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作用 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连办六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但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产业合作,必须创建更好的推动机制和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应加强相应的展品类别设置、展商邀请、专业观众组织等改革,搭建更好的产业合作论坛,建立日常贸易数据库等,达到产业合作与博览会互利共赢。
  关键词:中国;东盟;中国—东盟博览会;产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 F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494(2010)06-0071-04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各国之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已成功连办六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十分必要和迫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营造合作双赢氛围,南博会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有利于实现该区域经济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合作各方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和东盟各国全面的产业合作是各方共同的要求,必要而且可行。
  (一)产业合作是世界自贸区成功的重要经验。欧盟以及北美自贸区的经验表明,只有很好利用自贸区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良好机遇,进行要素重整,进行产业重新布局,贸易创造效应才能最大化,自贸区的效果才能更好,自贸区才能为企业和民众接受。中国—东盟自贸区也不例外。应该把本国自身的产业建设和发展与区域产业合作和发展结合起来。
  (二)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和东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只有进行产业合作,借助外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重组和改造,才能充分利用统一大市场带来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自贸区才能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推进本地区产业合作是区内各国企业扩大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未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有赖于这种合作关系的深化和合作层次的提升。
  (三)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现状要求产业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产业结构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作平台,加快产业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完善市场,避免恶性竞争,实行双赢或多赢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降低我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亚洲需要加强合作形成新型的产业合作模式。从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经贸关系和经济结构看,中国与东盟应当成为相互首选的合作伙伴。传统的亚洲雁阵的 V 型模式正在逐步向 W 型模式转变,即向国际分工和产业循环的复合网络型结构转变,而新型的产业内合作、产业链合作正在中国与东盟间兴起。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成效与经验
  
  (一)为多边经济贸易提供了商机。中国—东盟博览会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唯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国际经贸盛会,也是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中国举办的盛会。自2004年11月举行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六届。本着“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的宗旨,开展了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以2009年8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投资协议》为标志,多方已经搭建出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舞台。六年来,11个国家的企业通过博览会享受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商机和利益。东盟国家在博览会上的展位比例不断提高,贸易配对服务不断深化。目前,东盟企业参展行业集中在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农用生产资料、家具、珠宝玉器、工艺品、棕榈油及制品、矿产品等,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来采购,极大提高了东盟国家企业的影响力。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设展位3300个,其中东盟10国展位数1154个,占总展位数的35%。参展企业2100家,参展参会客商3.6538万人,商务峰会参会代表1400人。累计交易总额15.97亿美元,其中机械设备6.3亿美元,电子电器1.7亿美元,建材家居1.1亿美元,食品农产品3.6亿美元,轻工工艺1.2亿美元。以青岛为例,该地对天然橡胶进口的需求每年要占全国的四分之一,95%以上从东盟进口。通过南博会,他们与印尼、泰国、越南的天然橡胶出口商建立了密切联系,贸易额不断增大。
  (二)架设了产业合作的信息天桥。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社会。但这些信息鱼目混珠、虚实难辨,如何保障信息准确真实可靠,是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南博会就很好地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企业与商务人士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南博会是11国政府共办由各国商务部领导的国际性机构,政治性强,管理先进,程序严格,工作严密,可以确保所发布的每一条信息资源真实可靠,值得信赖。其次,南博会邀请展商、组织专业观众以及通过上千万企业数据库而精心组织的贸易合作配对,为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带来了丰富的商贸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给各国参展商提供了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协商机会,为中国与东盟的企业间进行产业相互合作提供交流机会和最新、最及时的信息,也为中国与东盟相互开展产业贸易、吸收产业投资、引进产业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布局、打造全新产业链进行沟通和协商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我国山东一家橡胶加工企业在南博会获得了印尼的橡胶生产商的合同,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了橡胶供货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稳定了生产,降低了交易费用;而印尼的橡胶生产商也得以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了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持续出口带来丰厚的利润,为当地贫困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很多失业人员因此有了工作,改善了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吸引了内外投资。中国与东盟的产业既有互补又有竞争,双方既有合作的愿望又提防对方暗中较量。农业,东盟巩固其在热带产品和水稻作物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则突显其在农业组织和农业技术上的优势。工业,东盟老成员表现了在企业组织和企业机制方面有优势,中国则在钢铁、家电等方面显现优势。服务业,东盟各国和中国总体水平都较低,竞争性弱,更多的是在旅游、交通、物流、信息等方面保持联系,双方都希望加强合作。