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交通的竞争者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rbnb和Uber算是共享经济领域的双子星,而且反差巨大:Airbnb和它的创始人一样温和善意,而Uber和它的创始人一样追求效率咄咄逼人。
  因此观察这两个领域时,一个问题会冒出来:Uber的竞争对手Lyft气质和Airbnb更接近,但为什么Lyft没能更多赢得用户的心?
  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理由是,Airbnb是让陌生人敞开家门和心扉的一门生意,而打车却不然。人们已习惯了面无表情地坐进出租车,只要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到达目的地就好了。因此,到共享打车服务上,用户依然会挑选那些价格更低更快叫到车的品牌。
  这样的理由带来的结论是:Airbnb的品牌是其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优先级一定高于其他;而对于Uber和Lyft这样的共享打车服务,效率优先级更高,品牌价值倒在其次了。
  当然Uber最近经历的一切让这个结论的后半部分开始存疑,话不能说得太满。但退一步说,如果Uber在追求效率的路上更有节制一些,那么品牌对Uber永远不会是大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思考始于我和一个西雅图姑娘的聊天。她的名字是Jessie,一个西雅图房地产中介。她的工作需要她每周大量时间都在城市中穿梭。
  她可以算是美国大城市中那种典型年轻人:她有自己的车,但很少开进西雅图市区;她觉得骑自行车更酷,因此经常带上安全帽骑着她的自行车通勤。
  在需要清清爽爽去见客户时,她说自己通常不会选择Uber和Lyft,而是宝马的ReachNow服务:这个服务能让她像打Uber一样预约一辆宝马,所不同的是,开车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别人。当然,这个服务一个小时20美元封顶的价格的确也还颇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Jessie还经常坐公交车。
  关于西雅图公交系统的一点点背景是,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的老家就在西雅图市中心。随着这个公司的快速扩张,西雅图也吸引来了其他技术公司开设分部,例如Google、Facebook、腾讯和亚马逊。工程师和大量相关工作岗位吸引来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城市,以至于西雅图市政府不得不在这几年间激进地增加许多条公交线,以满足这些年轻公司人的通勤需求。
  所有这些,让一个一直存在、但被我忽略的事实浮现出来:出行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往往是一系列的组合方案。当城市越大、越复杂、越现代化,这套组合方案就越不是唯一的。这就像十几年前从北京的东城到南城大多数人都只能倒公交,而现在,人们可能会选择滴滴出行,但也可能在堵车高峰的時候选择坐地铁。
  未来的城市是否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亚洲,巨型城市已经是个事实;在美国,几十年前有人们搬离城市住往郊区的趋势,但现在回到城市的这个趋势又开始出现,旧金山、西雅图这些城市在以惊人的速度大兴土木。而德国的一个朋友和我说,在欧洲这样的趋势也在出现,起码在德国是这样。
  技术也正在加快这样的选择多样性。共享打车服务本来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个创新;而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Hyperloop、甚至伊隆·马斯克异想天开的地下高速交通线也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将这种选择多样性变得更加丰富。
  这样想来,即使Uber没有出那么多幺蛾子,它对自己品牌的忽视长远看来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可以替代它的不仅仅是Lyft或者滴滴出行,还有其他交通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在政府推动技术加持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还是像共享单车或者ReachNow这样的创新者。
  除此之外,有野心的创新企业们,也许会越来越在“出行组合方案”上寻找机会。
  一个例子也许是滴滴出行对ofo的投资和控制;另外一个例子也许是,宝马旗下的ReachNow除了提供分时共享宝马服务之外,也开始试水在一个App中就能有车辆长租、共享打车(不过打到的车辆只能是宝马)的服务。他们觉得,一定会有一个人群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会像此前喜欢宝马汽车的品牌一样,成为宝马给出组合出行方案的忠实用户。
其他文献
来自印度的Vyom Vats如愿以偿进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数据分析的硕士学位,这都要归功于Prodigy Finance。“如果没有Prodigy Finance那么便利的贷款,我根本没机会来这里读书。我未来会从这段学习中收获很多,在技术专业获得一个硕士学位在未来的职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Vat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Prodigy Finance主要面向像Vats这样来自新兴市场的国际学
期刊
