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也面向了人,提出“以人为本”。作为教师,也要把此项工作重视起来,《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教育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基于以上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感染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并延伸到生活中去。
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习惯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一课就是“展示你的美”,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参与。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情境,如“国旗边行走姿势”、“运动会开幕入场式”等。使学生想到我们小学生的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鼓励学生在大家面前展示表演,使学生加深体验,掌握了合适的坐、立、行的方法,进而使学生知道这样做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我又把本课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每节课开始,我都注意发现姿态美的学生,当众表扬,而且奖励一颗“星”或一朵“花”。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习惯,这样,不但使学生的身体健康了,而且学生们也感受到了美,同时又体验到了快乐。
二、使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我结合我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也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别谈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把想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列出来,对照着在生活中努力做到,并请家长监督,要定期检查,适当奖励自己,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
三、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以使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内容,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如:玩雪。在玩中引导学生观察、动脑,提出与雪有关的问题,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观察雪花的形状,动手折一折、剪一剪,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感情。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一项关于烦恼的教育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可以向家长、老师请教,然后大家交流使自己不烦恼的办法。如:善于沟通、听音乐、做游戏、散步等。我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试着用这些办法来解决烦恼。课堂上,有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地沟通、交流与合作。尽量让他们在和谐的、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积极地生活、学习。同时,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形式来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烦恼,解决烦恼,努力把一些烦恼变为前进的动力。
四、创造学会关心、学会爱的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地学会关心、学会爱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一讲谁帮助过别人,并且谈一谈帮助别人后的心理感受;谁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谈一谈得到帮助后,心理感受怎么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被帮助的同学学会了感恩。
一些学生还提出了和同学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请大家帮助解决。通过讨论,好多学生认识到了会关心、爱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集体就会和谐发展,大家才能愉快到生活。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觉得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就是让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而这些不是空洞地喊着口号就能做到的。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时时刻刻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品德课堂绽放魅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教育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基于以上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感染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并延伸到生活中去。
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习惯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一课就是“展示你的美”,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参与。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情境,如“国旗边行走姿势”、“运动会开幕入场式”等。使学生想到我们小学生的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鼓励学生在大家面前展示表演,使学生加深体验,掌握了合适的坐、立、行的方法,进而使学生知道这样做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我又把本课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每节课开始,我都注意发现姿态美的学生,当众表扬,而且奖励一颗“星”或一朵“花”。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习惯,这样,不但使学生的身体健康了,而且学生们也感受到了美,同时又体验到了快乐。
二、使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我结合我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也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别谈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把想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列出来,对照着在生活中努力做到,并请家长监督,要定期检查,适当奖励自己,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
三、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以使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内容,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如:玩雪。在玩中引导学生观察、动脑,提出与雪有关的问题,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观察雪花的形状,动手折一折、剪一剪,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感情。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一项关于烦恼的教育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可以向家长、老师请教,然后大家交流使自己不烦恼的办法。如:善于沟通、听音乐、做游戏、散步等。我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试着用这些办法来解决烦恼。课堂上,有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地沟通、交流与合作。尽量让他们在和谐的、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积极地生活、学习。同时,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形式来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烦恼,解决烦恼,努力把一些烦恼变为前进的动力。
四、创造学会关心、学会爱的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地学会关心、学会爱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一讲谁帮助过别人,并且谈一谈帮助别人后的心理感受;谁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谈一谈得到帮助后,心理感受怎么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被帮助的同学学会了感恩。
一些学生还提出了和同学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请大家帮助解决。通过讨论,好多学生认识到了会关心、爱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集体就会和谐发展,大家才能愉快到生活。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觉得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就是让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而这些不是空洞地喊着口号就能做到的。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时时刻刻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品德课堂绽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