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痛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秋节是回姥姥家过的。
  那天天暗得很早。傍晚六时,天空便暗得如同洇墨,温柔而寂寥。
  晚饭是在一家新疆维族人开的特色菜馆吃的。在泰安,很少有店面在节假日坚持营业,所以,在昏黄的灯光下,那家独亮的馆儿显得莫名孑然。
  店面不大,灯光绛红。兴许是因为所有的店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维族人的缘故,又或者只是因为他们鲜艳夸张的衣装,整家小店溢着浓浓的民族味儿。小店唯一的装饰是一面民族风的麻黄色大扇子,挂在一旁,挡住了半面墙,上面用毛笔写着细长的文字。长长的金黄色流苏挂在扇柄末,垂到地上,像流淌的河。
  店里没有其他的客人,一两个裹着头巾的女人和戴小圆帽的男人在大厅默默地穿过,还有一个维族少女手脚麻利地忙活着。但他们都不说话,偶尔侧身而过。
  这种安静,和隐隐的悒郁因子,蓦地扩大了这间店面潜在的空荡感,令人局促。
  老板看上去四十多岁,穿着白色的袍子。他殷勤地招呼我们入座,汉语流利。然后他转身招呼小姑娘来倒茶。拉椅子的时候,我瞥见他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黑色文身。那些陌生的黑色文字如同工整的诗文,攀爬在他淡褐色的肌肤上。深红的灯光下,他的眼眸像一朵蜜蜡的花。
  听到人声,一个戴着靛蓝小圆帽的维族少年从里屋走出来。他的身形非常单薄,骨架细瘦得稀奇,面条一样。他一步跨上椅子,踮起脚尖,伸手将悬在空中的电视机打开,将一张碟片塞进DVD。此过程一气呵成,连他沉默的表情似乎也未牵扯一分一毫。
  他从高处跳了下来,用湿抹布仔细抹了一下刚才踩过的椅子,然后单手把它放回了收银台。
  兴许因为年纪还小的缘故,少年身上那种微阴柔的气质令人轻易地就联想到尚未展开的百合。他的眼睛染着浅薄的黄酒颜色,像温泉一样敦厚、清冽。低眉转目间,又氤氲开一股忧伤。
  他抬头用遥控器将音量调高。播出的是一场维族人的演唱会,没有字幕。里面的歌手笑容像坠坠的木棉花朵,热烈芬芳,倒映在少年的瞳孔里,如湖水,又像萤火。
  电视机里男人的歌声震耳欲聋。姨夫皱眉,回头要他将音响调低。
  突然察觉有人对自己说话,少年扬起眉,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吵?”他犹豫地重复了一句,口气听来有些不可置信——又或者只是因为汉语生硬的缘故。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匪夷的神情变得有些委屈,他背过身将音量调低了十格。
  “再低些。”姨夫说。
  少年将音量又调小了三十格。他顿了一下,扭过头小心翼翼地探了一眼。
  “行了。”
  于是他低下头,微微驼着背,匆匆地回里屋去了。
  月光,薄薄地铺在窗外的柏油路上,染上一层苍白。菜还没上,父亲转过身给老板发了根烟。
  “今天的客人很少啊?”
  “嗯,中午有一桌客人。”
  老板倚在墙边,抽烟的姿势很是闲散。
  他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电视机里维族女人的歌声缱绻温软。
  “今天晚上的店很少开啊,你们……不回家么?”
  老板笑:“……没法回呐。现在新疆……”
  他微微皱起眉头,闷闷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吐出一大团烟雾。于是沉默。
  原来如此。
  走出小馆子的时候天色已沉,月光像纯澈的溪流。
  老板出来送的时候我们已经坐上了车,那个颀长的少年站在他身后。老板挥了挥胳膊,高声喊了一句:“中秋节快乐啊!”
  因为背光的缘故,我看不清他们的脸,小店里的灯火只细细地勾勒出他们两个身形的轮廓。车一下子在夜色里划过。风声太大,我听不清,那六个字的尾音,是否正在悲伤。
  我别过脸,恻然。节日祝福而已,为什么像被夜里的海潮包裹一般,缱绻绵延,悲凉得令人心颤?
