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隔走向融通: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语言进路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质量公平成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追求.语言,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应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语言融通路径摆脱结构主义思路,借助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展示了城乡语言差异以及农村语言和学校语言间的区隔,揭开了城乡教育质量不公平的微观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它试图超越农村语言与学校语言的二元对立,以农村语言为基础将学生引入学校语言.两种语言在学校中共存共生,学生具备了在两者间自由翻译的能力.这一路径有助于系统改变农村学校生态,促进农村学生的教育参与程度,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现质量公平开辟新思路.
其他文献
数字人文具有赋能档案遗产“活化”保护的作用.数字人文赋能下的档案遗产“活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方法复合性和环境发展性的变革特征.为充分释放数字人文
基于电子文件管理与电子证据司法应用的共通之处,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积极意义.分别解读了电子证据审查认定条款与
晚近四十年,中国地方档案立法蔚然壮观.地方档案立法对推进档案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对1979年至2019年以来的402份地方档案立法文件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档案立法发展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