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ACS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未服辛伐他丁) 的基础上,口服抗凝药物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晚一次; 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ml每天一次共10天;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结果: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01),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可以显著降低hsCRP水平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可以促进粥样斑块的稳定,有利于减少介入术后再狭窄甚至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性冠状动脉综合症;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06-02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已经明确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元凶,而采用哪些干预措施可以稳定粥样斑块,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的课题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促进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向稳定方向发展,这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恢复和预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对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研究终点的影响,探讨中药灯盏细辛对于粥样斑块稳定性可能产生影响的机制。为推广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提供理论支持,以促进这些中成药的临床推广发挥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ACS共86例,取自2009年3月至 2010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有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急性心肌梗死死(AMI)。其中UA50例,AMI36例。其血脂均高于正常,高胆固醇血症按199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标准。ACS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心功能分级、药物治疗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ACS的诊断标准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急性心肌梗死死(AMI)。并排除以情况: ①1个月出血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②血小板< 100 ×109 / L ; 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④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禁忌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未服辛伐他丁) 的基础上,口服抗凝药物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晚一次; 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ml每天一次共10天;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4 观察方法: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记录HR、BP , 服药前及
  疗程结束后做18 导联ECG,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出血和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的前3天每天进行血清心肌酶(CK-MB) 、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检查。治疗期间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 心血管原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的情况; 心电图ST-T 改变情况; 各种出血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调查询问有关因心血管原因如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而再次住院的情况。
  1.5 血脂及hsCRP测定的测定:血脂测定采用酶法,使用Beckman公司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hsCRP测定采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使用美国伯乐公司生产550型酶标仪测定,hsCRP试剂盒由美国DSL公司提供。
  1.6 疗效判定标准:(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心绞痛复发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80 %以上; ②有效:心绞痛复发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 %~80 %; ③无效:心绞痛复发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 %以下。显效+ 有效合计为总有效。(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损伤性改变恢复正常; ②有效:心电图压低的ST 段治疗后回升1. 0 mm 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 增高的ST段治疗后回落50 %以上. ③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6.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P <0. 05 有统计学意义。
  1.2.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版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见表1。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01),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HDL-C治疗后有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除2例出现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腹胀外,未出现明显肌痛、无力及转氨酶、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急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由于冠脉血栓形成的综合征。近来研究发现,ACS系多种因素所致,而血栓形成是其中心环节[2]。已经知道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在ACS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全身炎症时,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标志。CRP参与凝血的初始过程,可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3]。内源性tPA及其抑制物(PAI-1)是調节纤溶系统生理功能的一对关键物质,前者可特异性地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使其形成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使血栓溶解;后者通过与tPA形成1∶1复合物而使tPA迅速失去活性,导致纤维蛋白清除减少,引起纤维蛋白沉积。
  研究发现:他汀类调脂药物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消除炎症、稳定斑块、迅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身性效应,从而改善ACS的预后。本研究对ACS患者应用辛伐他汀20mg治疗8周后,血清hsCRP、TC、TGLDL-C显著下降,HDL-C上升,并且与他汀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辛伐他汀使ACS患者的LDL-C下降外,hsCRP和IL-6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其有抗炎作用因此,推测辛伐他汀降低hsCRP的机制可能为:1、通过降低可以氧化的LDL-C的来源,降低动脉局部炎症,从而降低hsCRP的水平[4],2、辛伐他汀可降低循环中调节hsCRP产生的介质如IL-6、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降低hsCRP水平[5]。同时,血脂的下降与hsCRP和IL6水平下降无相关性,说明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本研究还发现,他汀治疗组与他汀对照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意义,说明对ACS患者早期积极应用辛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有效成份为灯盏细辛总黄酮醇甙,具有扩张微细动脉、降低外周阻力、抗脑和心肌缺血、抗凝血和血栓作用,提高心脑血管的供氧能力和机体巨嗜细胞的免疫功能,改善脑血循环、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增加组织的血液灌流量及代谢;也可对抗垂体后叶所致的缺血缺氧及对抗由三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内凝血和促进纤溶活性的功能,是目前临床上较广泛使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它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并改变细胞的超微结构。还可以减少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的释放, 缩小心肌梗塞面积, 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但是其远期作用机制尚不很清楚,特别是对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未见报道。
