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HDV怎么拍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DV,被称作“小高清”也好,“过渡产品”也罢,或甚“马上就会消失”!这样的理解正确吗?让我带您扫清迷雾,重新认识HDV,认识高清。
  
  选择高清拍摄or追求全高清指标
  
  1440×1080i、1920×1080i,从数字看差别还不小,测试图拍摄也可看到区别。实际拍摄的区别有多大就不那么简单了!拍摄物体的客观细节、焦距的准确与否、连续25帧画面的稳定如何,这些都决定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否是“高清”。指标是客观存在的,实际应用中的主观评价似乎更重要,毕竟我们不总是用它来对准测试图的。
  过渡永远是发展的桥梁,不要过河拆桥,而要大家过了河再拆桥。
  常听到的一句话,向下兼容。除VHS外,快20年了,VCD、DVD不都还在并存、兼容!720×576仍一统天下。说了半天,就两个意思:就我的视力,“小高清”和全高清的区别远非HDV和DVD的差别那么大,因此,选择高清拍摄比追求真正的高清指标更重要。
  
  高清和标清拍法一样?NO!
  
  曾经,拍电视的规矩十分严格—因为观看的屏幕小,分辨率低,应避免广角、大场景拍摄。多用近景、特写。大场景的自然风光不敢拍,室内剧似乎最合适。
  我们说,清晰度的指标是绝对的,但对清晰度的需求是相对的……
  标清时代,拍摄大景别的自然风光,往往树叶、草地都会是糊在一起的,清晰度不理想,缺少细节。相对的,当美女遇到特写镜头时却会嫌镜头太清晰,担心拍出“痘痘”。摄影师往往会使用诸如柔焦镜、柔光镜等附加镜,目的就是降低清晰度,这种境况令人尴尬。
  


  高清时代来临,这种状况改变了,不仅是指标的提升,技术更先进,摄影师能真正“向下兼容”了。大场面能拍、敢拍,让人感受到照片般清新的电视画面;特写能纤毫毕露,给人感觉“比看实物还清晰”!不同景别的镜头应用,使拍出的作品更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当然啦,拍美女特写可能就不会受到欢迎了。这不,高清摄像机的“肤色细节调整”“肤色柔化”就是为了“美容”而来的。需要我们充分去熟悉、掌握这些功能的使用。
  高清对拍摄者提出了比标清更高的要求。并非技术越先进对拍摄的要求更低了。举个例子,开汽车就比骑自行车技术要求高,遵守的规则更多。
  影像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拍摄习惯和拍摄禁忌,也改变了我们对影像的审美观。
  
  高清拍摄宝典
  
  随着HDV的普及,高清拍摄来得飞快,刚拿起摄像机的爱好者都可以直接进入高清时代。因而不但初学者要了解高清拍摄的特点,养成良好的拍摄习惯,原来在标清DV拍摄中养成随意性习惯的爱好者拍高清可能更吃不开了,还可能犯低级错误,让人觉得水平降低了。
  


  


  


