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案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w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摘要患者孟某某,男,69岁,既往高血压5年.2001年10月7日大量饮酒后突发眩晕站立不稳,伴头痛、恶心呕吐.在外院做头部CT未见异常,对症治疗病情未见缓解,并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次日来我院做头部MRI提示:右侧小脑梗死、脑干梗死.急诊以"中风"为诊断收入我病区.入院时血压:200/120mmHg,意识清楚,构音不良,无失语,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力V级,右侧共济失调,左侧浅感觉减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入院中医诊断:中风(风痰上扰);西医诊断:脑梗死(Wallenberg综合征).中医治以平肝熄风、豁痰通络之法,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针刺取穴:太冲、足三里、丰隆、曲池、百会、颊车、地仓.西医治以降低颅压、血压,营养神经细胞对症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周后,患者无明显眩晕,站立时向右倾斜,在家属扶持下尚能行走.但仍然不能进食,无法拔掉鼻饲管,且构音不清,右侧咽反射及下颌反射消失,右侧掌颌反射阴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提出电荷平衡式A/D转换器通用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其相应传递函数,重点分析了非理想情况下定时及积分环节引起的非线性误差特点及其物理原因.然后从算法及测试方法方
在物理冶金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建立了Q235低碳钢的静态再结晶及晶粒长大模型,模型计算和实验所测结果相吻合.压缩实验为双道次压缩,实验条件为:变形速率0.5~2.0
介绍了阻燃聚酰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重点总结了适用于聚酰胺阻燃的各类阻燃体系,包括阻燃剂、阻燃效果和作用机理,并重点介绍了阻燃聚酰胺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一种非定常速比活齿传动的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方便地构造各种用以实现从匀速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到非匀速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该原理的提出是对已有的活齿
首先说明现有的输电网络建模方法因为没有考虑到配电网络的特殊结构和配电应用软件的具体要求,所以不宜直接用于配电管理系统;然后提出适合于配电网的网络建模方法和数据库设计
以远红外加热方式制备了连续芳纶纤维预浸胶带,并与工艺成熟的电加热方式制备的预浸带及相应的复合材料性能作比较,确定了远红外加热预浸胶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加热(炉
利用三维动态有限元模拟计算复合材料层板的低速冲击损伤的过程.采用了基体开裂判据和分层扩展判据,分类考虑不同的损伤形式.通过修正损伤铺层材料的常数来模拟层板损伤所造成的
用紫外光(UV光)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对影响反应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接枝皂化产物进行了吸水性试验;用I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对
对属于铁电体的热释电体从德文希尔热力学理论模型出发,导出了热释电系数和自发极化强度的关系P/χ=PS/C,测量了LUTGS晶体的p/χ和PS/C分别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发现两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仍有差异
经外奇穴是指未包括在十四经穴之中,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的一类穴位.同时,一些特殊的经穴组合成固定的配伍,亦称之为经外奇穴.经外奇穴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