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劳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互相影响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具有道德属性的伦理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师道德的实际状况,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效。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学习起来比较单调,有些枯燥,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又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关系到学生的理论根基,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注重情感教育,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以德育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教育者,首先要具备优良的道德价值观,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才育人。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能正人何?”《论语.子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特别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教师的内在气质、学识、风度、修养等所形成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力。“身教重于言教”是流传多年的教育格言,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远比单纯说教深刻的多。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涵养,严于律己,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树立威信、增强凝聚力。尤其是在大学,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还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深入到雪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
  二、用知识的力量感召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能否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我们面临的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要实现综合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面对人才的激烈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师的竞争。怎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这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有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真知灼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为未来实施终身学习的时代。
  传统的观念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纯看成知识课,看成是学科课程体系,其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仅是理论课,更是养成课,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和素质。有些人认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 基础就是讲一些假大空的大道理和枯燥的法律条文,不仅空洞而且枯燥。所以有些学生先入为主,从心里抵触,认为还不如多背点英语单词,多做点习题。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需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内设计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注意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教育,避免假大空的说教。讲课时参阅大量材料,对教材内容适当作一定取舍,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该自学则自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多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必须用知识的力量去感召学生。只有不断坚持理论学习,用渊博的知识丰富头脑,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在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同时,教师也从学生那里获得灵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也同样感染和影响教师,师生之间形成共鸣,能更好地增进了解,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用情感的力量感化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尽量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这样师生之间容易感情的桥梁,达到彼此心理相容,用平等的对待朋友般的心与学生交往,用朋友般的情与学生沟通。“师人方得为人师,爱生自能受人敬”,爱心是师生情感和心灵的通道,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是开启师生和谐关系大门的钥匙。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正是这样一份坦诚、一些理解、一丝关爱、一点最起码的尊重激起学生心中的层层涟漪。很难设想,学生会和一个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的老师成为朋友,会把心里话像这样的老师倾诉。没有爱和尊重,师生之间就不会有亲密的交往,更不可成为朋友,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设在大学第一学期,正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把握并利用好这个机会,能更有效的促进师生关系。尤其对于那些初次远离父母的外地学生和学习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情感上他们往往更需要关爱,特别是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对关爱的渴望更强烈。此时对学生给与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在不断增进的感情交融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客观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对学生有任何成见。只有诚挚的师爱,此时教育艺术的最高体现。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往往会成为学生行为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会使学生感到被关怀被信任,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只有放下老师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超越自我,把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才能赶忙写的师生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最强音。和谐的社会,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教学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2008年10月11~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国内五十多所高校和科研
【摘要】新闻策划事关日常新闻版面的谋篇布局、新闻从业人员的历练成长、新闻报道方案的制订实施。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新闻报道方式的多元化、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都对新闻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精心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决定阶段性的新闻报道方向、科学调配新闻版面,而且对定夺重大活动报道方案都有其现实意义。  【關键词】新闻策划;新闻采编;报道方案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向市民转化不是简单地变更户籍登记和集中居住,而是要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为他们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使他们逐步融入新型的现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导语中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全党哲学水平的提高能极大地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党正面临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专家点评】项目管理公司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调动了人的工作积极性。项目管理公司化把公司权力下放到项目,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
烟楼村,位于美丽的广西北海市北部湾畔,面积约4.6平方公里,总人口3427人,是一个远近闻名、户均收入超万元的小康文明示范村.
1.美国教育部推广培训“父母辅导者”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婴儿从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
我国现行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离法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的观念离法治的要求更远,这就要求我们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改进,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在刑
摘要 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大范围的普及,逐渐成为生活、学习中人们获取有效信息资源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由于现阶段互联网不断普及,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真正有责任感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到对新形势的了解与掌握,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应审时度势,不断地探索在网络平台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积极进行创新管理,力争开创新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 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