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U-10%Mo合金及其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U—Mo合金是近期广受关注的金属型核燃料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抗辐照肿胀能力。分析认为,若能在U—Mo合金中加入一定的孔隙,可起到容纳裂变气体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辐照肿胀性能的作用。本文利用冷等静压一真空固相烧结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低密度U-10%Mo合金材料,探索了烧结工艺对产品密度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到了一系列不同孔隙度的U—Mo合金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样品在1100℃下烧结时密度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因此可通过改变烧结时间控制其孔隙率。
其他文献
介绍了RFQ冷却聚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束流在其中被约束和冷却的过程。采用真实相互作用势(RIP)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得出束流在RFQ冷却聚束器中完全冷却后的性质。结果表明:束
上海光源恒流注入模式需建立辐射剂量硬件联锁。剂量联锁系统以 PLC为基础,采用一主站四从站的现场总线布局,通过语句表编程实现逻辑综合,并具有故障记录功能。程序采用字逻辑将
针对熔盐快堆中子物理与水力强耦合的特点,使用开发的熔盐堆三维多物理耦合程序TMSR3D,分析了稳态情况下锕系元素再循环嬗变熔盐堆(MOSART)缓发中子先驱核守恒方程中湍流扩散项对熔盐快堆堆芯物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态情况下,湍流扩散项对堆芯有效增殖因数影响很小,对堆芯快中子和热中子通量密度的影响也很小,但湍流扩散项对堆芯缓发中子先驱核分布的影响大,且影响程度与具体的湍流运动黏度分布、湍流施
为满足合肥光源重大维修改造项目对储存环束流位置测量的高精度要求,对钮扣束流位置检测器(BPM )电极进行了重新设计,本文对新设计的BPM进行特征阻抗、分布电容和标定系数等参数
简要分析了国际上生产^99Mo研究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产裂变^99Mo研究堆的设计理念,经初步优化设计,分析和论证了该堆的总体设计参数,给出了^99Mo产量评估和经
通过对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工程运行仪控系统测试方法的总结和优化,对国内先进核电站的运行仪控系统测试起到指导作用。测试方法研究主要分析运行仪控系统的测试平台架构、测试
在大气颗粒物离子束分析中,质子诱发γ射线分析(PIGE)作为质子诱发X荧光发射(PIXE)的补充方法,通常用于分析轻元素。为得到外束PIGE定量分析气溶胶样品中F和Na元素的最佳实验条件
如何减小分割结果与实际地理对象间的差异,是目前高分辨遥感影像分割中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构建了一种新的对象置信度(OC)指标来衡量任意区域与地理对象间的匹配程度,进而提出了一种面向地理对象的多尺度分割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通过对影像进行过分割来构建初始种子区域集合,并确定尺度参数集合;而后,通过跟踪对象置信度指标OC的尺度间变化来指引多尺度区域合并过程,使区域合并结果逐步逼近实际
开展了掺锗石英光纤在1.0×10^-40.5Gy(Si)/s剂量率下的稳态γ辐照实验和10^6~10^9 Gy(Si)/s剂量率下的瞬态γ辐照实验。结果表明:光纤辐射感生损耗与辐照总剂量呈饱和指数关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VNi0.01合金,完全活化后,在含0.5%CO2的1.0 MPa毒化气氛中进行吸氘反应。在反应初期VNi0.01合金与纯V相比,仍保持较快的吸氘速率,随后合金吸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