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89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For-PASM)是模拟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应用模型。For-PASM包括常年模拟和牧草品种参数调试两个系统。各系统包含生长周期、叶面积动态、收割期与收割次数及光合生产和产量等模块。牧草的生长发育是由气候因素决定的,依据积温来确定牧草生育期和收获期,禾本科以抽穗期为收获期,豆科牧草以初花期为收获期。模型的功能是模拟牧草的收获期、产量季节性动态以及年产量。用四川雅安市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生产
其他文献
从自主分离的Meiothermus.rubber菌株的基因组中克隆到木聚糖酶基因,并进行了超量表达、重组酶的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木聚糖酶Mru是热稳定性酶,最适反应温度为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华王为材料,设施纯N0 kg/hm^2、50 kg/hm^2、100 kg/hm^2、200 kg/hm^2 4个施氮水平(N0-N3)以及0 kg/hm^2、138 kg/hm^2、276 kg/hm^2、552 kg/hm^2 4个施硅(Na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8个稗草种对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的敏感性,并分析了其生理基础。基于药后25 d干质量GR50(抑制杂草干质量50%所需药剂剂量)
针对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4个小麦主产省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通过检索代表性站点48年(1961-2008年)降水量、麦田
为研究芜菁花叶病毒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变异,从江苏省徐州市感病的油菜、萝卜及菠菜上分离到3个芜菁花叶病毒分离物,分别命名为XZYC、XZLB、XZBOC.经单斑分离,利用RT-PCR克隆
在对鸭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抗原表位分析的基础上,将已经筛选出的8条抗原性良好的多肽采用柔性肽拼接,转入T载体中。将酶切回收的串联基因(命名为TEM)克隆于表达载体p ET32a中,
为系统研究不同地力稻田养分的合理投入问题,确定不同地力稻田养分投入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江苏省丹阳市及姜堰市选取高、低产田,设计8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养分投入最佳方式;在江苏
以不结球白菜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表面活性素和硼溶液,研究表面活性素对其叶片通透性、气孔开度、蜡质层厚度及生长和硼吸收的影响。叶片的通透性随着表面活性素
为进一步明确盐碱土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规律,本研究以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行为,以及施用水稻秸秆、堆肥后盐碱化土壤对铅的吸附特
为探讨钵苗机插技术在淮北稻区的适应性,本研究在淮北地区麦-稻两熟制条件下,以杂交粳稻(2640、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