威尼斯正在想办法将游客赶走。作为意大利著名的水上旅游城市,威尼斯每年要接待超过2000万人次的游客,但它的本地居民只有5.5万人。在60年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2万,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其常住人口将越来越少。  为了减少已经稀少的本地居民进一步边缘化,防止这座城市变成“迪士尼乐园”,威尼斯政府在今年6月颁布了一道禁令,禁止在当地那些著名的历史风情区域附近新建酒店。同时,它还颁布了水上巴
期刊
8月16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中,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连续7年蝉联最宜居城市的冠军。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介绍,本次评比共选取了近140个城市,评比主要采用了打分机制。满分为100,打分基于城市的稳定、医疗、文化、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第1名的墨尔本得到了97.5分,而奥地利的维也纳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分别以0.1分和0.2分之差紧随其后位列第2和第3名。
期刊
因对白人至上主义者于近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引发的的暴力活动态度模糊,美国总统特朗普受到了许多人的声讨。英特尔CEO布莱恩·柯再奇、安德玛CEO凯文·普兰克等8位美国公司的CEO也因此先后宣布退出特朗普的制造业顾问委员会。以下是柯再奇宣布退出的公開信:  “我辞职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关注,我们分裂的政治气候正对关键问题造成严重伤害,包括解决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严重问题。  “我们应该尊重,而不是攻击那些勇于为
期刊
9月6日,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辞职了,他将退出美联储的决策理事会。其实,现在离这个经济学家明年年初任期结束只有8个多月了,为什么费希尔会在现在辞职?这总让人觉得有点不正常。起码从年龄上说,费希尔并不算很老,虽然他看起来有90多岁,但实际只有71岁—对于一个经济学者兼政策决策者来说,这还不算很老。  费希尔不是一般人。如果说从美联储的决策理事会中挑一个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物,大概也只有
期刊
8月18日起至8月26日的连续两个周末,新加坡在全城范围内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仲夏夜空”灯光装置艺术节。  “仲夏夜空”是新加坡从2007年起每年夏天都会举办的大型夜间艺术节,是新加坡国家艺术馆举办的年度最大盛事。  今年是仲夏夜空艺术节推出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庆祝10周年的到来,主办方特意将今年的主题命名为“10 Magical Years”,并邀请往年在艺术节中表演的10个团体再次亮相,包括201
期刊
司法部长杰夫·赛申斯(Jeff Sessions)企图用垃圾经济学来证明特朗普针对移民的残酷行为的合理性,这件事很严重吗?  这绝不是主要问题。特朗普取消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计划(DACA)的决定,是不道德的。80万DACA的受益者,即所谓的“梦想家”并没有错;他们非法来到美国,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因为他们当时还是孩子。  现有的数据全都表明,他们是美国人口中的榜样群体:勤奋上进的年轻人,许多人通过接
期刊
8月18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宣布,白宫首席战略师、总统首席顾问斯蒂芬·班农离职。班农是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功臣,持右翼立场,曾自称“经济民族主义者”,他注重“美国优先”,反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班农的影响在短期内或许不会消失。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我将离开白宫,我也将为了打击特朗普在国会山、媒体和美国企业界的反对者而开战。”  Vishal Sikka  8月18日,Vishal Sikka
期刊
500万元,这是音频课程“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上线第一天后公布的销售额。  这个售价198元、总播放次数超过5000万的音频课程,是米果文化开发的第一个线上付费知识服务课程,如今已经成为知识付费的“标杆IP”。“教你如何好好说话”的课程内容从情感生活和职场话术两个方面,吸引了很多即将步入职场和初入职场的人,而从“好好说话”课程中筛选出来的“好好说话·升职加薪”“职场生存指南”等话题也各自打包单
期刊
在我供职的这个杂志社中,男性几乎成了稀有动物,甚至比我十几年前在大学就读新闻系的状况更为严重。我也曾和一些人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以后我恐怕会更谨慎一些。  8月5日,Google工程师James Damore在公司内网上发布了一份长达10页的内部备忘录,认为Google没有必要因为员工多元化计划,而让公司50%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由女性组成,生理上的差异决定了女性无法像技术行业的其他男性一样获得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