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抗震研究的文献综述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前言桥梁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在抗震救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使桥梁在地震时能起到安全疏散、避难的作用,地震后确保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交通需要,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桥梁同其他建筑物一样,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抗震设计,在地震时将产生严重的破坏。目前,在桥梁抗震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是美国和日本。二十多年来他们
其他文献
<正> 1993年1月15日晚8时6分,日本北海道和本州东部遭到一次大地震的袭击。据日本气象厅测定,该次地震震级为M_J7.8(日本气象厅震级),震中位于东经144&#176;23’,北纬42&#176
<正> 一、前言水工设备是工农业生产、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常见设备,它通常放置在建筑物上。一般建筑物在设计时,是不考虑其中的设备是否能安全运行的。在强烈地震时,建筑物若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国以来,在工程建设中进行的工程地震工作;论述了中长期地震预报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其效益;结合黑龙江省工程地震的实践,归纳了工程建设中做好工程地震工作的几点作法。
<正> 一、前言散粒元法(Distinct Element Method,简称DEM)是一九七一年由英国学者Cundall提出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受到广泛注目的一种处理不连续体的方法。它将不连续
<正> 一、前言力的识别是通过测量系统的反应来确定激励力的时间过程。对许多情形来说,要直接测量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够提供间接手段来确定力的实验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强震观测作为研究地震学及地震工程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保持着其令人瞩目的活跃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对近场地震学的深入研究,强震观测工作将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威力,强震观测的迅速发展对强震观测仪器提出的要求亦高,如仪器应具备尽
依据作者对新的全国地震区划中对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所作改进的理解,本文指出了近几年甚为流行的一个概率计算公式表达的不适之处,讨论了简化的可能性,并且从不同的推导
<正> 一、引言为得到结构的动力性能模型,必须估计诸如结构周期、阻尼系数、质量分布等模型参数。由于在对几何形状、边界条件、材料本构特性等模型化时做了大量的假设,因此,
<正> 一、前言 柔性小阻尼结构产生的振动,不仅会使结构内部的人员感到不舒服,而且会导致结构内的设备发生故障,甚至结构本身发生破坏。因此,对设计者来说,要设法将这些(强迫
<正> 一、前言桥梁,无论是从结构的复杂性还是它在生命线工程中所处的地位来说,都是重要的工程结构,因此,桥梁的抗震研究、抗震设计历来受到地震工程专家的重视。通常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