的完美融合,进一步建立起完全符合学生生活逻辑性的模拟实验教学情境,以此帮助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认知。在提出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生物教学实验中里程碑的意义,其不仅是教育上的进步,理念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培养了品格及动手能力,为国家储备了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乌兰.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183.
  [2]周慧.IB课程与上海课程在高中生物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刘云.模拟性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3(11):176.
  [4]庄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08):93.
其他文献
村民委员会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已经于2018年被写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解释》。然而,现行司法解释仅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行为”作为判断村民委员会被告资格的标准,而对于哪些行为属于“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而实施的行为,以及何种行为属于“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无论是学理上还是司法实践中均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亟需理论上对此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肝癌手术麻醉中应用时,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肝
刘家琨1956年生于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与重庆大学合并),后分配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4到1985年在西藏工作。1987年到1989年,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常常因为非常细微的某个东西——比如一小块"玛德莱娜"点心,两个不同的时空突然彼此渗透,引燃我们的感官,
“EPC”模式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项目管理方式,在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模式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阐述了在此模式下的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几点看法。
在单轨交通线路系统中,由于单轨系统特点,对轨道线路的要求指标比地铁系统相对较低。因而展线更加灵活,所采用的超高较大、缓和曲线较短、曲线半径可以更小。基于这些特点,车辆在
【摘 要】 化学已经成为高中理科生心目中较难的学科,经过高一、高二以及初中的学习,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知识点“多”而“乱”,前后的联系不大,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学习压力很大。进入高三后,直接进入高考倒计时的学习阶段,使高三复习指导变得尤为重要,第一轮复习也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以高三化学的第一轮复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三;化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