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我在努力做一个好父亲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xtm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挣钱养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责任感。
  老家是青岛的孙云晓参加市妇联的活动,本刊记者商倩倩采访了他。
  小编:我们有句俗语叫“相夫教子”,从这儿就能看出来,“教子”是女人做的事,而您一直强调,父教缺失是孩子成长中的灾难,为什么父亲会这么重要?
  孙云晓:许多人认为,教养孩子是母亲应该做的事,但实际上,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发展两种最重要的能力:亲密性和独立性。而父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孩子日后走上社会与世界打交道的基础。你要是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父亲和母亲抱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母亲带孩子,一般都会把孩子抱得紧紧的,生怕他磕着碰着,她们让孩子自由活动的半径很小。但是,父亲抱孩子就很不一样,他会和孩子玩,或高抛,或架在脖子上,活动半径会大得多。
  小编:那父亲要怎么做才能培养起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呢?很多父亲觉得:我在外面拼死拼活,挣钱养家,努力让老婆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我非常有责任感,您怎么看?
  孙云晓:努力挣钱养家,这是一种低水平的责任感。而更高水平的责任感是要做孩子的榜样和教练。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2岁的美国女孩,她快要过生日了,于是跟父亲撒娇,问父亲:“你打算给我什么生日礼物啊?”她父亲很认真地说:“我给你的最好礼物,就是我会爱你的母亲一辈子。”这位父亲说得没错,他永远爱自己的妻子,这就给了女儿一个榜样,告诉她真正的好男人是怎样的,女儿在找丈夫时也就有了参照。这真的是一个父亲能给女儿的最好礼物。
  小编:您是有个女儿吧,您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好父亲吗?
  孙云晓:哈哈,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好父亲,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努力做个好父亲。
  小编:很多父亲觉得,女儿到了青春期,父亲可以撒手不管了,不知道您在女儿青春期时,是怎么做父亲的?
  孙云晓:我会经常带她去旅行。当然,旅行是我们家的传统,但是有时她妈妈忙,我就会带女儿单独去旅行,比如我们一起去爬崂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交流。再一个就是,我尽可能多地陪伴她。在她考大学之前,我有一次去非洲进行采访的机会,开普敦、阿斯旺??这些城市都是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我问女儿,我去非洲她愿意吗,她说希望我能陪她高考,于是,我就放弃了,尽管那真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但为了女儿,我愿意放弃。
  小编:您觉得作为母亲,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孙云晓:母亲的作用就是以爱育爱。母亲要培养孩子的亲密性,这是母亲的天然优势。母亲从怀胎孕育、到生产,再到喂奶,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会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而这也是孩子以后与人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格基础。给孩子真正的爱,教会孩子爱自己、爱别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比如,小孩子会对小蚂蚁、小草都特别爱护,他们觉得那是生命,作为母亲,就要十分的在意和珍惜孩子的这种恻隐之心,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而不要笑话、嘲笑他们。一个在意小生命的孩子,会非常地珍惜生命,他不会伤害自己,更不会伤害别人。
  小编:您的妻子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孙云晓:她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这种“恻隐之心”。有一次,女儿看到一大群蚂蚁从门前经过,要妈妈走路的时候注意点,不要踩死了它们。她就真地绕路走,甚至还趴下来和女儿看了一会儿蚂蚁,看它们在干什么。
  生活中,她也很注意培养女儿关心别人的品质。比如她会告诉女儿:爸爸工作很辛苦,所以要尽量轻手轻脚的,要按时回家,不能让父母操心??
  做母亲的,一定要有远见。她不应该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中心,而应该看重孩子的道德培养。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道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在工作岗位当中做得很优秀的人,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德行好的人。品质好的人,大家都喜欢,乐意靠近和帮助他,他才会走得更远。
  小编:刚才提到要真正爱孩子,那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爱孩子呢?我邻居家的孩子3岁了,现在有些小叛逆,他妈妈要求他饭前洗手、对人有礼貌等,他有时就会很反感,常对我们说:“我妈妈真讨厌!”我们一方面说要尊重孩子、孩子才最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方面又说孩子小、不懂,什么都得我们教,这似乎是一个矛盾,这中间到底该怎么平衡呢?
  孙云晓:真正的尊重孩子,是要从长远来看的。并不是说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相反,就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因为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很不利。他不懂得社会的规则,不懂得怎么管理自己。
  习惯分为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个人习惯要尊重,着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习惯。什么是个人习惯呢?比如说孩子怎么刷牙、怎么扫地、喜欢什么口味,这是个人习惯,家长最好尊重,如果家长非要孩子喜欢跟自己一样的做事方式,那就是控制了。
  而社会习惯是指一些社会规则,比如买东西要排队、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尊重别人等,这些习惯要让孩子养成,毕竟,孩子将来是要走向社会的,他得对这个社会的规则有所了解。尊重孩子个人化的东西,但是社会性的规则要让孩子养成,这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
  小编:谈到尊重,我个人的体会是,最容易引发争论的地方就在孩子考上大学选择专业时。不知道您与孩子有没有在专业选择上发生过冲突?
  孙云晓:这的确是最考验家长的时候。我女儿在上初中前,她妈妈很希望她能上省重点中学。可是,她执意要选择一所以日语为特色的学校,而这所学校连区重点都不是。她妈妈就很不乐意,因为她是学日语的,觉得日语的就业范围很窄,所以不希望女儿走这条路,太辛苦。可是,女儿坚持要学,我们就尊重了她的选择。
  再后来,女儿考大学,她想当记者,考复旦的新闻学院,可是,我们很清楚,以女儿的成绩,有点悬。于是,我们就帮她分析,如果考录取分数稍低一点的社会学,她既可以进复旦,又能学她喜欢的专业。于是,她真擦边进了复旦。
  小编:那是不是说,专业方向要孩子自己选,做家长的是要帮助孩子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理想?