南博会秘书处紧紧抓住双方优势,扬长避短,围绕10大合作领域,通过设置“建筑材料、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电力设备、农产品、木材家具、轻工艺品”等六大主题,为相关生产商家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开展“主题国”活动和魅力之城推介,为该地区的投资、贸易、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举办高级别的诸如“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金融论坛”“林业发展与合作论坛”、“信息产业论坛”等等,各国产业部长、高级官员、协会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新闻媒体云集,大家共同交流协商产业合作大计,往往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达成良好的合作协议,缔结合作项目,产生产业合作成效。六届博览会共有35位国家领导人、11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参展企业共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350.62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3353.46亿元,其中第五届南博会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额63.64亿美元。通过南博会国内省市、港澳台地区与东盟进行了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目前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给广西带来了看得见的利益。香港新奥海洋运输公司建设铁山港石頭埠边贸码头改扩建和船舶修造项目、华南工业原料城公司投资建设东盟国际(南宁)工业原料物流城一期工程项目、深圳盐田港集团投资建设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一期项目等,就是其中较大的项目;香港中电控股公司投资55.2亿元建设防城港电厂,这些都是在南博会签约建设的大项目。
  (四)拓开了中国—东盟区域市场及外部市场。自贸区已经建立,相关的法律程序不断完善,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交流向自由、便利化方向发展,少数早有准备的企业已经进入境外市场、开发产业,抢占先机。此时,南博会启动了政府出面协调机制,肩负起推介各国市场、协调各国政策、推进各国市场开放、为企业进驻提供商机的使命。从2004年起,广西自治区领导每年率团出访东盟国家,在宣传推介博览会的同时,举办经贸洽谈会、商机介绍会、商品展,签署了大量的产业合作项目,为双方产业合作、市场开拓提供了便利。又如,博览会秘书处与东盟10国国家工商会、29家主要商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各国的商协会相互招商引资,相互推介,为双方的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真实、迅捷、有效的信息和政策导向,企业得到了实惠。同时,一些城市缔结友好省市,也为城市间的企业交流提供了窗口。
  (五)投资面不断扩大。通过南博会平台,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从个别合作走向全面合作,从较少领域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南博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东盟企业进入中国、港澳台企业重新布局中国的重要平台。统计表明,东盟10国通过六届博览会在广西的投资已扩大到制造业、渔业、医药、服务业、林业、农业、采矿业、轻工业、纺织业、商贸物流、旅游开发等行业;广西企业“走向东盟”也不断加快。截止2008年底,广西累计对东盟的非贸易类投资项目77个,比2002年增加了38个,总投资额3.19亿美元。2008年,南博会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约21.8亿美元,为2003年的9倍。截至2010年4月,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总额更是达到了700亿美元,自贸区的预期效应正日益显现。
  
  三、进一步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对策
  
  南博会一直是在机遇与挑战的此消彼长的对立统一之中举办并开展相关活动的,它的成功是主要的,但不能否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影响挥之不去,参会各方身处危机之中,对外投资、招商引资和进出口贸易多少都有所顾忌,胆子还不敢放大。二是中国与东盟的三大产业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是单个企业间零星、表层的交流合作,产业链、企业集群的大规模合作尚未起步。三是国内企业对于东盟的国情和投资环境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企业进驻东盟新市场仍要面对众多社会、法律、经济的诸多障碍,市场保护依旧存在,不具有相当规模与实力的企业,还不敢贸然开拓新市场。通过南博会开办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企业“走出去”进入海外投资的步伐都不是太大。四是国内企业走向东盟投资与合作尚缺乏中国政府部门有力地引导以及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五是南博会距理想的产业合作平台和最佳的推动机制还有一定差距。现有的主体会展更多的还是概念性展示和规划性沟通,给予具体产业项目双方见面、进一步接洽的多元选择机会以及为此设计的最便捷渠道尚未建立,更细致的子区域合作还未提到议事日程。面对新情况、新时机、新挑战,要打造好中国—东盟产业促进的唯一平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创新完善。
  (一)探索持续促进模式,合理设置展品类别,把博览会办成产业合作的盛会。要努力探索,找出一条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方法和模式。继续实行主题国机制,发挥东盟各国的主办国作用,积极进行该国的产业政策、市场详情、企业需求等的推介,为双方的政府交流、企业合作创造机会;加强重点产业合作主题的设置,“综合性专题展”要强化某些共同优势产业的展品设置,加大对采购商的邀请力度,甚至给予某些特殊待遇,以加强博览会期间的产业交流与合作,达到博览会促进产业合作,产业合作又提高博览会品牌效应的目的。
  (二)设置“子专业展”,带动专业市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按照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深入考虑合作涉及的子区域,设置若干个子专业展,设置一些中国与东盟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又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展会,把相应的产业官员、协会、专家、企业、客商、媒体邀请积聚到博览会,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一次快速发展的盛会,加快该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投资力度,加快市场的发展,促进积聚度。
  (三)围绕10大合作领域,办好产业合作论坛,切实推进产业项目合作。博览会已经形成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金融论坛、中国—东盟信息产业论坛、中国—东盟林业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泛北部湾合作论坛等一系列产业合作的重要活动。要继续努力务实办好这些论坛,以项目合作为切入點,为企业寻找更多投资合作的商机,达到互利多赢,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市场调研,持续市场联系与推介,展开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学习、培训等活动,特别是在博览会期间举办高规格的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为产业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四)充分利用南博会的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完善数据库建设,开展日常贸易配对,为产业合作提供更加翔实、快捷的信息服务,使得博览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促进产业合作的盛会平台。南博会不仅政府共办,而且三级管理运作,能带来其它机构不能拥有的政府资源和充足的品牌效应,人气集聚度大、资源优势强。特别是中国—东盟商务数据库的成功建设,为博览会展开促进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博览会应当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升日常贸易配对工作,在招商引资、工程和技术合作、寻找供货源、中间商、最终买家等方面,为具体产业项目构筑便利合作的外在机制与平台,营造多边可选择的合作机会和直通便捷渠道,为双方甚至多方商品贸易、经济技术、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提供良好便利,为自贸区内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信息支持,快速地为区域产业合作提供详尽的政治、经济、法律、贸易等方面的信息,方便其商务产业交流,节省其商务产业成本。
