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黄萎病菌系对棉花的侵染规律,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感病品种邯208为鉴别寄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鉴定和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接种方法对6个黄萎病菌系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单独接种时,6个供试菌系的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V2和V6致病力最强,V1和V3中等,V4和V5最弱。混合培养后接种时,除个别菌系组合在邯208上略有增强外,其余菌系组合的致病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单独培养后混合接种时,其致病力较相应单菌系接种时致病力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接种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
其他文献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利用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百里酚蓝和罗丹明B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该反应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位于436nm和60
介绍了基于PC/104总线的某型激光制导武器测试仿真训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模拟控制信号精确,检测迅速准确,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投入部队
许多抗病基因均具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区(LRR).根据已知的NBS-LRR型抗病基因蛋白质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用以扩增桃基因组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获得
为研究巢湖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2013年5月22日至8月7日(共12周)在巢湖进行围隔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即B组:巢湖底泥;C组:巢湖底泥+30 g/L鳙鱼;D组:巢湖底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