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多年以来,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是每个化学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主要从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和提高学生学的效率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策略及体会.
  一、有效教学概念
  “有效教学”是指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关注和分析学生学情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对于高一新生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注意初、高中知识衔接.例如,我校学生是全县普高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一所高中,学生基础较差,在进行必修一的教学前,先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初中化学基础非常薄弱,对诸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化合价的准确判断,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等一些重要必备知识,掌握相当欠缺.显然这种学习现状,必然制约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所以在开学前一个月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设计,穿插初高中知识衔接,对学生薄弱环节查遗补漏,打牢基础.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近几年来我校化学组对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知识衔接一直在做,而且作为一个课题在研究.
  三、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师生双方面的改变,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效的,有效教学应包含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当然两者总是成正比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学的效率是教师教的好与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共同结果,最终把所学转化为自我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有效教学不仅要提高教师教的效率也要提高学生学的效率,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提高教师教的效率
  提高教师教的效率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1.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日化产品的普遍使用,化学信息的传播与获得也就更加便捷了.因此,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知识与现象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例如,在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刚好是春夏交接季节,患咽喉炎的学生特别多,以一盒“华素片”导入,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纯华素片中的碘单质.又如,在高三复习“燃料电池”时,前一晚刚好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成功,以此为背景,配上一道习题练习氢氧燃料电池.学生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主动性.
  2.课前“史话”,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家的向往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获取,不仅来源于老师、书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课堂教学前五分钟,可以让学生讲述化学家的生平履历及主要成就.短短五分钟,学生可能会了解到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凯库勒的梦境与苯分子结构;拥有“天使”与“魔鬼”双重身份的哈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戴维与一氧化二氮等等;课前“史话”不仅能够了解到这些化学家的生平、以及坚韧不拔、淡泊名利、刻苦专研等高贵品质,甚至可以通过课前“史话”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对化学家的向往与追求.并且通过讲述课前“史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主动性.
  3.教师应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要想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课程模块.从课程设计来看,化学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2012年秋季浙江省进入新课程深化改革,调整了会考时间,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高一学生全部参加2013年6月的会考,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知识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即到位但不越位.如,将《必修2》专题二与“反应原理”进行整合,又如,《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只做会考要求,无需拓展加深.
  4.基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来自于课本的知识是抽象的,而来自于学生亲身实验的体会是深刻的,受我校实验条件的限制,必修课本中的实验都进行学生实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个学期都会带一个化学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实验内容除了必修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外,还会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如,高一化学钠燃烧的实验得到的产物不多,而且石棉网上形成黑色的斑点,掩盖淡黄色的固体,学生对该实验进行如此改进:用蒸发皿代替石棉网,将吸干煤油的钠放在蒸发皿上,在蒸发皿上盖一个倒扣漏斗,微提漏斗控制空气流量,用酒精灯在蒸发皿下直接加热,很快就可以看到钠块熔化,剧烈燃烧起来,火焰为黄色,淡黄色的产物较为明显.这部分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经常邀请其他学生来参与他们的实验,在这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带动下,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5.巧用错题集,提高解题效率
  理科教学搞题海战术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建立错题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高一开始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建立错题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错题集中的错题当作例题在课堂上讲解,或精选错题变式训练,往往事半功倍.积累的错题多数是学习的重、难点,经过反复出现和多次变式训练及错题重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比较扎实,错误得到了比较彻底的纠正.这样做既避免了题海战术,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教的输出效率,同时也在于学生学的效率,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习的效率意识.
  1.培养学生课堂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一节课40分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精神集中,这有些困难,所以在课的中间当学生处于游离状态时偶尔来些小插曲,如猜一个化学谜语或欣赏一首化学小诗或讲一小段化学寄语等,可以缓解一些疲劳.如学习苯时,可以出个谜语“有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脱去竹笠戴草帽,化工生产是英豪” .又如,讲到氯离子的检验时,用一句小诗“氯化氢拜倒在硝酸银面前,凝成丝丝乳白的沉淀”来描述实验现象,学生的热情顿时高涨.再如在讲解基本实验操作试管加热时,提到:“人心犹如试管,不要太贪婪,装下三分之一足矣!否则,一旦喷发,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又如学习第ⅦA族元素时说:“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F、Cl、Br、I,因为爱(At)具有放射性,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 所以化学课堂上学生总是充满期待,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了,今后即使没有这些小插曲学生也会专心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讲授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众所周知,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 在课堂教学中,多数的演示实验我都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通过学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学生演示实验:取一小块Na投入到装有CuSO4溶液小试管中,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伴随着少量的黑色沉淀.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反思的好习惯
  化学新课程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题后反思,到一组题后反思,到专题后反思,再到月考后的反思,学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反思不仅包括对练习中错误的订正,更要反思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和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缺陷及优化策略.这种反思与错题集相结合,以错题例题的形式在班级进行生生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反思中来,并把反思进行到底,使学生的反思更有目标性.
  总之,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这种教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精神状态极佳,学习兴趣浓厚,都认为上化学课有用、有趣,能学到不少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增强,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基本素质全面提升,学习成绩优秀.真正做到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金得志.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化学教与学,2013
  (4).
  [2]桂耀荣.通过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教与学, 2013
  (3).
  [3]张丽萍.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究.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9).
  [4]孔召平.略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学周刊,2011(8).
其他文献
根据综合平衡原理,建立和讨论了一种新型的FeS2-H2O系电势-pH图及该体系中溶液态物质的浓度分布函数单质硫只有较小的稳定区且依赖于溶液中含硫物种总浓度Ct(S)和H2S气体的分压大小,当Ct(S)固定时,分压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经验;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的改进不足之处;对项目中进度管理及质量管理作了简要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  1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把项目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为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进度管理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要与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我们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充分依托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指导,实现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通过
企业财务会计能够更好的帮助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的进步,在会计信息管理中财务信息的局限性也就越来越明显,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出
由于教学中经常使用一些虚拟机来做主机系统的实验,但每次使用教学用机不是因为配置差无法安装多台虚拟机搭建环境,就是需要使用自己的电脑事先安装好系统来进行课程讲解,因
计算机教学,是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
摘 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合作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氛围;权利;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初浅的谈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