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镇痛方法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比较

来源 :实用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r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静脉自控镇痛;Ⅱ组为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Ⅲ组为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静脉自控镇痛相结合,观察术后镇痛效果、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 Ⅲ组术后VAS评分较Ⅰ、Ⅱ组平稳.Ⅲ组PCA按压次数与用药剂量均少于Ⅰ组.Ⅱ组镇静较Ⅰ、Ⅲ组浅,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Ⅰ、Ⅲ组.结论 下肢骨科手术硬膜外单次小剂量吗啡结合静脉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静脉自控镇痛及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及休克、伴随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等临床极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izations
面部注射填充术的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效果好,受到越来越多求美者和整形外科医师的青睐.这种手术通常被认为是风险小、安全性高的微创手术,常见并发症包括注射反应、隆起与
目的 分析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本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470例.分为C1组:经颈椎间盘突出的关节突和横突注药并银质针导热治疗;C2组:银质针导热治
期刊
1 概述rn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一条7次跨膜的单链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量40 KDa,是蛋白酶激活受体超家族四成员之一(PAR-1、PAR-2、PAR-3、
患者女性75岁,肝区疼痛半年,检查确诊为晚期肝癌,已失去手术时机.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行硬膜外亚甲蓝镇痛治疗.患者取右侧卧位,选T8~9.为穿刺点.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
睑黄瘤属于皮肤黄色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发生于眼睑皮肤的淡黄色柔软扁平疣状皮肤肿块,一般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1994年,R Bergman等在早期的流
目的 观察3种镇痛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肛肠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效果,寻求更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 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通过抑制TLR4/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发挥抗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诱导的SW1353细胞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用.
目的 分析自拟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足下肢骨折贫血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共选择88例该院就诊的足下肢骨折贫血患者,处理为样本组44例,以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