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 62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颌垫式局部可摘义齿,观察组予以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修复1、3、6个月咀嚼效率。结果观察组生理情况良好率、义齿稳定情况良好率、美观性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6.613、7.631, P=0.015、0.010、0.006<0.05)。观察组患者修复1、3、6个月咀嚼效率分别为(85.56±6.31)%、(88.87±4.37)%、(93.57±4.15)%,均高于对照组的(79.85±6.31)%、(85.95±5.37)%、(90.54±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2.348、2.656, P=0.001、0.022、0.010<0.05)。观察组D0率54.84%、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良好率77.42%高于对照组的29.03%、45.16%, DⅡ率16.13%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6.798、7.381, P=0.039、0.009、0.007<0.05)。结论在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中予以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能够提高咀嚼效率和修复效果,改善关节下颌功能,该治疗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