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按照中央“一个确保、四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三元”发展战略。“三元”战略任务始终以满足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宗旨,将构建国家安全基石的核武器作为立院之本,把战略高新技术装备作为战略威慑体系和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战略科技作为中物院的拓展方向。
为此,中物院提出了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三元”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加强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协同创新,增强核心能力,推动核武器、战略高新技术装备、战略科技全面协调持续发展。通过强化战略引领,实施创新驱动。
统一思想认识 凝聚发展合力
中物院统筹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能力提升和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三元”战略任务协调发展,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级领导从“三元”发展战略出发思考、谋划单位发展,带头推进新战略的宣贯和落实。各单位、各部门作为战略任务承担主体,着重把握好“三元”发展战略的实质,以是否有利于“三元”战略任务发展为前提,安排新任务,落实新举措,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围绕中心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战略发展。
50多年历经磨难,风雨沧桑,中物院孕育和形成了以“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和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为主要内容的“两弹”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物院文化。中物院高度重视文化引领在统一思想中的作用,建设以“两弹”精神为核心、科研文化为主体的中物院文化,形成推动事业持续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和“两弹”精神成为了培育和滋养中物院人的精神元素,造就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
强化全局意识 统筹推进发展战略
推进“三元”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需要立足大局和长远,统筹谋划整体和各板块各单位发展规划,全面部署推进工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中物院按体系化建设要求,统筹构建“三元”发展战略核心支撑能力。积极争取将重点工作纳入国家相关战略布局,为推进“三元”发展战略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更大发展空间和更为广泛的支持,着重营造推进“三元”发展战略的内外环境。
对此,中物院抓住高新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前瞻性、交叉性和带动性特征,明确了将战略高新技术装备作为院“三元”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开放融合、实现战略高新技术装备跨越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格局,组建了中国久远和高新装备中心,成为中物院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启了中物院高新技术装备研发新的征程。
强化危机意识 以创新驱动发展
中物院以推进战略科技为重点,凝练主攻方向,在深挖现有渠道基础上,加强多渠道的拓展工作。加强项目培育和前期主动策划论证,建立拓展项目储备库和配套激励机制,为争取任务提供支撑。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加大高新技术装备研发力度。
面对“三元”战略任务新格局,认真研究管理需求,以强化中物院战略规划与统筹管理、突出研究所创新主体地位为原则,自上而下大力推进体制改革调整,统筹推进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了适应指令性、竞争性等不同任务属性的分级分类分层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了以战略任务承担单位为主体、保障与服务单位为支撑的组织架构;形成了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开放融合、有利于中物院事业整体和各单位共同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格局。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走向“深水区”,中物院致力于大力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中物院的科技资源,促进中物院科技成果、技术创新能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是中物院改革发展的重点。中物院通过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内外资源结合,结合技术创新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完成了技术转移业务体系和承载技术转移的功能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了“以服务为先导,以投资为引擎”的创新业务模式和科技、经济、资本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
围绕高新装备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中物院形成了集理论、设计、材料、加工、检测、试验于一体的完整研发体系,拥有大量“买不进、引不来”的重大科研实验设施。但是,这些设备、成果往往“藏在深闺人未知”,难以发挥国家科技投入综合效益。中物院提出了建设军民融合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的目标,一批“尘封”的尖端科学仪器设备开始在民用科研领域发挥效益。通过打造1个研发基地,推动不少于3个项目的产业化,开放融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快了重大科学仪器的军民合作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民生工程的双重需求服务,推进了重大前沿科研仪器设备、高端通用仪器设备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强化创新意识 增强发展能力
围绕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中物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落实“三元”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建设先进的军工核心能力,衔接国家部委和军方等相关规划,统筹科研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巩固支撑“三元”发展战略的保障条件。围绕建设适度开放的科技布局,汇聚国际国内资源,加强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研究,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有效提高了“三元”发展战略的科研支撑能力。
围绕“人才第一资源”,中物院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鼓励人才正常流动,加大各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拓展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完善引智汇智平台,形成适应“三元”战略任务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人力资源格局,呈现出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在新的一年里,中物院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三元”发展战略的新的目标任务,以确保和提高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不辱保卫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本刊副主编)