  孙云晓:不只是这样。选择专业分两个方面:目标和计划。目标要有个可行性的论证。假设我女儿当初想走舞蹈这条路,我可能就不会同意。因为舞蹈这条路需要一些天赋,比如下身比上身最少要长2厘米,我女儿没有,我会跟她分析这个目标的可行性。目标确定后,如何实现目标的计划要实际,也要有可行性。这就是女儿考复旦时我们做的。
  现在,女儿在日本做驻地记者。日本海啸发生时,我们都希望她回来。可是,她却认为那里需要她,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女儿很有闯劲,有自己的想法,非常独立,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也是让我们非常欣慰的。
其他文献
她们只要安抚我的屁股,却看不见我受伤的心。    小宝快六个月的时候,还不认生,谁抱都傻乐;也不特别认我,吃奶之前认识,吃奶之后装作不认识。  我跟朋友三三妈交流,小姑娘花儿三三两个多月就不跟别人了,只缠着妈妈,听得我又失落又庆幸。三三妈说,三三的敏感大概是遗传,她爸爸骨子里就是一个羞涩敏感的人。我笑,三三爸是个成功人士,表面看起来和羞涩敏感甚不搭界。接下来我又怒:难道我不是一个羞涩敏感的人么?虽
期刊
“假用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那叫一个精疲力竭。    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刻苦,花费的学习时间很多,其实是“假用功”。  “假用功”相当有迷惑性,没有经历过“假用功”的人、或者不了解“假用功”的家长,看不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真用功”还是“假用功”,许多家长会被这种现象迷惑。  如果不提早警惕孩子的“假用功”,既浪费孩子的时间,还容易让孩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因为一旦相信用功也得不到好成绩,用功时的能
期刊
@八百标兵奔:联合国对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儿童进行了横向测试,中国儿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中国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世界倒数第一。    @爱家俱乐部:我和太太参加一个孩童教养培训课程,令我们惊讶的是第一课竟然是讲“夫妻关系”。老师讲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你们做父亲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玩具、房子或者好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爸爸最爱妈妈而且永远不会离开妈妈,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期刊
1  14岁的安妮在“花季聊天室”与一个自称为查理的16岁男生聊天。当然你不知道那家伙是不是叫查理,是不是只有他自己说的16岁。安妮的网名是“排球女孩”。她希望能进学校的排球队。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里,这家里有父亲、母亲、哥哥彼得,还有一个小妹妹。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平静,背景是不停地响起的安妮手机的短信提示,一刻也不停。查理,那个叫查理的家伙一会儿说自己16岁,一会儿说2
期刊
谢谢各位支持,最家长已经有9个QQ群啦!已经爆满的群有:最家长(56494316),最家长的据点(22324225),青春期1群(67509353),最家长会员群(54723879),最家长会员二群(132959786)。还可以加的群有:青春期2群(18405215),最家长会员三群(132960292),最家长校长智库(126814232)。亲,如果您喜欢,欢迎加入我们的实名制群:最家长VIP会
期刊
最家长的周末攀岩活动相当火爆啊!在一个“梅花”登陆,风雨交加,台风肆虐,情深深雨蒙蒙的清晨,小朋友们跟着爸爸妈妈纷纷赶到 “动力之源”户外运动攀岩俱乐部,攀岩还没开始,大家就开爬啦!等人数到齐,刘垒教练和张宁教练教开始教育孩子们正确的攀岩姿势和技巧,孩子玩得更专业啦!  攀岩可以锻练体能、增加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增高和体格匀称。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塑造他们勇敢、果断、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实现
期刊
皂基,精油,染料,模具的邂逅,让手工皂皂的产生成了偶然中的必然。只是,每一次孕育的结果都是未知,所以,每一块皂皂的制作都是神奇的“探险之旅”。《最家长》活动室教做皂皂的晶莹老师带领孩子们领略了手工制皂的神奇魅力。形状各异的成品皂皂,也吸引着孩子们跃跃欲试。小朋友们都想把漂亮的皂皂当巧克力吃下去,不知道会不会一喝水就满嘴泡泡?  选定模具,融化皂基,加入精油,调配染料,冷却至成型,孩子们听得认真,做
期刊
“父母大讲堂”   开课啦  期待已久的“父母大讲堂”终于开讲啦!这次活动由《最家长》和济南新闻广播电台FM106.6“女人花”联合举办,7月30号下午2:00,在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四楼小剧场,咱们《最家长》的高级编辑冯晓春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做个好家长。  冯老师从心理学的视角给大家解读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延迟满足,如何建立规则、温柔的坚持,如何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等等,娓娓道来,生动的
期刊
父母盯功课的目标和方法正确,就像是“授TA以渔”,孩子会受益终身。  小学时,父母可以当“书童”  我见过好些念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即使到了中学,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  我觉得盯功课、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还继续当“书童”,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  曾有人问我,为何会有小学低年级时要陪着
期刊
《最家长》笔记本漂起来啦!追踪报道正式开始!  漂流本带着编辑们的祝福漂出编辑部之后,先来到了李文岐小朋友家。文岐认认真真地在上面画了“我的一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带着幸福的微笑。文岐爸爸则写下了自己的教子感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就该如此!直到奔四我才真正学会如何做一个好爸爸,是《最家长》让我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    豆豆爸和豆豆妈接到本子之后忙活坏了,豆豆爸拿出看家本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