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东荪的知识标准说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东荪认为知识是感相与格式以及设准等 的产物。判定一种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看它在所对上是否是相应的,在系统上是否是符合的,在未来上是否是有用的。凡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知识就是真理,反之亦然。他的这些观点、看法虽然是对先验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调和,在整体上是错误的,但也包含着新思想的萌芽,引发了我们对知识、知识标准的重新思考,有利于我们全面审视知识和知识经济,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 Zhang Dongsun believes that knowledge is the product of the relatives and the format as well as the standard of approval. The criteria for judging a truth of knowledge is to see if it is correct or not, whether or not i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system, and whether it is useful in the future. Knowledge that satisfies these three conditions is truth, and vice versa. Although his views and opinions are reconciliation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and pragmatism, they are wrong as a whole, but they also embody the sprouting of new ideas and lead us to rethink the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tandards and help u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economy, more firmly believe that Marxist practice standards.
其他文献
歌曲里的青春有着一往情深的爱恋,有着轻舞飞扬般的柔情,有老屋、篝火、泪水、欢乐……“爱”是许多歌曲中的主打情感,懵懂青涩的青春爱,则更容易让人滋生一点一点的心动。爱
由王善忠主编 ,许明、梁一儒、李树榕、王善忠、毛崇杰、钱竞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共 4卷 ,日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卷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起源与
顾晓麦迷上了学校的广播。她从来没有听过像这样好听的声音,淡淡的,如盛开的栀子花香弥漫在四周一样,令人沉醉其中。这好听声音的主人是和她一届的男生何随风。顾晓麦并不认识他,所以当绮绮指着窗外操场上那个穿白色衬衫的男生对她说“那就是何随风”时,顾晓麦愣了半晌。倒不是何随风长得多帅,而是因为他的眼睛,明亮而澄澈。不知怎的,顾晓麦的脸就像秋天的苹果一样红了。    顾晓麦知道自己喜欢上了何随风,但是她可没有
实事求是的精华是创新。领导者创新思维产生在社会实践中 ,科学地坚持实事求是 ,思维张力的充分运用 ,是培育领导者创新思维的途径 The essenc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
事实上,所有的生物都受到地球磁场的保护。如果没有地球磁场,那么宇宙粒子流就会长驱直入地冲向地球,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In fact, all living things are protected by t
有许多人无端地放大了成功的难度,认为成功需要具备太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缺一不可,要想获得成功像是有登天那么难。于是,他们便全身 Many people have undoubtedly amp
期刊
在中国文学的悠长历史中,“江南”早已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一经历代文人骚客诗文的歌咏,“江南”成为“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的迷离意象,足以勾起无数中国人无限美妙的联想。江南最美是春天,烟花三月的江南无疑最能代表江南的“美”。然而,江南的婉丽富庶对于像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说,却长久地停留在古典诗文带给我的空洞的想象里。  一  我出生于三月皖北的乡村,“三月”是诗意的春的季节,但故园的“三月”仍然滞留着
2014年10月24日复旦中文系、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夏商作品《东岸纪事》研讨会。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于此,以飨读者。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夏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发展及人的生存方式的沉思。为了对此作出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黑龙江大学于 2 0 0 0年 8月 10日至 13日在哈
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没有一气呵成写完这首曲。但这并不代表一个踌躇的过程。 A “Kuteng old tree faint c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