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

来源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ept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并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做为为我国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教育机构,必须构建完善且科学的教学体系,确保其发展协调。然而,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存在中高职衔接问题,即高职教育生源紧张,而中职生很难升入高职院校,进而限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
  作者简介:孙爽,女,天津人,天津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升学衔接问题。
  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这两个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属于同一类型,但是其教育的层次与阶段存在差别,且两者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模式与社会结构的转变让我国职业类院校面临新的挑战,其教育目标从就业率转变为就业质量。若想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保证中高职教育系统化,可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我国中高职教育存在衔接问题。
  首先,中职生晋升积极性低。2011年《职业技术教育》指出我国职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例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多为技术要求低的一线员工,综合能力低下且晋升能力低,从而打消了中职生晋升的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生源紧张。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都出现了高等院校招生困难的现象。例如,2012年高等院校因生源问题将录取分数线降至180分却依旧无法完成相应的招生计划。根据相应数据显示,山东省在2012年落空的职业招生计划约为5万个。而河北省自2009年来,高等院校招生数量连创新低。最后,职业教育系统不健全。中职教育同高职教育存在层次的区别,因此其教育内容与教学目标也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其理论知识。但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两个独立的体系,缺少相应的衔接,因此中职技术型人才很难再次进修,可见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2 我国中高职衔接问题的成因
  为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我国自上个世纪就展开了对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得出我国中高职存在衔接问题的以下成因。
  第一,中高职教育目标不衔接。现阶段,我国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其教育目标存在重合,且未考虑到教育教学的递进性。此外,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许多中职学校都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导致中职学生因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无法适应高职教学的教学内容。
  第二,招生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有5种中高职衔接途径,即3+2模式、对口招生模式、自学考试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以及函授等。而中高职院校的生源多为高中生,其对口招生的数量只占所有招生数量的5%。此外,中职生虽然可通过3+2模式以及五年一贯制模式上升到高职院校学习,但晋升数量很少,从而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度。
  第三,职业教育教材脱节。我国中高职专业教材的系统性不高,而文化课程教材两者又存在脱节问题,且高职教育的教材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相近,其专业性与职业性较低,从而造成了中高职教育教材不衔接的现象。
  第四,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脱节。现阶段,我国中高职院校因其教育系统的独立性而独自发展,又因其教育性质相同其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重复与冲突问题。例如,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重复,非专业教学内容不衔接,还有一些中职院校自主删除了一下非专业的教学内容,加深了职业教材课程脱节的情况。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为课程链接,若无法实现这一点,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可谓岌岌可危。
  3 我国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对策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中高职衔接不但能够减缓高职院校的生源压力,还提升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并利于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因此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如何解决我国中高职衔接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首要问题,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中高职衔接渠道,开展一体化教学体系,职业教育才能达成其教学目标。
  第一,制定中职生名额指标。中国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很难为学生提供晋升渠道,且经过学习之后,多数中职生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期望能够继续进修。因此,高职院校若能够招收成绩良好的中职生,不但可以提升其社会竞争能力,还可提升自身生源质量,从而为我国输送高级技术型人才。所以,我国高等院校在制定自主招生名额时应制定一定比例的中职生名额,其比例约为40%左右。同时,为鼓励中职生进修,提高高职院校对中职生的吸引力,高职院校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例如免试升学政策,这种政策的性质同普通高校的保送相似。例如,凡是获得过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的前三名的中职生可直接升入本省高职院校继续进修。
  第二,强化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性。现阶段,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未曾考虑过中职生的情况,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中职生不得不进行重复学习。因此,中高职院校需明确自身定位,而高职院校要以中职院校的教育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教育任务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使得专业课程呈现一体化,从不同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强化中高职教育的链接性。
  第三,明确中高职人才的培养层次。中高职教育因教育性质相同,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似,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对此,中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系统规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自身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完成的标准。中高职院校可设立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此证明学生职业能力的等级,中职生只有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才可获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王玲,周志刚.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
  2 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07)
  3 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4 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
  (责任编辑 陶明莉)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新教材?本文从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实质、准确把握新教材精髓等方面进行阐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教材;创造性;使用  作者简介:覃保钢(1973-),广西河池东兰县人,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县城中学数学教师(中教一级)。  1 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实质  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把握精神实质,探研适宜新教材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大潮中,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植入每个教育者的大脑中,语文作为一门在日常生活被广泛应用的基础学科,若要让学生将语文的学习从单调枯燥的朗读背诵变为具有知性美、趣味性的积极索取,那么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将成为走出应试教育的有力途径。我工作的学校属于南开区的初中大头校,学生成绩普遍偏低,针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多科目的教学中都会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它也能够良好的发挥功效。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力得到锤炼,这些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步实现。本文将从多方面分别谈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  关键词: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1.1 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及内容上的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颇多。本文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中等职业教育  1 中等职业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数学基础差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现在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
期刊
摘 要:“三位一体”即课堂教学、时政教育和社会实践;一体即指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由教师卫星化时期转移到非卫星化时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围绕实践环节进行。通过课堂教学、时政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应变能力,使
期刊
1 运用爱的力量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促成学生人格的形成。我们只有用心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高情商的语文教师能创造性地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传递认知信息和交流情感信息,确保师生知情系统的交互 作用,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得到更好的开发
期刊
摘 要: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而且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正在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西方礼仪;教育;自主德育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礼仪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正如意大利社会公共学家皮里亚诺所说:“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下基于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介绍工作目标的设立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服务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工作目标管理;应用方法;成效  根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逐步建立起“重点发展中职教育、积极发展高职教育、适当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的三级分流模式,从我国目前用工市场需求来看,中等层次人才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深化,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高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困难,急需进行改革。本文试图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解决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重视物理知识的灌输向重视学习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良好的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就是用人类文化去熏陶学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没有触动学生的灵魂。只有师生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我们才能奏响教育的最美和弦。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为本;语文素养  何谓“高效语文课堂”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