为此,中物院提出了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三元”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加强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协同创新,增强核心能力,推动核武器、战略高新技术装备、战略科技全面协调持续发展。通过强化战略引领,实施创新驱动。
统一思想认识 凝聚发展合力
中物院统筹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能力提升和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三元”战略任务协调发展,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级领导从“三元”发展战略出发思考、谋划单位发展,带头推进新战略的宣贯和落实。各单位、各部门作为战略任务承担主体,着重把握好“三元”发展战略的实质,以是否有利于“三元”战略任务发展为前提,安排新任务,落实新举措,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围绕中心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战略发展。
50多年历经磨难,风雨沧桑,中物院孕育和形成了以“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和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为主要内容的“两弹”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物院文化。中物院高度重视文化引领在统一思想中的作用,建设以“两弹”精神为核心、科研文化为主体的中物院文化,形成推动事业持续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和“两弹”精神成为了培育和滋养中物院人的精神元素,造就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科技人才和职工队伍。
强化全局意识 统筹推进发展战略
推进“三元”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需要立足大局和长远,统筹谋划整体和各板块各单位发展规划,全面部署推进工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中物院按体系化建设要求,统筹构建“三元”发展战略核心支撑能力。积极争取将重点工作纳入国家相关战略布局,为推进“三元”发展战略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更大发展空间和更为广泛的支持,着重营造推进“三元”发展战略的内外环境。
对此,中物院抓住高新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前瞻性、交叉性和带动性特征,明确了将战略高新技术装备作为院“三元”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开放融合、实现战略高新技术装备跨越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格局,组建了中国久远和高新装备中心,成为中物院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启了中物院高新技术装备研发新的征程。
强化危机意识 以创新驱动发展
中物院以推进战略科技为重点,凝练主攻方向,在深挖现有渠道基础上,加强多渠道的拓展工作。加强项目培育和前期主动策划论证,建立拓展项目储备库和配套激励机制,为争取任务提供支撑。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加大高新技术装备研发力度。
面对“三元”战略任务新格局,认真研究管理需求,以强化中物院战略规划与统筹管理、突出研究所创新主体地位为原则,自上而下大力推进体制改革调整,统筹推进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了适应指令性、竞争性等不同任务属性的分级分类分层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了以战略任务承担单位为主体、保障与服务单位为支撑的组织架构;形成了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开放融合、有利于中物院事业整体和各单位共同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格局。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走向“深水区”,中物院致力于大力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中物院的科技资源,促进中物院科技成果、技术创新能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是中物院改革发展的重点。中物院通过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内外资源结合,结合技术创新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完成了技术转移业务体系和承载技术转移的功能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了“以服务为先导,以投资为引擎”的创新业务模式和科技、经济、资本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
围绕高新装备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中物院形成了集理论、设计、材料、加工、检测、试验于一体的完整研发体系,拥有大量“买不进、引不来”的重大科研实验设施。但是,这些设备、成果往往“藏在深闺人未知”,难以发挥国家科技投入综合效益。中物院提出了建设军民融合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的目标,一批“尘封”的尖端科学仪器设备开始在民用科研领域发挥效益。通过打造1个研发基地,推动不少于3个项目的产业化,开放融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快了重大科学仪器的军民合作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民生工程的双重需求服务,推进了重大前沿科研仪器设备、高端通用仪器设备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强化创新意识 增强发展能力
围绕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中物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落实“三元”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建设先进的军工核心能力,衔接国家部委和军方等相关规划,统筹科研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巩固支撑“三元”发展战略的保障条件。围绕建设适度开放的科技布局,汇聚国际国内资源,加强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研究,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有效提高了“三元”发展战略的科研支撑能力。
围绕“人才第一资源”,中物院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鼓励人才正常流动,加大各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拓展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完善引智汇智平台,形成适应“三元”战略任务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人力资源格局,呈现出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在新的一年里,中物院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三元”发展战略的新的目标任务,以确保和提高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不辱保卫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本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