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孟津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方式探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选择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的柳山镇孟津河流域.项目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有效保水、保土、保肥,能提高土地的单产能力,同时结合当地实施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这既有力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也增加项目区农业经济收入,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失去推动作用。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临朐县
  中图分类号:$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21-01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尤其是在我国,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土壤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50-200kg,而且全国还有610万hm2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由于长期耕作导致我国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临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选取临朐县柳山镇孟津河流域:东经118°46′15.1″至118°48′14.2″,北纬36°24′29.9″至36°25′50.6″。项目区为柳山镇,包括七个行政村。
  1.项目区概概况
  项目区地貌类型属花岗岩丘陵区。工程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191d,多年均日照时数2587h,≥0℃的活动积温4740.8℃,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多年平均降水量705.4mm。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干旱和霜冻。土壤以棕壤为主,为中性土壤.现有总耕地面积1067.60hm2,水浇地306.46hm2,旱地61.24hm2,坡耕地面积为700hm2,其中有3°~5°坡耕地面积115hm2,5°~8°坡耕地面积326.53hm2,8°~15°坡耕地面积258.46hm2。
  2.建设目标
  2.1 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在坡耕地开展坡改梯,配置蓄水池、排水沟、沉沙函、田间道路等工程,坡面与沟道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减少径流的泥沙的下泄,提高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率,建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保水、保土效益,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2.2 发展社会经济目标
  通过统筹规划设计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植被防护等措施,适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深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平台,如通过坡改梯工程,发展坡地温室大棚种植高效瓜果蔬菜等,使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项目区增产增收、生态环境良好,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效果。
  3 工程设计
  总体布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坡耕地治理技术等要求,做到“梯—沟—池—函—路”等合理配置。
  3.1 坡改梯措施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项目规划进行坡改梯工程修建梯田640.33hm2,其中六角砖护坎梯田148.69hm2,灌木护坎梯田293.01hm2,土坎梯田198.63hm2。六角砖护坎梯田效果图见LQPZ-4。
  3.2 扬水站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结合项目区内原有的机井,在机井附近修建扬水站5座,为修建的蓄水池供水,用于农林灌溉。扬水站修建应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
  3.3 排水沟措施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根据本方案各图斑工程措施推工程措施总量计算,项目规划建排水沟367.78km,排水沟措施的布局原则:排水沟根据设计区域的需要合理布设,达到能排能灌的要求。排水沟应与坡改梯、道路、沉沙函、蓄水工程等综合设计,建成排水沟、灌溉用水沟、沉沙函、蓄水池等的系统工程,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
  3.4 沉沙函措施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根据本方案各图斑工程措施推工程措施总量计算,项目规划建沉沙函554座,沉沙函措施的布局原则:一般选择在地头、地边、地块连接处和排水沟的内部,进入蓄水池前或陡槽末端、跌水上方、沟渠拐弯处。
  3.5 道路措施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根据本方案各图斑工程措施推工程措施总量计算,项目规划建生产路22.48km,田间道路4.391km,过路(水)涵管2069个。田间道路措施的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与坡面水系、排水沟渠耕作等有机结合,统一规划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2)布局合理,有利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率。(3)占地少节约用地,便于与外界联系。(4)路沟交汇、路地相连处铺设涵管。
  3.6 植物措施的数量和布局原则
  根据本方案各图斑工程措施推工程措施总量计算,道路防护林28253株。植物措施布局原则:防護林随道路、排水沟一同布设,栽植生长速度快、见效快的乔木物种。
  4 施工组织设计
  为确保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主要采取公开招标竞选专业施工队的施工组织方式。对土坎工程中施工技术简单、防护林等植物措施部分,采取积极鼓励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工程建设。
  5 效益分析
  5.1 基础效益
  5.2 生态效益
  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较好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5.9%,坡耕地治理度达到95.8%。将很好地控制和疏导项目区洪水径流的侵蚀,坡耕地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大大增强了项目区坡耕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很好改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会有所提高,矿质营养循环趋于平衡,土壤含水率相对提高,土壤团粒结构趋于良好。下垫面条件可得到较大改善,地表径流拦蓄量明显增加,可有效地遏制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及风沙危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根本改善。通过综合治理,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利用将更趋合理,随着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强,生态效益将会日益明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将对建设秀美山川、秀美农村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必将大大推动人与水系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5.3 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1)有效减少项目区产沙量及河川水库泥沙含量。由于试点工程对土壤侵蚀采取了层层设防手段,通过以整修高标准梯田为主体的基本农田建设、坡面水系、沟道拦蓄等工程建设,可大大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减少泥沙入河量,从而减轻了泥沙淤积河道、水库和其它水利工程的危害,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2))蓄水保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水分储存,增加植被面积(含作物面积)和生物产量,变水分无效蒸发为有效蒸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减轻山洪、泥石流灾害。水土保持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通过多层拦截涵蓄,阻止或延缓地表径流的产生,减少洪峰流量,从而减轻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护村屯、道路、农田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实施,人均新增基本农田0.87亩,将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缓解林粮争地矛盾,实现人口、粮食、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5.4 经济效益
