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育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專家曾说过,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影响最早、最深、最强、最频繁。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育的价值体现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坚强父母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怯懦,善良的父母会教会孩子懂得悲天悯人,冷静镇定的父母会教会孩子坚韧不拔……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短暂的活动过程中,享受亲子之间的天伦之乐,并获得能力的培养。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这时的孩子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合作意识逐渐增强……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有意的开展了各项亲子活动,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了家长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之大;探讨了如何更好的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通过和家长的互动、交流讨论,总结了一些有利于我班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方法,获得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一、亲子活动的组织方法
  1.以家委会为平台,发挥班级家长会的作用
  通过与家长代表的协商、交流,确定了以家园合作共育,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为活动主要目标的一系列亲子活动,并一一实行。如“踏青摘草莓”、“郊外烧烤”比赛”等等。由家长代表在家长会中通知,进行有条理的报名、统计、收费、活动组织等一系列步骤,力争每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
  2.以点带面,相互交流,借鉴较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如今家长工作繁忙,个别家长陪孩子的时间甚至不及在工作上所花费的,更别提教育了,而有些家长则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家长和家长之间缺少交流,在幼儿园总是擦肩而过,我们老师就要利用这一资源,在亲子活动中,让这些家长把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与其他家长分享,通过实例来促动那些对家庭教育不重视或缺乏熟悉的家长。
  二、亲子活动中家长行为的表现的教育体现
  1.父母陪孩子做感兴趣的事,给孩子正确引导和浓浓的亲情。
  看动画片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每次观看都显得异常兴奋,但有时却能听到孩子们抱怨:“爸爸妈妈不喜欢看动画片,也不陪我看。”事实上,家长很多时候是觉得孩子太沉溺与此,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其实家长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偶尔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还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于是本学期初,和家长商榷后组织了去万达看电影《功夫熊猫》。孩子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甚是兴奋。在观影过程中,父母们也和孩子一样乐情节所乐,悲情节所悲。观影后,聪明的父母会抓住任何时机和孩子交流,问问孩子有什么收获,从中学到什么。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可以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快乐中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2.父母给孩子一些帮助和鼓励,锻炼孩子胆量。
  孩子们有自己的伙伴群体,在与伙伴的相处中,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着自己的社交能力。可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似乎很胆怯,不合群,常常只能一个人玩,这样长久发展下去就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阴影。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帮助,鼓励他们去大胆交往,帮助孩子愉快地和同伴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这是父母必须要关系也必须做到的重点。佳佳小朋友,内向,不爱说话。别的孩子来幼儿园成群结队地玩耍,她却总喜欢一个人站在老师身边看他们玩。在亲子游中,其他孩子满心欢喜的采摘橘子,她却一个人默默的跟在妈妈身边。这时候,佳佳妈妈不断在她耳边鼓励她,只见孩子移动脚步,靠近伙伴们,轻声的问道:“我能和你们一起摘吗?”其他孩子也高兴的点头应和,很快,孩子们沉浸在亲子游的乐趣中了。
  是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相处吗?不是,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孩子还是很渴望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而妈妈的鼓励给了孩子很大的动力,让孩子迈出勇敢的一步。当第一块坚冰打破之后,你就不用担心地踮着脚尖张望了。
  例如家长开放日中,我请一名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孩子不敢,支支吾吾地不知所措,这时候孩子的妈妈却在一边责备道:“快站起来啊,怎么这么没用!”满是责备的口吻。这时候的孩子表现的更紧张了,索性哭了起来。我急忙安慰孩子,引导他大胆的开口回答,并给予了鼓励,孩子总算得到安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孩子表现不佳,需要父母鼓励的时候父母没能及时给予,反之满是责备、不满的话,就会让孩子变得更胆怯,表现能力自然越来越差。很多能力不是天生的,父母的帮助能让孩子一点一点成功。所以父母的鼓励和帮助,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
  3.父母提供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肯定自我。
  毛毛是个文静的孩子,平时不善于表达,妈妈在和我沟通的时候,希望能通过亲子游活动,给她个锻炼的机会。于是周末组织了郊外烧烤。想借此机会,锻炼她的胆量,从而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培养其自信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别的孩子都坐等着,而毛毛妈妈让她参与准备食材,给大家倒饮料,递工具,帮助大家一起烧烤,给了孩子足够的表现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毛毛妈妈还鼓励孩子主动向别人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这次亲子活动以后,我发现毛毛有了明显的变化,主动和老师、同伴们交流,
  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潜移默化的发展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能大胆的进行交流,逐步消除了幼儿在与人交往中的胆怯心理,并从中不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4.父母时刻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在自然中接受教育。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于是,我们将环境创设的空间扩展到大自然中,组织去农村大棚摘草莓。
  在摘草莓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其他大棚里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朵朵的妈妈则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问朵朵大棚里的是什么?让孩子大胆去观察、探索,鼓励孩子去摸一摸、闻一闻。我想教育活动的空间不仅要在固定地幼儿园内,要充分的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接受适合他的教育,同时也让家长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是教育。
  5.父母给予孩子认同和肯定,给幼儿品质形成带来正面影响。