  那天睡前,我看到一本关于日本俳句的书: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回家去吧,江户乘凉也难啊。”
  我阖上眼睛。苍白的光线透过窗帘薄薄地打在脸上,烙成一小块,隐隐的悲悸在脉络中传递。从头到尾,划在骨头里,缓慢地疼。
  ——所谓隐痛。
  突然想起离开的时候,他们是否也发现,今夜的月亮,不是很圆。
  ——无论国,还是家。
  (指导教师:金学勤)
  注:俳句,日本的一种短诗。
其他文献
张贵永(1908—1965),字致远,浙江宁波鄞县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30年留德,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留英研究西洋史。1934年归国,任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讲西洋史、西洋史学史、西洋外交史等课程。他作为历史学界较少的留德学人,其对德国史学的引介和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可能因为他日后去了台湾,所以大陆对他较少提及。  张其昀称:“致远兄盛年凋落……学术界都深表哀悼,
城市雕塑通常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可以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同时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雕塑多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logo。
在小河边,在青色的田埂上,在野花丛生的田里,在炊煙袅袅的小屋旁,我努力找寻那张拨动风弦的笑脸。  夏天,每当河边的芦苇郁郁葱葱的时候,我的心便禁不住这绿意的诱惑,缠着爷爷给我折风车。爷爷利索地摘下几片又大又宽的芦苇叶,左一下右一下,还未等我看清,一个可爱的风车便呈现在我面前。爷爷拾掇着田里的荒秽,我便在田边看着风儿吹过风车,吹得风车咯咯笑。太阳似乎也陶醉于这欢乐的场面,晕红了脸。直到傍晚时分,太阳
黄西,北美著名华裔笑星。在美国顶尖脱口秀节目《莱特曼秀》表演的亚洲第一人。  黄西出生于中国吉林,是美国莱斯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之前曾服务于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年薪达6位数,还拥有治疗癌症方面的专利。但他却选择了做—名专职的相声演员。他说,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要做—个独特的人。  过去的11年中,他有空就收集笑料、不辍创作,每天坚持写10个笑话,最多的时候一天写二三十个,积累了几千个段子。他
胡适的“绩溪”  胡仰曦的《一颗清亮的大星——胡适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传记文学作品。胡适是一个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有巨大影响的人物,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是北京大学教授,是《新青年》撰稿人和编辑,是新文化的先驱。后来,又担任过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北大校长、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在一个风云激荡、天翻地覆的大时代,他扮演了各种举足轻重的角色。可这样的人物
大家简介  郭宝昌,著名导演、编剧、作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导演电影《神女峰的迷雾》《联手警探》《雾界》等,电视剧《日落紫禁城》《大宅门》等,另著有长篇小说《特区移民》,影响广泛。  初见“奇人”  作为来到这个世界上才十几年的新新人类,我们以前常常听说世界上有一种人叫作“奇人”,但我们都觉得,所谓的“奇人”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今年4月14日,我们终于有幸见到了一位传说中的
我是个开朗真诚的男孩,我的写作也追求真实质朴,贴近生活。看到“我终于圆了一个梦”这个题目,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我从小就有“学会游泳”这个梦想,文中村民口中的“水妖”不仅仅是河中的“水妖”,也是我心中实现理想的沟壑。我用了许多笔墨着重描写实现梦想的困难,也是为了突出梦想的价值和实现梦想后的自豪心情。    我的老家在安徽农村,每逢暑假,我们一家都会到那儿消暑。乡村淳朴的气息,是我童年记忆里,永远挥
那次。学校组织社员们到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采风,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到了目的地,我眼前一亮:绚丽的自然风貌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不用面对冷冰冰的黑板、生硬的粉笔字,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田野、茂密的树林。传人耳中的是欢快的鸟鸣,我们如同身处流动的画中。原来自然中有这么多我们未曾发掘的创作之源呀。  在教育实践基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空中断桥”。十多米高的铁杆上有两块铁板,铁板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近年来。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了考查。  口语交际题,考查的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一般没有标准答案。但没有标准答案不等于就可以乱说一通。口语交际题有其自身特点。首先,“说话”要注意根据特定的情境说得文明得体、清楚明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享有“盖世奇才”“教授中的教授”“太老师”等赞誉,是不折不扣的一代大师。    没有文凭的清华导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的教师职称中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导师。它的含义大概有下列几条:第一,他们的主要职责不是“教”,而是“导”;第二,他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学生(包括研究生),但又不限于学生,助教、教员、专任讲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