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女富豪谈家事:瘫痪丈夫是个宝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丈夫病榻前的业务经理遭遇下岗
  
  2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湖北宜昌西江小镇一家旅社的女会计彭忠英,爱上了前来住店的涪陵旅客蔡天长。当时,大专毕业的蔡天长是四川省涪陵市农业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他带着一个工作组,来到西江这个小镇调集棉种。
  一天,蔡天长和同事们一起扛棉种装卸船只,不小心掉进了冰冷的江水里。由于出差时没带多余的衣服,冷得直打哆嗦的蔡天长只得躲进被窝捂紧被子取暖,等同事们帮忙找柴火把他的衣服烤干。当心,地善良的彭忠英得知本店的旅客蔡天长掉进水里没衣服后,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捆棉柴取暖。蔡天长立即对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产生了好感。
  返回涪陵时,蔡天长鼓足了勇气找到彭忠英,互通了地址。就这样,两个情窦初开的恋人你来我往地通信就长达4年。
  4年后的春天,蔡天长再次出差到宜昌西江调集棉种,这对苦恋4年的恋人才终于结了婚。结婚6年后,丈夫蔡天长费尽了周折才将妻子调到涪陵来工作。之后,他们的儿子和女儿相继出生。这个完整的四口之家虽然过得平平淡淡,却也实实在在。
  从湖北宜昌调到四川涪陵,彭忠英被安排到当时的涪陵百货站;上班。由于彭忠英的工作业绩十分突出,不久,她又被单位领导提升为部门的业务经理。当上业务经理的彭忠英对工作的态度更加认真负责了,她开始忙着四处给百货站进购货物,对于经济问题,她小心谨慎,生怕出丁点差错,因而深得领导的信任。
  拿彭忠英的话说,工作上再累再苦,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可就在这骨节眼上,丈夫蔡天长却病倒了,彭忠英一边继续忙着自己在百货站的工作,一边抽出时间陪丈夫四处求医。
  经检查确诊,丈夫蔡天长患有遗传性高血压,得随时注意治疗和休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面对丈夫的病情,彭忠英没有被吓倒,她从医院把丈夫接回家,自己亲自护理。白天,彭忠英忙完了百货站的工作,就急急忙忙地赶回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医生开的药方给丈夫煎药服药,耐心地观察着丈夫的病情,同时还得顾及家中一切大、小事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营单位的涪陵百货站经营开始下滑,除彭忠英分管的部门有赢利外,其它部门几乎全部亏损。因此,彭忠英在单位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难免让一些人心生嫉妒。
  1993年3月,年过40的彭忠英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转折——她出差到广州朝阳、福建晋江等地去进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流行时装,这就让那些嫉妒她的人有了空子可钻。等彭忠英出差刚走,就有人到百货站领导那里说她不在规定的供货点进货,完全是想进一些便宜货来以次充好,从中捞取高额回扣……
  一个星期后,当彭忠英出差回来,单位以她有经济问题而让她交出手中的工作。经过单位财务科一个多月的查账,也没有发现彭忠英在经济上有任何问题。单位不得不让彭忠英回来上班,但为了顾全一些人的面子,单位决定让彭忠英和其他10个人脱离单位搞“四制三包”,相当于在单位的支持下自行创业。合伙人可以由彭忠英挑选,单位唯一提供的就是为她租一个80平方米的门面。
  