  本研究应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01),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可以显著降低hsCRP水平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可以促进粥样斑块的稳定,有利于减少介入术后再狭窄甚至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Pearson TA, Mensah GA, Alexander RW, 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a stater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iulation, 2003,107:499~521
  [2] strauss BH, lau HK, Bowman KA, et al. Plasma urokinase anti-gen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antigen levels predict amgiographic oronaryrestenosis [J]. Circulation, 2006, 100:1616~1619
  [3] Linnanmaki E, leinonen M, Mattila K, et al. Chlamydia penu-moniaespecific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Circulation, 2005, 87:1130~1134
  [4] Tsiara S,Elisaf M, Mikhailidis DP. Early vas-cular benefits of statin therapy. Curr Med ResOpin,2003,19:540~556
  [5] Plenge JK, Hernandez TL, Weil KM,et al. Simvastatin lowers C-reactive protein within 14 days: an effect independent of low-denity lipoprotion cholesterol reduction. Circulation, 2002,106:1447~1452
  [6] 张宏炜,张海.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7,10(19):883-884
  作者單位:515144 汕头潮南区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及时发现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所在。目前,产后出血的诊治进展很快,对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为一名助产人员,本文着重对阴道分娩所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作一总结。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
期刊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0-02    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高热可加重脑组织损害,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如果抢救及时,降温治疗实施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预后较好。我科对50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采用物理降温、
期刊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3-02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1]。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病变,是脑在未成熟阶段受到了损伤或脑本身的发育不健全而形成的以运动障碍、身体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
期刊
【摘要】总结116例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心理护理、血管选择、留置针的维护、拔管注意事项等,认为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5-01    静脉留置针以其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省医院营养科目前的工作现状及工作模式,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法规的制定及推动临床营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设计《山东省营养科现状调查表》,对山东省30所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大多数医院营养师配置人数均未达到相应等级标准,开展的业务项目较局限,许多医院无专职营养医师,营养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此外,营养科的
期刊
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我们对患者施以生理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特征,具体分析,因人施护,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方法,使病者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讨论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我院于2008年收治病人任选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4~76周岁,平均年龄57.75岁,其中认知功能障碍的24例,占40%,失语症12例,占20%,肢体或
期刊
【摘要】分析探讨了我国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两性生殖研究领域对男性健康关注度的加强以及男性生殖保健方面策略的提出做出了相关介绍,积极创造和谐两性健康的社会气氛,探讨男性在家庭生殖保健、护理中的适宜途径。  【关键词】生殖健康;两性保健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7-01    1 前言  生殖健康作为198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急性过敏性紫癜( HSP)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8例HSP患儿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 两组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 ,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 ISA)检测外周血清 IL - 4与 IFN -γ水平;并用同样方法检测 30 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I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对颅咽管瘤全切和部分切除术后水钠紊乱的护理观察水平。方法80例颅咽管瘤患者,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6~73岁,平均38岁。所有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其中全切46例,部分切除34例。研究术后水钠紊乱的差异。结果 肿瘤全切46例,术后尿崩症46例,高钠或(和)低钠血症42例;肿瘤部分切除34例,术后尿崩症7例,高钠或(和)低钠血症8例。结论 术后发生水钠紊乱的比率与肿瘤切除
期刊
正常的吞咽功能发生障碍称为吞咽功能障碍,其造成水和其它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急性期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急性期是指发病6小时至2周这一段时间。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療合并症和并发症,改善其摄取—吞咽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本社区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的3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明显。  1 资料本组  38例,男23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