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汶川地震波对不对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力分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对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模型汶川地震波作用下进行时程分析,主要分析了结构的位移、受力和塑性应变等方面,对比角柱、边柱和中柱地震作用的不同反应特性,并分析了结构的塑性反应。
  关键词:汶川地震波 框架构件 ANSYS模型 内力分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强震。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很多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都破坏和倒塌,为了将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必须对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有的绝大多数的多、高层建筑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问题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显得极为重要。
  1.建立有限元模型
  本文建立了不对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筋强度为HRB335,梁、柱尺寸分别是300mm×600mm、500mm×500mm。
  首先,利用PKPM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设计,得到了构件(梁、柱和楼板)的弹性模量等等参数;然后,选择适宜的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分析时,利用汶川地震波及其扭转分量对结构采用三种工况:单向地震波(沿结构短轴输入水平地震波)、双向地震波(两水平分量相同)和双向及扭转地震波(考虑地震动扭转分量作用)。
  图1.不对称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图
  2.计算结果分析
  表1.汶川波地震作用下不对称结构各工况柱位移比较
  楼层 △1 △2
  角柱 边柱 中柱 角柱 边柱 中柱
  1 7.73 7.95 7.14 4.52 4.68 3.73
  2 10.82 10.83 10.34 7.66 7.65 7.05
  3 13.45 13.45 13.12 10.40 10.41 9.98
  4 15.28 15.27 15.05 12.37 12.38 12.07
  5 16.32 16.32 16.17 13.48 13.51 13.30
  6 16.85 16.79 16.72 14.11 14.08 13.93
  表2.汶川波地震作用下不对称结构各工况层间位移比较
  楼层 双向及扭转地震波 双向地震波 单向地震波
  U(mm) ΔU(mm) U(mm) ΔU(mm) U(mm) ΔU(mm)
  1 7.46 7.46 7.24 7.24 6.93 6.93
  2 22.20 14.73 21.57 14.32 20.03 13.10
  3 36.04 13.84 35.07 13.50 31.77 11.74
  4 47.83 11.79 46.62 11.55 41.49 9.72
  5 56.41 8.58 55.03 8.41 48.50 7.01
  6 62.18 5.77 60.72 5.69 53.21 4.72
  表中:U表示楼板位移最大值;ΔU表示层间位移。
  楼层位移最大值出现在顶层角柱,造成层间位移最大值出现在第二层,结构层间位移大于弹性限制小于弹塑性限制,表明结构进入塑性变形。位移时程曲线显示多维地震波相对于单向地震波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
  结构受力显示,同种结构下,多维地震波作用大于单向,特别是扭矩,多维地震波作用是单向的2~3倍;当考虑扭转分量的作用时,结构内力受其影响有所增大,特别是扭矩。
  3.结论
  对多层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控制好建筑结构两方向的刚度,尽量使用平面对称布置,小跨度;设计时要注意底层和角柱、准确考虑楼板的作用和适当加大柱尺寸,使结构尽可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减轻结构的自重,降低地震作用的效应,尤其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
  参考文献
  [1] 肖峰.按新旧规范设计的非规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03:1~5.
  [2] 刘季.建筑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反应谱解析方法[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78.
  [3] 魏琏.多层建筑扭转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80,(1):23-29.
  [4] tional and Tensional Vibrations in Buildings[J].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Vol.28,No.2,1938:89-130.
  [5] M.N.Bugeja,D.P.Thambiratnam,G.H.Brameld.The influence of stiffness and strength eccentricities on the inelastic earthquake response of asymmetric structures[J].Engineering Struetures,Vol.21,1999: 856-863.
其他文献
康彩萍(1975-),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民 族:汉 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班主任心理辅导角色研究。单位: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是组成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最新颁布的教育改革内容中侧重提出对初中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的更高的目标,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初中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成为了眼下初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话题,为此,笔者在文
2010年,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先后接受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第一轮绩效考核.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编著的一书认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
通过对部分国家级和国际级篮球裁判员调查访问,结果发现高水平篮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错漏判形成因素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自信心、稳定心理素质、体能、对竞赛规则合理运用、合
食品卫生监督档案,是指各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在依法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等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磁性载体、电子文件等历史
管理会计师是有义务对自己的职业、对公众甚至是对他们自己保持最高道德行为准则的,也正是因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道德也会相对比较严格一些。本文简单的探讨国外的管理
摘 要: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探寻数学知识的规律,教师就应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达到数学复习课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上好复习课,仁者见仁,智者更有其说,但对于打破复习课的沉闷,让其“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与其中的奥妙,促进学生的成长
摘 要:“微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自身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微课堂”满足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阐释了“微课堂”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高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微课堂”;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  1微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微课堂”,就是立足于课堂教
目的:评价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两组均予以牙周基础
有关银汞合金安全性的争论伴随着它的应用一直持续着,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就其腐蚀性、对细菌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银汞合金中汞释放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综
概述英语修辞格Contrast(对照)和Antithesis(对语、对句、平行对照)的基本用法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