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契约意识或者践踏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啦!我是说中国,30多年前。
  中国改革开放一个最显著标志,是人员可以流动了,你是长春人,可以去深圳创业;我是四川人,可以去沈阳打工。对这些人来说,走出去闯进来的第一大难题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啊!陌生人社会,来了!
  过去的熟人社会确实好办事,我自行车坏了,王叔,麻烦您给我修一下。王叔住你家隔壁。在陌生人社会这么弄不行,哎,把这袋大米扛我家去,回头给你钱。卖粮的会吓死,你谁呀你?你也不认识卖粮的。你就在家等着吧,等到猴年马月,他也不会把大米给你送去。不认识啊!
  但人得活,得修自行车,得买米吃呀。这在熟人社会里好办,姑且叫熟人式交易,那在陌生人社会里,我们怎么交易呢?也好办,契约呀!
  你去公共浴池洗澡。你和澡堂老板互不认识,你想洗澡就得先交钱,再脱衣服。这叫陌生人式交易。好,澡堂子卖联票了,还优惠,省事还省钱,你买了150张。一张5块钱,你一共花了750元。洗澡嘉年华!
  后来呢?你听我讲啊,这浴客就是杨大妈,家住大连市甘井子区七胜路。这时是2011年。杨大妈告诉记者,七胜路这家洗浴中心啊,主要经营大众浴,一直卖联票,正常洗澡是7块钱一次,联票是5块钱一次。
  可联票只用了5张,那145张联票就面临“报废”的危险。
  “从9月初开始,浴池就关门装修了。”杨大妈说。以前,这家浴池也曾停业装修,但随后都开门重新营业了,所以呀,杨大妈以为浴池关门只是暂时的,还会开业的。“到9月底,浴池还没开门的意思,后来干脆挂出牌子,对外招租。”杨大妈一打听才知道,敢情,浴池老板不玩了。
  “我想找浴池老板退掉这些澡票,却找不到人。”杨大妈很无奈。
  料想杨大妈以后再也不敢买联票了,这人咋这么黑呀!心黑这人不是熟人,是陌生人。一置换,一合并同类项,明白了,要小心陌生人啊!
  杨大妈的遭遇不是孤案,往前推,2007年,哈尔滨,家住南岗区汉兴街的王女士花100元买了30张澡票。再去洗时,澡票不好使了。买联票挨坑的有三四十人。现任澡堂老板告诉她,前任老板跑了,跟我们没关系。往后推,2012年,江苏徐州一家洗浴中心,突然间大门紧锁。黄铺了。可几百号人都买了它的联票啊,加一起,好嘛,有七八万块钱呢!
  至少在这些浴客心里,陌生人都不是玩意儿,要警惕。
  如果没有契约意识,动不动就坑人跑路的陌生人仅仅是这些小澡堂子的小老板,那没啥大不了的,小泥鳅还能掀起大浪?问题是,好这口儿的家伙不是少哇,也不光是澡堂子的小老板,惊天动地在后头!
  今年1月17日,湖南集方家居投资管理公司的老板,跑了。消息迅速传开,员工、业主、材料商和项目经理等数十人陆续赶到这家公司。可但是,但可是,无论是老板,还是老板娘的电话,都打不通了。
  后来一统计,被老板和老板娘带跑的钱有600多万。
  这同样不是孤案,建筑包工头携民工血汗钱卷逃了,比如发生在南宁盛天华府的30多名农民工跳楼事件。谁愿意跳楼哇,都是包工头把俺卖命钱卷跑了。这事儿发生在小建筑队,大国企也不闲着。成都有家国企叫川化集团,老总携巨款跑了,惹得数千员工游行示威,还我血汗钱!
  老百姓管你包工头还是国企老总,你卷了我们钱,你是陌生人,我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陌生人都不是好东西,防着点儿。爱咋咋地。
  屋漏偏遭连夜大暴雨,毒奶粉、染色馒头、皮革奶、地沟油,都是规模化的坑人事件。谁干的?都是陌生黑心人干的。奶奶的陌生人!
  遵守契约是陌生人社会的魂,没了魂,陌生人社会就成了“警惕陌生人的社会”。这不仅表现在交易上,还延展到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冷漠。比如“小悦悦事件”,那些陌生人不仅是陌生人,客观上还成了帮凶;比如“南京彭宇案”,虽然后来披露的真相远不是当初那么回事儿,但陌生人跌倒了不要扶,则是真而又真的事实。再比如,质疑刘翔奥运会跌倒是假摔,被警察击毙的周克华是假的。等等,等等。
  归结起来,无外乎是这样一个逻辑链条:改革开放了,我们可以流动了;从熟人社会走出来,周围都是陌生人,这便是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就是契约社会,遵守契约,陌生人社会就是好社会;偏就有人不遵守契约,有很多还是恶意的;这种事儿,老百姓摊上一次,就认定会摊上100次,打骡子马也惊啊,别人摊上了,也等于我摊上了。再加上一些陌生人干的坏事还是规模化的,一伤就伤万千民众,那还怎么相信陌生人?
  离不开陌生人,又时时警惕陌生人的社会,我们还会去买肉、买粮、找工作,但买肉时,得眼观手捏,不是注水肉?真没注水?当真?你这粮没掺陈粮?真没掺?果然没掺?老板你聘了我,还要我身份证复印件,不是干坏事?真不是干坏事?那我也得在复印件上标明:仅供××专用。
  这成本,多大?这社会,还真的很陌生,惊悚的陌生!
