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灵魂的圆明园

来源 :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枪声隐退、灰烬渐冷,冬日的暖阳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间渗透,穿越风雨繁华。
  我是不喜欢在夏日里来圆明园的,纵然有荷叶亭亭、树木葱葱,却销蚀了它本来的样子,褪去了风尘掩饰的绝美。在宁静的午后走近它,确是它最美的时候,安睡得如一个在藤椅上休息的老者。
  静静地漫步在圆明园之中,地上布满了或残缺或完整的石块,闪着遗恨的光泽,在无人理睬的角落里,静静诉说着被时光抛弃的痛楚。仅有的几根石柱依然倔强地站立着,但早已不再洁白,显得暗淡无光。褪去了照片中摄影师的刻意协调,平添了一份灰暗与沧桑。
  圆明园终究还是回归到它原本的面貌—— 一块块破碎的汉白玉。它本就属于大地,曾被赋予其他的名字后又回归平寂。凡我们所见类似圆明园的这种华丽而精致的美,都出自于人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任何对这种美的破坏,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侮辱和亵渎,都不可饶恕。
  我早就没有了初来时的兴奋和喜悦。我本是个爱笑的人,可此时,尽管身边的气氛再怎么欢愉,心中的沉重也丝毫无法褪减。也许是我太多愁善感了。但真的,每当我靠近一个石柱,哪怕是一块碎石,都分明能感到它们的荣耀和叹息。我随意捡起一块似乎都能感受到大火过后的余温。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将石面打磨得灰黑一片,但不难想象,它曾是多么地高贵和精美。透过斑驳不清的纹路,隐约折射出时光追赶中的挣扎与无奈。
  往前走,竟迎面而来一缕现代化的气息,那是大声谈笑的旅客,脖子上挂着相机,穿着艳丽的衣服,倚靠在早已失去色泽的石柱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姿势,将洋溢的笑容定格在了相片上。唯有路边的几根石柱,在见证了它的浩劫与多年的变化后,依然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默默无语。
  一瞬间,我突然感到手中石块的炽烈。
  我想要逃离。这里的历史太过厚重,而我的肩膀仍太过稚嫩,面对这种扑面而来的责任感和宿命感,我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没有了起初的悲情与感慨。
  这样惶惶地走了许久,一抬头,夕阳洒向雨果铜像,他目光严肃而忧思,如跳动在黑暗中的光点,明亮而深邃。
  我注视着它,那一刻,风从林间吹过,钻入我的心中。
  走出园门的时候,夕阳的余晖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我终究无法带走园子中哪怕最小的一块石头,但我知道,我带走了另外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将扛在我的肩头,安放在我灵魂的深处,给我激励,促我思索,涤荡我灵魂……
  点评
  历史无声,要读懂它需要有一颗诚挚而热烈的心,这颗心有时甚至是孤独与落寞的。有幸的是,在圆明园的衰草碎石间、断壁残垣里,作者与时间相遇,夕阳的余晖和林间的松风吹进了一个十七岁少年的心里,他感觉到了一种带着悲伤的美与担当。这样的感悟来源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审视的眼睛,流转为文字下细腻的描写和议论。结尾,那扛在肩头的东西与红尘忙碌的旅客所形成的对比张力。那对人类智慧的珍惜与尊重形成的厚重感,都使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未来的身影,坚毅倔强又悠远美丽。
  (指导老师:徐    勇)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棒形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在免疫检测的应用方面具有
涂层超导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卓越性能优势的功能材料。获得高性能的过渡层是制备高载流能力涂层导体线带材的基础。   本研究开展了化学溶液方法制备用于涂层超
利用BES-Ⅱ探测器分别在√s=3.773,3.650和3.6648 GeV处采集的17.3,6.5和1.0 pb-1的数据,在国际上首次测量了这三个能量点处e+e-→π+π-π0π0,K+K-π0π0,2(π+π-)π0π0,
新奇材料的发现不仅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源动力,也为医疗、纳米器件和清洁能源等技术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方案。本论文预言了一系列新奇硼碳材料,包括硼富勒烯、三维
由于光波衍射极限的存在,传统光学器件的尺寸不能做到亚波长的量级,这限制了其在纳米领域中的运用。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一种束缚于金属表面的电磁模式引起了人们
超声内镜(Endscopic Utrasonography,EUS)是一种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来实现组合诊断的应用技术,它既能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的形态,同时又可以进行实时超声扫描,对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使用无线通信业务的用户数目也在激增,从而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现有的频谱分配方案不合理,造成了频谱资源的利
中意合作的ARGO-YBJ(Astrophysical Radiation with Ground-based Ob-servatory at YangBaJing)实验位于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上。它是由工作于流光模式的单层RPC(
用激光的烧蚀作用制备纳米材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从那时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激光的特殊性能制备出用一般的物理力学或化
跟着安柏利大师学画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