  她为下岗姐妹挑起谋生大梁
  
  这时,彭忠英以前分管的部门里的10个姐妹主动出来跟了她。就这样,彭忠英和其他10名职工出乎意料地成为了企业的第一批下岗职工。后来,单位提出条件,要求彭忠英几个人每年向单位缴6万元的门面租金,同时还得为单位代销一批价值12万元的库存衬衫。
  那段日子里,不管她走到哪儿,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有的人还在背后说她是被单位抛弃的“风光过后的可怜虫”。那年头,在别人眼里,下岗没有工作,比那些偷盗抢劫的还要难以抬头。更要命的是,丈夫蔡天长这时的高血压病情开始加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彭忠英大哭了一场。
  最让她们为难的是没有钱进货。彭忠英和大家一起商量,决定把单位给她们的那12万元的衬衫拿出来半价处理,以换取进货的本钱,其他人一听就怕了起来,说如果不成功的话,这上万元的债务她们怎么还得起?而她们当时最高的目标就是争取每个人当一个万元户而已。
  最后,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彭忠英说服了其他人,她们开始在店面外搭起摊子半价处理那些衬衫,以前的同事见她们把这些衬衫如此贱卖,大骂她们是一群不知轻重的疯子。半个月后,她们把这批衬衫全部卖了出去。拿着那用6万元亏损代价换来的整整6万元钱,再加上大家凑的2万元,彭忠英叫了一个人和她一起,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庆朝天门去进货。
  进来的新货很快就销完了,为了弄到更多的资金,彭忠英当即决定去找以前在单位上班时认识的供货商们谈代销。
  第二天一大早,彭忠英来到位于朝天门的重庆针织站,她找到当时四川万县针织站驻重庆办事处的负责人,说明了代销其产品的相关情况。凭着彭忠英多年的信誉,对方当即同意提供5万元的货给她代销,并鼓励她不要着急,啥时候卖完了啥时候付钱。受到鼓舞的彭忠英,感激地哭了起来。
  有了这5万元的针织品,彭忠英她们的店也算像模像样了,每天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光临。
  由于店里的销量较快,批发商们纷纷要求彭忠英代销自己的产品,有的甚至利用彭忠英盘活店面后带来的人气,从彭忠英手里租了柜台,自己派人来销售。到了1993年底,彭忠英带领姐妹们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后,还剩了10多万元。
  由于床上用品和针织品已经达到饱和,彭忠英决定在涪陵城区开一家女性时装店。半年后,善于捕捉商机的彭忠英发现男性时装消费也不容忽视,于是,她又加租了两间俱乐部的闲置门面,开起了男装店和一家叫“铺天盖地”的高档床上用品店。
  这时,丈夫蔡天长的病情有所好转,并回到农业局上班。
  1994年底,涪陵百货站在涪陵城区高笋塘修了一栋大型商场,正要招商。当时,彭忠英正从广州进货回来,得知此事后,她立即到百货站新修的商场进行现场考察,并详细地了解了当时周边的发展规划。当她得知三峡工程将使大量市民和移民搬迁到这里时,她看着那一家家现有的商铺,想着那些即将搬来的居民,她仿佛看见了美国的“华尔街”。她当即决定要把商场全部租下来!
  这年9月,商场的装修正式开始了。此时蔡天长的病再次发作了,他不得不提前从单位病退回到家里休养。原本内向的蔡天长在疾病的折磨下,开始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接触。到后来,他的反应越来越迟钝了,问他什么,半天也不能作出回答。
  每天晚上回家,彭忠英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丈夫的病床前,陪丈夫说说话,问他想吃什么,再做好了端来一口一口地喂丈夫吃下去。等丈夫睡熟了,她自己才去胡乱弄点吃的……
  1995年12月初,彭忠英开 始到周边县市去,以优惠的条件为商场招商。到12月28日商场开业那天,商场的招商率达到90%以上,彭忠英自己只选做了几个品牌。这次招商,单租金就收了20余万元,除去交给百货站的10万元租金,商场一下就赚了10万余元。
  1996年,彭忠英一手创建的“新大兴商场”在整个涪陵城区形成了一个精品商场。根据行业的发展,彭忠英开始搞连锁经营,占领阵地,一年之内共发展了6个分店。1997年,彭忠英正式成立了“重庆新大兴有限责任公司”,并明确了公司的班子和组织,彭忠英为公司的董事长。
  1997年,离“新大兴商场”不远正在修建的“名仕大厦”要出售,彭忠英考察后,当场以10万元的定金签下了一层楼的产权合同,并决定利用银行的贷款搞资本运作,买下“名仕大厦”共四层楼。
  2000年8月,彭忠英率先在涪陵开起了第一家大型的“爱家超市”,并迅速发展了5家连锁店。2001年,彭忠英随“重庆女企业家协会”到台湾考察,并从台湾聘请了两名职业经理人回公司壮大发展。2003元旦,“重庆新大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名下的“依碟购物广场”正式开业迎宾,从而使“重庆新大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几千万,总资产高达2亿多元,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兴办的实业公司。
  