其他文献
提起员工管理,很多人第一反应想起的就是如何管理新员工。其实老员工一样需要管理,特别是对那些在职场打拼多年、早已变得老到油滑的“老油条”,更得花点心思去管理。  我们班里就有个“老油条”。他入职多年,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对于领导直接交办的事情做得不错。可是对于常规工作总是推托,推不掉就拖拖拉拉的,不到最后一天绝不会完工。班长对他很头疼,批评吧人家不在乎,不批评吧其他员工心里有意见。  厂里技术员知道后
期刊
几位专家学者都为《本刊策划》里的各个焦点,做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一年过去了,他们立足焦点开展的拓展性思考从未间断。现在,他们用最简练的语言,再次为本刊发声,留下精彩的思想碎片。  谢作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以升级比转型重要得多》为题,我就沈阳铁西区的改造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走的是政府整理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然后招商引资的模式,这是一条有效之路。当然,这条
期刊
第九十二回  G20峰会大国博弈故事不断  东京主办奥运历史玄机重现  诗曰:  大国云集秀峰会,  战云密布风乍起。  东瀛野心湮没地,  奥运消息似冲喜。  G20峰会表情  从9月5日到9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像坐了过山车。峰会期间的冷遇让8日早晨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给冲了喜。8日凌晨开始,日本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举国狂喜。  峰会期间的冷遇,出乎日本人的意料。  这是国际间
期刊
这里有大米白面  大连港,这个城市最东端紧临大海的码头,因为有了它所以有了这个城市;因为有了它世界知道了大连。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不知承载了多少舟船进出,百余年的海浪潮汐不知迎送了多少人员往来。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苦难劳工,从这里开始,用双手一件件搬起了港口吞吐,用肩膀一步步扛出了车船运输。  解放前,这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大连港红房子。  红房子所代表的大连港,不仅与这个城市相关,也与我们家族密
期刊
夜半咚咚声  在加拿大生活,偶尔在居民区见到浣熊出没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听说浣熊还会在居民区里翻倒垃圾桶寻找食物,或者跑上房顶,甚至在屋檐下、墙根处筑巢养育下一代。  去年四月的一天,下半夜三点钟,我被一阵咚咚声吵醒,定了定神,支起耳朵仔细听,好像是大女儿房间传来的声音。我起来到她房间查看,她在床上睡得好好的,没什么异常。又去小女儿房间瞧瞧,也睡得很香甜。又回到大女儿房间,坐在椅子上,听到响声再次
期刊
孬种做事好汉当  马英九是“不沾锅”,王金平是“万金油”。这绰号里浓缩了中国博大悠远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刻的社会行为智慧。国人的小心眼儿里除了欺生、嫉熟、仇富、功利等劣根存在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即敷衍塞责,以邻为壑,孬种做事好汉当。  我是小学教师,经常遇到的场面就是张三告李四打他,李四争辩说是张三辱骂在先,张三又反驳说因为李四拿了他的铅笔,自己才骂了他丫的……校园里是非混淆的无头悬案常常令我脑
期刊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努力推出作为当地人文特色的地方精神,广为宣传。诸如务实、创新、诚信、奉献……一派正确的废话。  我毫不怀疑倡导者以某种精神凝聚共识、激励群众的初衷。但像这样一些人们烂熟于心、随处可见、用之全国而皆可的通用语,怎么可能成为某个地方、某个企业的精神?谁不讲务实创新、诚信奉献?你有什么独到之处,让人一看到这些词句,就想到是你家所独有的?  无论是企业精神、学校精神,还是省精神、市精神,
期刊
人这一生能认识多少人?有人从幼儿园始一直算到死亡,得出的结论是:最多2.5万人。似乎不少,但实际上是个笑话。打一折,2500人,兴许你可以认识这么多,但能记住的有几位?叫出名字的有几位?保持联系的又有几位?可见,这种算法过于数学化,没有把复杂现实计算其中。  还有一种算法,是从少年算到60岁,结论是1500-4000人之间。这也不少哇!但还是前边那意思,这仅仅是我们认识的人数。一面之交也算认识,但
期刊
同学老刘在一处高档小区买了个三居室。搬过来后,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很奇怪,不爱说话,甚至互相瞧都不瞧对方一眼。他对门住的是一位局长,这还是偶然发现串门人叫的。局长家的人更不乐于跟人说话了。一次,局长夫人提溜着一大包东西上楼,老刘想帮忙给提一下,谁知局长夫人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让老刘好不尴尬。  这倒没什么,逢年过节是最让老刘大发肝火的日子。为啥,老刘是做生意的,处处求人,哪个佛拜不到,办事时就会遇到
期刊
快递来了,敲门,你开门,他给你邮件,你签字;人口普查的来了,在你家客厅坐几分钟,问你几个问题,填表上;查煤气的来了,光脚走进你家,用手电照照你家煤气表,记下7位数字的前4位黑色数字……  聪明的,你肯定能看出来,这些毫不相干的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何时何地不跟陌生人打交道呢?但是——  快递来了,你不敢开门,你让他下楼,你去楼下接收邮件、签字;人口普查的来了,你不敢把他们让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