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意义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大约20年前,美国著名海岸地质学家肯尼特(J.Kennett)称,南极是世界气候变化的驱动地。最近北极研究的资料证明,北极地区也是整个世界特别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策源地。因此,肯尼特的话可能只说对了一半。当然,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
其他文献
<正>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与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上有70%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近9亿人口遭受沙漠化的危害,全球有1/4的陆地面积受到沙漠化的威胁,由于沙漠化所造
作为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科研条件,素有教育教学改革的传统,特别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校坚
<正> 月球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天体。世界上不分肤色、种族都有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千百年来,古代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对它进行了无数次的肉眼观测,研究它的形貌和运行规律
人类社会要健康发展,就需要针对各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不断研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迄今,很多疾病,如癌症、艾滋病、老年性痴呆症等仍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不断开发新药
因特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变化,网络已经开始从提供数据处理和通讯的传统业务向提供数据服务的新兴方向过渡。人们开始意识到,将企业内部封闭的专网向
国学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大致可分为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两大部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一样,有着明显的社会性和民族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密不可
<正> 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矛盾是科学知识的合理性与文化的非理性之间的矛盾,而科学知识又如此广泛地应用于文化中。科学的有益潜力和洞察力在20世纪经常被忽视或误用。如果一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微型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s & mechanics system,MEMS)和微型光机电系统(micro optical electronics&mechanics system,MOEMS)为代
<正> 1950年代,美国海军实验室(NRL)发射了第一枚V2火箭,第一次真正揭开了太阳的远紫外(EUV)光谱,并取得了EUV影响地球高层大气的观测证据。之后,世界各国相继发射了大量火箭
鲁迅曾在《而已集&#183;革命时代的文学》中明确表示:&#39;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39;可见他对自己所掌握的地质矿物学方面的知识,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