  
  减法的艺术—走进高清
  高清的美已不是“朦胧美”,而是“实实在在”的美,美的东西会栩栩如生地展现,而不美的东西也会夺人眼目。
  高清在带给我们更广、更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对我们拍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来讲,就是需要认真!
  严格地说,就是需要掌握拍摄的基本要求。除了前面所述技术方面的问题外,要注意高清画面的取景。由于画面清晰度的提高,细节更丰富,任何不必要和不美的东西进入画面都会影响主题,干扰视线。因而拍高清时要避免拍标清时取景较随意的习惯,画面要简洁、优美,主题突出。照片摄影常用的一句话在这里也很有用:“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摄影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添加景物,而是去掉景物中不需要、不相干的东西,使画面更美,更能吸引人。
  2008年,许多人将从这一年认识高清,走近高清。无论什么格式,何种存储介质,高清将成为主流。老产品的换代,新手的进入,高清很快就是一个潮流,一种标准。无论哪个厂家、品牌,都正把我们带入一个清晰的世界。
其他文献
“欢庆08奥运”  ——由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08北京奥运大型文化活动。  http://zt.bjradio.com.cn/08zt/aoing/    “我的奥运”  ——亿万网友祝福北京奥运作品大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的指导下,全国190余家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网站共同主办。  http://news
期刊
别样奥运趣味故事    奥运来了,眼看着赛事马上就要热播,在欣赏激烈比赛竞争的同时也别忘轻松一下,看看小动画怎么表现奥运体育项目的起源与发展中的趣味往事、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以及奥运史上的经典故事。《爱电影》栏目组联合多家影视动画单位,共同打造出一个关于奥运的趣话故事集锦——系列动画片《奥运大趣画》。  尽管参与的各个团队风格各异,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设定好的角色中配合默契,也尽情展现了每一个
期刊
张讯捷(本刊记者,以下简称张):为什么选择SONY PMW-EX1作为拍摄用机?  肖桑(导演,以下简称肖):巧合吧,纯巧合,制片刚找到一款EX机,就选它了。  张:SONY PMW-EX1独特的外观设计,手感和操控性如何?  肖:大部分功能键你都能在机身上方便的找到并使用,与专业摄影机不同的是其体积非常小,无论手持或架机拍摄,其性能却不逊色于任何一款机型。  张:SONY PMW-EX1具有多种
期刊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属于运动员,它更属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全方位展示奥运,以另类视角看奥运。奥运的元素渲染着我们的生活、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奥运大环境下,你的生活怎会一成不变?!      2008年5月4日开始,随着奥运圣火在中国境内各大城市进行传递,本着“传递圣火、传递友谊”的宗旨,央视网星播客倾力举办了“圣火过我家”DV大赛。大赛受到众多热心网友的青睐与支持,DV作品征集展播正式启动以来,截至
期刊
类型:艺术片  时长:6分  前后期设备:DVCpro摄像机、监视器、道具、化妆器具、苹果电脑、PC机、扫描仪、拷贝灯  完成时间:2005年     动手前的游思    对于认识自我而言,我的意识里是不完全的,有时能够到达很深很广阔的地方,有时又是不着边际的。我相信,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认识自己。当然,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既在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你我无法达到的境界,当你只触及到它的冰
期刊
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冰雪覆盖的大地,飞流直下的冰川,云遮雾罩的雪峰,海中漂泊的冰山,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海豹,随波逐浪的海豚,身姿矫健的贼鸥,还有数十万只企鹅相聚一处的恢宏阵势……这一切,似梦非梦。直到今天,若没有这些留存的影像——180多个反转片、20多G的数码照片、6盘摄像带……我仿佛好像还在梦里,是的,南极,我终于踏上了那片纯净的土地。      ●作者简介  孙晋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
期刊
奥运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第一次有机会在家门口亲近奥运,这一百年盛世不留下视频影像记录会成为非常遗憾的事情。DV、数码相机、手机这些拍摄工具,相信去观看比赛的朋友至少会带上一个,究竟选择什么样的DV适合你带去奥运赛场?究竟什么样的DV能让你拍出满意的效果?又或者你可能在拍摄中遇到些什么问题?这篇文章会给你作一些提示。    奥运DV拍摄小贴士  Q:请问普通摄像机能带入奥运场馆吗? 
期刊
我们的栏目总是在说着一些与拍摄无关的东西,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本栏目就是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去说的,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则是:朋友们放下杂志,关掉DVD机抄起家伙,投身广阔天地。今日开拍,拍摄基础入门栏目。    专栏作者:老村长  十五年来倾心影像摄制,强悍地喜欢跟影像有关的所有东西,习惯什么活儿都干,软硬件通玩。身份变化无常,摄像师、摄影师、记者、编辑、独立撰稿人、大学教师。标准一影像村民。  
期刊
我自己的体会,要使用带板卡的非编产品,主要应考虑以下三点。  1.软件的易用性和功能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2.软件和板卡使用中的稳定性;  3.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保障是否可靠和强大。    非编也接触了不少年,但主要是摸索而已,很少真正干活。曾经用过某品牌的X100板卡,功能还不错,但售后服务跟不上,反反复复老出现问题,把我折腾得够呛,经销商也无法解决,只能把板卡处理,主机变为他用。最后还是回
期刊
奥运会四年一次,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更是千载难逢的一次盛世,除了现场观看,大家更想为以后留下更多的精彩回忆,那么去现场看比赛留下的照片怎么办?放在相册里珍藏?还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用视频的方式制作编辑吧!  精彩影像带着感动永恒在眼前涌现!    图片的选择和修改    针对奥运会这样体育赛事为主的盛会,我们选择图片的要求主要以现场感强烈的图片为主,这部分图片可能要占很大的比例;其次就是场馆的大体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