  (五)着眼长远,推进产业合作向跨国经营发展。主办方要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审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背景和前景。要启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以及公益广告等工具,加大舆论引导,广泛宣传东盟各国的国情知识,帮助工商界人士和各界人民了解异国投融资环境,打破中外历史上形成的各种隔阂。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托南博会,身体力行为国内企业协调外国政府有关部门关系,为这些企业走出去投资置业或开办境外经济合作区提供资金扶持和其他优惠政策,支持其实现跨国经营,尤其对于在检验检疫上相对敏感的食品等行业,更应该加强研究,多做指导和引导,从宏观层面督导企业规避风险,开拓市场,取得更大的效益。
  (六)借鉴前六届南博会经验,扬长补短。综合分析各届得失,应该在巩固现有会期的起点上延长会期,扩大规模;扩大设置分会场举办农业展、金融展等专业会展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各参展、参会企业的经贸实效;要加大力度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和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要突出加大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产业合作力度,突出重点,提高合作水平,推进博览会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七)重点做好七个结合,让南博会更贴近产业合作。要把做好参展组织工作,与开拓东盟产业合作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把做好采购商邀请工作,与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做好投资产业合作项目的组织工作,与扩大相互之间的产业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把应对金融危机与做好博览会组织工作结合起来;把做好“魅力之城”展示,与深化东盟重点产业领域推介结合起来;把完善中国—东盟数据库,与做好商贸产业配对及日常贸易产业投资促进工作结合起来;把强化安全保卫措施,与博览会的成功和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總之,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目前仍处起步阶段,南博会作为一个难得的平台,凭借连续六届的成功经验和成效,应当进一步发挥其“东盟企业走进中国、中国企业走向东盟”的重要桥梁作用,在加强相应的展品类别设置、展商邀请、专业观众组织、特别是搭建产业合作论坛以及日常贸易数据库,为中国和东盟企业间进行产业合作提供交流机会和最新、最准信息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要为中国与东盟相互开展产业贸易、吸收产业投资、引进产业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布局、打造全新产业链进行沟通和协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和组织保障。我们相信,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发展的成功也必将提高南博会这一品牌的含金量,促进南博会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和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 莫仲宁
  
  Giving Full Play to China-ASEAN Expo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XU jin
   (Guangxi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ffairs,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bstract: The China-ASEAN Expo has been successively held in Nanning for 6 sessions, which has promoted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Nevertheless,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s still in an initial period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needs better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cooperation platform. The China-ASEAN Expo in Nanning should reform its mechanism concerning exhibits classification, exhibitors’ invitation and professional visitors’ organization; meanwhile, it should hold more efficient forum and establish data base for routine trade. By taking these relevant measures, the Expo can play a better role and achieve mutual benefit for both the Expo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Key Words: China; ASEAN; China-ASEAN Expo in Nanning; industrial cooperation
其他文献
天津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建成并对外正式开放,本文详细介绍了天津博物馆新馆与旧馆之间的变化,同时从新馆的整体设计、展厅内部结构以及馆藏珍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还会隐藏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应
我国已经进入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从天津市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我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分析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
建筑行业正在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质量直接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由于建筑工程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在金钱利益的重重诱惑下,许多企业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忽视施工质量,忽视管
电力事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压输电铁塔是电力部门主要的电力传输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塔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需要大量质
提高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已经被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为税收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收业务支持保障作用的关键环节,在当前形势下,深化税收数据分析应
二十一世纪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为了弥补人才的缺陷,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型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上,有许多问题,存在着众多模糊的细节,常常与绩效混淆.本文通过对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夏季号发表了美国学者马丁·H.沃尔夫森题为《新自由主义与社会积累结构》的文章,认为当前在全球处于支配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并
在校大学生从事课余兼职或实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国法律尚未对在校大学生的兼职或实习的权利保护做出明确的规定.在校大学生实习时权利受到侵犯,不仅影响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