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研究之力作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科技革命让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野。由互联网广泛应用而衍生出信息资源共享,不仅给政治和经济领域带了巨大影响,还使得教育领域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变革。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等已成为现代课堂的主流发展趋势,而随之诞生的智能型“智慧校园”正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呈现在家长、老师和学生面前。有鉴于此,亟需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一教育新兴领域进行深入探索。2016年1月由黄美仪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就颇具代表性。该书以教育云为视角,选取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大学智慧校园的构建和管理活动,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具体而言,该著作呈现出如下三方面特点:
  一、立足时代背景,极具现实性和实用性
  教育是经济繁荣、政治进步、文化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教育成果作为支撑点,国家和社会便会缺少相应的建设人才,进而难以取得社会建设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事业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续增长,并坚持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重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讲话,可见教育事业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智慧校园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代化校园,其诞生和发展需要以先进技术、社会环境和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关于智慧校园的构建,国外已有所实践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我国智慧校园的构建和实施却依然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无论是在理论模型的构建,抑或实际举措的实施均需要不断进行信息融合和反馈。然而,国内尚未有完善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系统架构。本书中作者以马来西亚、韩国为案例,分析了这些国家在构建智慧校园方面提出的战略举措,并结合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例如广东省佛山市的“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等),深刻论述了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我国其他地区构建智慧校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极具现实性和实用性。
  二、结合互联网特征,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若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共享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多样性等优点,便可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服务于人类社会。经研究发现,依靠互联网发展建构的智慧校园充分展现了鲜明的互联网特征:信息化、全面化、快捷化、智能化、自由化。首先,智能校园的建设需要大学校园里覆盖有线网、无线网、局域网和视频监控网等多种类型的网络相互融合;其次,智能校园需要能将校园内的新闻、通知等信息以最短时间传递到校园网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每位学生、老师等,这便体现了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快捷性;再次,智慧校园需要强有力的幕后执行和监督团队,不仅要科学架构,更要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要求,这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最后,智慧校园需要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这也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关键所在。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校园信息交流、共享、反馈平台,从而学生、教师的资源共享更为便捷。因此,智慧校园可以看做是一个缩小版的、单纯面向校园的互联网集,方便学生、老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教学、科研、教务工作等信息的快速查询、处理、上情下达等工作。基于智慧校园的这些特征,作者在书中系统进行了智慧校园的规划,通过对智慧校园建设进行需求分析、必要性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从而有的放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逻辑严谨,内容全面而深刻。
  三、研究范围全面,技术分析到位
  智慧校园之所以具有“智慧”性,在于其源于校园而不局限于校园。智慧校园除能够完善并丰富教育资源外,更能强化校园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教学、移动化学习、数字化实验、智慧校园文化甚至实现“家庭——校园”一体化学习的“家校通”模式。该著作不仅提出智慧校园理论模型,还分析了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核心技术,特别就教育资源平台、智慧校园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智慧校园文化系统、 家校通系统等各个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其中每个应用系统均以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按照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开发流程为线索组织内容,从概念分析、核心需求、关键技术、系统构建、应用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阐述,在传达最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系统解决方案。而且,为突出各系统构建的个性化,该著作还提出以SOA方式为基础的技术工具,一方面是因为Apache的CXF在整合数据和分享数据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优越性,另一方面在独立操作时又具备灵活性。
  综合而言,该著作兼具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为教育信息化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智慧校园的构建实践提供有益借鉴,为教育信息化企业及相关行业开展产品研发和系统开发提供理論指导。 (作者系吉林大学网络中心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 叶企孙先生曾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多职。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他准确把握教育规律,深切贴合中国实际,于教学、科研和院校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叶企孙开启了实验教学之先河,兼用高淘汰率、通识教育理念来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作为科研工作者,叶企孙采用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创建“军事研究基地”,用科研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管
期刊
文学作品是一种人类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结合体,是一面反映社会形态的镜子。英美文学以其独具特色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境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不断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她们用各具特色的作品为世界文坛增添着一道道华丽的风景线。英美文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文学意境,更昭示出她们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张琼的《文本、文质、语境英美文学探究》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多个方面分析和研究英美文学
期刊
近年来,中国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一味地关注理论水平的高低,而是越来越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许多学科已经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培养方案,音乐学科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也没有例外。同时,随着中国音乐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国外音乐的影响,现有的音乐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音乐需求。大学生音乐审美范围的扩展,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在一步步催促着高等音乐教育挣脱理论的牢笼,迈向更广阔的技能实践中去。
期刊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化时代,技术对我们的现代生活的影响处处体现,由多媒体教育技术迅猛发展而引发的教育模式巨大变革便是典型例证。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多媒体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直观地展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这便导致多媒体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者极大青睐和追捧。作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亦被赋有独特魅力和优势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所吸引,
期刊
中华语言文化是流动的,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语言丰富,内涵精彩纷呈。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核心要素,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在语法、语音、词汇三大要素中,词汇可称得上古老,但具有两千多年的词汇在现代却负担越来越重。现代语言学中,语音学和语义学,语法学和修辞学在大发展,词汇学卻几乎是原地踏步,甚至处于一种没落的境地。词汇学大家刘叔新教授也说:“自共时语言学兴起以来,对语言研究大多注重于语音和语法,词汇则被漠视
期刊
曾几何时,人们的目光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是一味关注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打算,不再纠缠于过去,于是历史被推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历史和科学的研究一度成为了冷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娱乐媒体的发展,人们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娱乐素材时,历史又被重新挖掘出来,但却以戏说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史实被无情地迎合娱乐群体的需求,按照现代人的娱乐方式编造了历史闹剧。如近几年最火的影视题材,那便是穿越型的历史剧,今人和古人到彼此
期刊
新时代所需要的大学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慢性病频频爆发,心理问题也呈加重趋势,社会呼吁高校关注大学生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打破高校体育可有可无的尴尬现状,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体育课程改革体系,明确大学生的运动需求,是摆在高校
期刊
经济全球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英语人才,特别是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的人才。我国各高校也积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最新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
期刊
在文学作品的神坛中,法国文学尤其法国短篇小说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备受人们喜爱和称道。法国短篇小说篇幅短小精悍,大多以现实主义为主,采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手法,从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和生活去揭露一个时代、一种现象、一种精神,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其深刻的諷刺、犀利的笔法与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往往令读者从看似平常的故事情节品味到其蕴藏的深刻内涵和文学魅力,由衷地为作品所折服。基于受众对法国短篇小说的
期刊
摘要: 在大学教学现代化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成为指导改革的重要哲学思想和解构传统大学教学秩序的有力工具。但极端后现代主义同时又使得大学教学放弃了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传统标准,而在事实上导致大学教学失序和陷入改革误区。这就要求重新审视传统价值在大学教学现代化进程中的规范意义,重建传统价值在大学教学秩序中的重要地位。在大学教学现代化过程中,应促使后现代主义与以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等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标准达成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