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思考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攀枝花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引进和培养大量的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当前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当地政府财政十分困难的经济新常态下,抓住机遇,引进对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有助推作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攀枝花市人才队伍现状
  攀枝花市是一所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优势资源的创新开发离不开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据资料统计,2015年,全市户籍总人口112万人,拥有国内专业技术人员58707人,占总人口的5.24%,相对占比很低。其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21522人,农业技术人员750人,人才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体,严重缺乏高端技能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因而,我市急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这对于攀枝花的跨越式发展、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是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攀枝花市地处内陆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科技人才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够、结构不合理等人才紧缺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步伐。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层次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偏少。去年,攀枝花市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占比虽然高于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平均比重,但存在技术型管理人才和行业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学历和职称结构普遍偏低等问题。
  2.缺乏与当地产业结构匹配的人才结构。当前,绝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医药卫生、会计、管理等传统行业,而我市急需的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稀土、钛及钛合金、机械加工制造等支柱性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据估计,未来5年攀西钒钛产业将面临近8万人才缺口。
  三、人才引进对策建议
  1.企业需求为导向
  攀枝花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当然更是科技人才的直接需求方,因而在人才引进的类别和专业上应尽量符合我市产业结构。因此,要积极推动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进导向,使引入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真正做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人才引进多渠道
  在人才引进入攀的方式和形式上,政府要积极采取“人才入攀多渠道、需求出攀多途径”的辩证思想。
  一方面,我市可采取多种方式直接吸收和引进人才,比如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平台的建设,通过市高层次人才直接招聘、中间机构选拨推荐、科技项目合作研发、搭建创新创业及成果转化平台、多极化联动招才引智等方式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
  另一方面,攀枝花市蕴藏了丰富的战略矿产资源,具有强大的钒钛资源优势;而目前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机构,这些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素质过硬、研究经验非常丰富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为攀枝花钒钛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市的钒钛企业应找准阻碍自身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积极采用走出去的办法,以技术问题为目标导向,加强与这些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让“域外”人才在异地为攀枝花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服务。
  此外,我市应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才。世界钒钛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我市应积极的与国家科技部驻外机构联系沟通,获取人才和技术供需信息,不仅可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引入钒钛高端科技人才,而且还可以对外发布我市钒钛产业关键瓶颈技术,以达到国外科技人才服务攀枝花资源开发的目的。
  3.工作机制科学灵动
  对引进入攀的各类各级高层次人才,政府应制定科学灵活、合情合理的工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效用。对于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调入、考核招聘、投资创办领办企业的方式吸纳人才。对于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可以采取团队技术引进、科技项目合作、兼职的形式引进人才资源。
  4.稳定机制创新完善
  政府应着眼于攀枝花钒钛资源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整体需求,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统筹规划全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后续工作。政府将高层次人才引入攀枝花以后,要重视对人才的稳定和培养,创新完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聘任制度、激励考核制度、竞争晋升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成长机制。
  5.公共配套建立健全
  为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政府除了为高层次人才从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经费支持外,还应该解决高层次人才到攀之后的后顾之忧,比如建立健全户籍管理制度、家属工作安置办法、小孩读书优惠条例、医疗保险制度、职称职务晋升制度、人事关系管理办法等,并在办事流程上开设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
  此外,攀枝花市地处川西南滇西北的山区地带,交通欠发达,人居环境欠佳,建议政府应积极推动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建设,缩短与周边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等兄弟市州的距离;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市容市貌的建设,大步迈入现代化创新城市。加之攀枝花一年四季怡人的气候,相信届时会有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攀共创攀枝花的美好明天。
  四、结语
  在国家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攀枝花钒钛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攀枝花市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用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攀枝花市将汇聚各方力量,以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研发平台为载体,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以服务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科学开发为目标,吸收、引进、稳定、培养一大批符合我市产业结构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作者简介
  李俊翰,女,1985年12月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四川钒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项目(2013VTCY-Y-7、2014VTCY-Y-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