  女富豪的瘫痪丈夫是个宝
  
  当财富和荣誉如海潮般向她涌来时,彭忠英还是彭忠英。她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力、并对生命有着无限依恋的女人,在丈夫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时,她竟能那么热烈地去追逐财富,以赚取丈夫的好转和一份美满的生活。
  2001年6月,彭忠英发现丈夫蔡天长突然吃喝得很少,身体也突然瘦得厉害起来,反应也越来越不灵敏,成天只知道躺在家里昏睡。细心的彭忠英马上感到不对劲,安排好了手中的工作,亲自带着丈夫到重庆、成都、广州等地的大医院检查。很快,丈夫被确诊为“主动脉血管癌”,这种病不但会引起消化不良、间隔疼痛,更严重的是随时可能引起血管硬化、血管破裂,导致死亡。医生告知这样的病要想治疗必须换血管,而目前的人造血管只有几种,其中以美国生产的最好。
  彭忠英听了,要求医生马上向美国联系这种血管,并要求用最好的医疗技术给丈夫进行血管移换手术。经多方联系后,这种美国造的血管却不在国家卫生部引进的范围之内,但给丈夫换血管的时间却是一刻也拖不得。2003年初,彭忠英当即决定选择医疗条件和技术都非常好的重庆大坪医院,给丈夫做血管移换手术。
  为了亲自在手术前后照顾丈夫,彭忠英把医院的一层楼整个给包了下来,并把公司的办公地点从涪陵搬到了医院。除了公司的紧急事务以外,她把其他时间都花在陪护、照顾丈夫身上了。当人造血管安放在蔡天长的体内之后,他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了。彭忠英每天忙完了公司的事务,还要亲自给丈夫洗头、洗澡。在彭忠英看来,尽管请了保姆,但这样的事情怎么说也是无法替代的,只有她这个做妻子的才能完成。手术两个月后,彭忠英又把丈夫接回家里,让丈夫尽量感受家的温馨和快乐。
  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彭忠英的事业风声水起,当一个个大型商贸集团抢滩涪陵时,彭忠英率领“新大兴”冲出峡谷,进军成都、重庆主城区,并一路走红,赢得了“库区超市王”的美称……
  2009年9月,彭忠英获得第6届感动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这是社会对她的最大肯定。领奖时,热泪盈眶的彭忠英表示,这奖章里有一半是给她瘫痪在床的丈夫的,这让观众感动不已。
  为了让丈夫更多地接触社会,开启他那自闭自封的心灵,彭忠英经常和儿女一起抽出时间带丈夫出去旅游。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现在的蔡天长已经能正常地和别人打招呼了。2010年元旦,他们一家人还特地到外地旅游了一趟。
  正是这样的含辛茹苦、衔泥筑巢,才让彭忠英最终摆脱了生活的艰辛,并成长为一名企业家。而她一直矢志不渝地照顾着自己那被疾病折磨得不能自理的丈夫,对于一个身处逆境的女人来说,这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和上网)
其他文献
“快餐”两字在现代是流行词汇,最早出现于西方世界,英语称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叫“快餐”,即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  如今。不仅“某某快餐店”的店名遍地开花,“快餐文化”“快餐爱情”等引申词也是层出不穷。中国古代是否也有快餐?快餐是否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来看看有关中国“快餐”的历史。    酒席“立办”便当餐饮皆常见    清人
期刊
在加拿大,清洁工是地道的公务员身份,和市政府服务人员同属“市政工人协会”,工资待遇十分丰厚,一个普通清洁工的小时工资常在30加元上下,年薪约12万加元(1加元约合6.5元人民币),同时享受完整的年假和各种社会保险。因为假期多,收入高,清洁工常出国度假。  加拿大的清洁工无需起早贪黑,寻常日子里,只需每天下午出勤一次,用类似大吹风机的东西,将街道上的树叶等杂物吹到路边,就算完成任务了。  当公路施工
期刊
初恋定下终身    从12岁起,母亲就耳提面命,要李开复找个中国女孩做妻子。  1949年,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携妻子来到了台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从此与故乡遥见无期。但那强烈的家国梦却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李开复。  做为父母的老来子,李开复并未在父母身边待太久。因为不愿儿子整天被试卷和成绩单包围,母亲决定给11岁的儿子一片自由天地,把他送到美国读书。在陪读了6个月后,母
期刊
完美“互补”,研究生娶了“二奶”富妻    现年35岁的周玉坤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一个工人家庭。1996年,他从山东建筑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菏泽市某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任施工员。好不容易读了大学,却仍要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摸爬滚打,周玉坤一万个不甘心。为了改变命运,他于1998年7月报考了山东大学建筑专业的在职研究生。  2001年7月,周玉坤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研究生文凭。本以为有了高学历当“敲门砖”
期刊
紧急转型,情人节前开巧克力网店    1978年,傅小攀出生于北京一个教师家庭,父母亲给了傅小攀宽松的教育环境,也赋予了她天马行空的的思维方式。高中时傅小攀学的是美术设计,报考中央工艺美院。却落榜了。第二年报考的时候,她发现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名额更少,倔劲就上来了,要挑战北影。用傅小攀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能量释放很不规律的人。  2003年,傅小攀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进入英士达天元广告影视公司
期刊
小女孩遭汽车碾压,身体残缺惨不忍睹    2006年10月7日下午,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沱口长江制药厂女工罗书琴领着5岁的女儿向玫菲回父母家玩。  罗书琴父母家门前是一条由西向东的过境公路。下午3时20分,向玫菲发现马路对面的小朋友在招呼她,她便匆匆上了马路,跑向了对面。5岁的她哪里知道,这是一条车流量很大的公路,随时都会有危险发生!  向玫菲刚刚跑上马路,一辆货运大卡车就急驶而来!大卡车刚刚与一辆中
期刊
小时候,父母常常叮嘱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放学后要直接回家。”我那时自然是似懂非懂,但是父母肯定是为我好,于是就不折不扣地照办了。成年后为人父母,我再三叮嘱女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女儿自然也是似懂非懂。  有一次,我又在给她灌输这样的安全须知。五岁的女儿突然打断我说:“爸爸,你说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吗?”陌生人都是坏人吗?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坏人肯定来自于那些不怀好意
期刊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修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坏掉的自行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雇主将车领回去,第二天,小弟就被邀请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
期刊
为爱出征,迷失的男友让我痛的锥心    去年深秋的一天,总算盼来了男友寄自南国的一封来信,我迫不急待地展开,信的内容很短,分量却很沉:“纯子:  请原谅我的久无音讯!近段时间我一直为情所苦,为钱所困,痛苦万分……我真担心哪一天管不住自己,做出对不起你的事!原谅我,当初不该对你有那么多的承诺!如果现在你已经找到了新爱,就不要再等我……  依然爱你的阿林”  这不明明是要分手吗?说好打几年工攒点钱,等
期刊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但主考官还是没有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  一个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