  我们常常在亲子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热情表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有人看着他,希望自己是亲人视线的焦点。他们想让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出色,想得到父母的表扬和肯定。父母鼓励的目光是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也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而这也正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目的之一。
  我们班很多孩子都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因此,我专门组织了一次表演,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表演比赛来表现自己。在孩子们的表演中,家长们和孩子们不是发出赞叹的话语。这让孩子们很是欣喜。
  得到正确肯定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心,父母应该常常肯定孩子的表现,摸摸头,亲亲小脸蛋,说说“你真棒”……让孩子心里产生荣誉感、责任心,从而更努力向上。
  激励孩子的努力,莫过于给予一个适时强而有力的肯定。这对幼儿自信的社会品质起着重大作用。家长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教育孩子,从小为其播下自信的种子,鼓励和肯定给了孩子信心和能力,可以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它是内发而且有生命力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好结实的基础。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家长的教育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归结几点为:
  1.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这就是感情的交流、正面的回馈,给孩子一种感情、一种认可、一种鼓励的做法,这才是让孩子长大的时候需要的一种父母亲应有的态度。
  2.多信任、多放权,少严管、少施压。
  太多的管教,会让孩子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找不到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3.多做、少说。
  一定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可以来看一个问题。
  随着孩子慢慢地成长,在社会生活中接触范围的扩大,他的性格逐渐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尊重遗传的性格特点,在接纳的基础上相互影响。让孩子做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大家对“失败是成功之母”已耳熟能详,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逆商尤為重要,但另外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奉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的理念。为什么有无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就是因为游戏设计者抓住了用户对成就感的迷恋。那我们的教学设计为何不借鉴这一做法呢?许多后进生放弃了英语,就因为屡战屡败,只有无尽的挫败感,而缺乏成就感的必要刺激。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这一理念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有时由于教育不得法,常常使他们失去自信和尊严,对班集体的进步构成阻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特殊学生,是班主任的义务和职责。著名的心理学木桶定律说,一个有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班级管理提高的某一个关键环节,把
期刊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静下心来倾听,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同伴之
期刊
孤独症是一个全世界面临的巨大儿童健康问题,迄今缺乏特异的诊疗指标,康复训练是唯一的主要手段,且相关研究不足,专业干预机构不足,教育介入滞后等问题,是困扰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一大难题。孤独症儿童,他们的世界我们不懂,孩子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为什么大笑?为什么大哭?为什么大喊?为什么摔东西?为什么耍脾气?许多个为什么缠绕着我们特教工作者的心。  孤独症儿童虽然很难听懂教师的指令,无法沟通
期刊
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代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想象是思维的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象力与学生的作文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
期刊
暗示,“非语言信号”,主要是指教师用微笑的目光及一些肢体语言等来暗示学生,从而达到引导教育学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暗示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中怎样运用暗示呢?下面是我平时的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运用微笑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应该在进入课堂的一瞬间,把任何烦恼忧虑都搁在门外,微笑着精神抖擞地进入课堂。”我每天带着微笑进入教室,在讲课的时候保持适当的微笑
期刊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成培訓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企业实践。  在我下企业的这段时间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了我在办公室、会议室经常听到的话题,到底什么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引发了我的好奇。怀揣着感恩,抱着对新知识的渴求,
期刊
常听语文老师慨叹“教语文难 ,教作文更难!”,的确,要教会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是件艰难的事情。因为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识字、遣词造句、语法、语感、语言积累等诸多方面。老师说得再好,写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许多学生怕作文,抓起笔来或无话可写,或有話写不出,于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甚至一字不漏地抄袭。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改作文,
期刊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心勤管,把控全局  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必须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只要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  “明者睹未萌”,一个高明的班主任,不能只呆在教室、办公室,应当深入学生当中,常到教室看看,常找学生谈谈,并通过日记、周记、家访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需求、理想追求,做到对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过去四十年的飞速提升,国民消费水平水涨船高。服装作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高。同时,从事服装行业的制造、销售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企业数量日趋增多。恒宝公司作为一家一站式的服装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活跃于大中华区以及南亚地区,主要业务包括OEM、ODM 和 OBM,企业除了为客户提供服装原材料及半成品,还有产品设计及开发、生产管理、商品销售、质量控制、风险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