  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此次计算,只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确定水保措施经济使用年限为20年,价格水平采用2012年第三季度综合价格,工程治理期为1年。
  新增梯田效益:工程实施后,增加梯田面积640.33hm2,年增经济效益为870.70万元,其中小麦玉米新增经济效益813.22万元,灌木坎梯田金银花的经济效益为57.48万元。
  至各项措施效益发挥年,每年可产经济效益共870.70万元。
  结语
  通过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70.6hm2,科学合理在坡耕地上开展坡改梯,配置排水沟、蓄水池、沉沙函、田间道路等工程,有效减少项目区原坡耕地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原坡耕地的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促进项目区群众增产增收。通过采取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植物防护等措施,适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加剧,森林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意义重大。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生态环境的天敌,怎样做好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是建设美好的林业生态环境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就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游戏辅助政治工作开展,将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政工人才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文章从发展政工网络游戏的意义和作用出发,提出符合部队政治工作需求的游戏要素设计,对政工网络游戏的研究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政治工作 网络游戏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E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06-01  在部队信
期刊
[摘 要]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而且通过食物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针对不同地质因素重金属污染的形式存在差异这一特点,提出基于地质因素考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对国内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及来源进行简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理区域与地质因素的污染特性,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地质;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工业以太环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可靠的监测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触摸屏技术,实现了对水泵房的远程自动集中控制。能够根据水仓水位和峰谷用电时段,按最优化的方式轮换启停水泵,在地面监控室自动控制水泵启动过程。  [关键词]排水系统;远程集控;可编程控制器;联锁启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291-02  1 引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以及在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进一步向深层次迈进,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会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现有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带来风险,如何解决成为关键。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信息,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12-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对于,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是电网发展的未来趋势,必须有优秀的设计及最优化的方案,以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变电站进行的改造应结合实际情况,既要高标准,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档次的设备配置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充分利用变电站现有条件,利用电子元器件和微型电脑的精确控制优势,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成功改造。  [关键词]变电站;改造;無人值班  中图分类号:TS364
期刊
[摘 要]煤矿“一通三防”工程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根本保障,基于此本文指出了“一通三防”的必要性,分析了“一通三防”事故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探讨了风险规避对策,通过“一通三防”技术的实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一通三防”;必要性;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299-01  引言  我国煤炭安全事故频发,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式头盔由于防护能力和适应性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防工作的需要了。因此,许多国家开始研究新式的消防头盔,以保证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消防员自身的安全。根据数据显示,消防员在救灾过程中受伤、牺牲的人数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头盔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火灾现场对消防员的伤害和现有头盔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新型头盔初步设计和研究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现状。明确ETC收费系统分类以及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出不停车收费系统框架设计理念。车辆收费系统包括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车辆违章抓拍系统等。  [关键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问题研究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11-0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期刊
[摘 要]深层固井和超稠油浅井固井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某些油田的固井质量。本文从深层固井的难点,固井技术的顶替工艺、严控水泥浆性能指标、气窜控制技术等运用建议,超稠油浅井固井从水泥体系、水泥浆密度设计、环空浆柱压力设计,井眼准备,固井工艺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固井配套技术。  [关键词]固井技术;深层固井;超稠油浅井固井;水泥浆体系  中图分类号:TE25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