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语专业的德国暑期游学项目发展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德国暑期游学在高校德语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并基于游学发展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和高校两个角度对高校德语专业的德国暑期游学项目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暑期德国游学;高校德语专业;发展现状;建议
  一、 大学生德国暑期游学的兴起
  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国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游学诞生于20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世界各国年轻人的追捧。目前在我国的游学产业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游学的方式最受欢迎,而其中又以大學生为主。大学生游学对象国一般来说是其已掌握语种的对象国,从市场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暑期游学的主要对象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但以德法西语为代表的非通用语专业近年热度持续上升,亦带动了这些语种对象国的短期游学产业。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德国暑期游学也在大学生特别是德语专业大学生中兴起。本文将从德国暑期游学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其发展影响因素,着重从学生个人和高校两个行为体层面,为发展和改善德国暑期游学项目提供建议,从而帮助各高校更好地推广德国暑假游学项目,让更多的年轻学子有机会提高德语、了解德国文化。
  二、 大学生德国暑期游学发展现状
  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德语专业大学生中参与过德国暑期游学比例仅为22.45%,该比例相较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国家暑期游学参与度较低;在游学内容上,传统的语言和文化学习依然是主流,将近50%的游学者将景点观光作为游学内容,极少一部分人还进行了公司参观和专题研讨等商务或学术性内容;组织方式上,通过学校组织游学的占比接近50%,而通过中介公司和培训机构组织游学的比例为27.27%,自主方式出国为18.18%;在花费上,大部分学生的花费在25000元(四周)以内;在学分及课程兑换上,近五分之二的暑期游学人员返校后不可兑换本校学分或课程,由此可见,德语国家游学项目的专业和实践意义在国内高校中并未得到完全认可,部分高校并未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暑假游学只是被作为学生自学和开阔眼界的课外补充形式。
  三、 对高校德国暑期游学项目发展的若干建议
  根据已有数据分析可知,影响德国暑期游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在因素有游学内容的针对性设计、游学花费和时间的合理性、游学项目的跨文化环境;内因有游学目的的明确性、学生个人的语言和跨文化知识、异文化中的心理因素等。以此为据,笔者为有计划参加德国暑假游学的学生和计划开展德国暑假游学项目的北京地区高校提出如下建议:
  (一) 对于计划参加暑假游学的学生
  1. 明确个人游学目的
  对于已经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全的进行理智决策的能力,因此在选择进行游学时要确定自己的游学目的,如果是为今后的留学做好准备,那么在项目的选择上可以申请心仪学校的项目,提前体会未来的留学生活;对于大部分想提高德语能力,希望能培养多元文化观,开阔视野的同学,则建议尽量选择各国人数有限制的高水平、国际化高的游学项目。
  2. 做好游学准备
  对于已经决定在未来参加游学项目的同学,那么最晚应提前一个学期开始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 应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特别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口说外语,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只有练就强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国外勇于开口,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2) 平时多利用网络了解德语国家国情文化,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
  3) 培养独立意识,尽量克服抱团和依赖心理,学会独自面对陌生文化。
  (二) 计划开展德语国家暑假游学项目的高校
  1. 重视游学项目
  首先,暑期游学是帮助学生在校园之外提高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的难得机会,甚至可能成为改变学生学习动机、未来计划的一个契机。而对于市面上纷杂的游学项目学生们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各高校能够依托自己现有的合作院校开展夏季游学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帮助学生免去了选择的困难。
  其次,各高校要努力打造内容更具多样化的游学项目。在设计游学项目时应平均分配文化体验和语言学习的比重,使游学项目更具吸引力。尽可能同时开发多个合作院校,让学生能够分散学习,避免抱团或中国人过多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等。
  最后,要将游学与学分对话结合起来。“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学生在游学中所获取的知识可能要比学校里教授的课程更为有意义。
  2. 帮助学生做好游学准备与总结
  为了让学生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从游学中获取更多,高校需要帮助学生做好游学的准备工作,除去手续性的事务工作外,专业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多让学生了解德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组织学生体验德国文化活动。更要加大训练学生开口说德语,帮助学生克服开口难的问题。
  在游学结束后,要趁热打铁地进行跟进,通过心得交流、外语角等方式了解学生们对本次游学的感受,组织学生们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收获。对于那些大大增加了学习兴趣与动力的同学要进行进一步的鼓励,努力帮学生将这一动力持续下去。同时要了解那些觉得收获不多的同学的感受,了解其内在的原因,找到除去个人因素之外可能改进游学项目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游学项目。
  3. 尽量选派了解德国国情的带队老师
  本调研小组在带领学生参加夏季游学时还碰到过这类情况:带队老师并不是德语专业的教师,而是国际办等相关部门中不具备德语能力的老师,因此在给予学生游学期间生活、学习的指导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带队老师了解德国国情、熟悉德国文化,那么就能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指导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琐碎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实践自己的外语、体验该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郭涟涟.中国高校游学项目设计及市场推广[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1:16-17.
  [2] 吕锡於.大学生新兴自主教育方式——海外短期游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71 95.
  [3] 赵萱.游学期间的行为文化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唐卓娅,于睿,刘莉,北京城市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作分析,阐述运用活动形式活化口语表达交流过程,帮助学生在演小品、讲故事和做游戏中深化感知,利于他们生成丰富的语言表达思维和敏锐语感,促进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探讨活动形式运用对丰富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问题;活动;交流  缺少真实情境的英语课堂必然是师生被动式教学的翻版,必然是学生不知所措的重要诱因。打破教师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已被许多教师运用在教学中。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交际技能,我们在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听和读进行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来实现听、说、读、写语言信息的交流。 Li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词汇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学好词汇才能把英语学好。在新的教育时期,初中英语在初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积
摘要:为了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教师开始将思维导图模式运用到了初中英语教学之中。本文将以思维导图内涵以及绘制方式为切入点,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理论探索与词汇课、写作课等方面的应用展开全面论述,旨在强化思维导图运用质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运用方式  初中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是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需要形象思维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走进人们生活,逐渐成为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工具。移动互联网也开辟了中学生学习的渠道,帮助广大中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
In scenarios of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of long-term deploy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low-latency data collection with long network lifetime becomes a
目的:观察生姜水提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和生姜水提物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6次。末次给药后1h,采用Pulsinelli’s四动脉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10min再灌注3h损伤模型(CI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目的:观察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本课题用慢性盆腔炎的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成功地建立了慢性盆
1996年中国政府决定放开大豆进口市场后,中国开始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大豆进口量持续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未来1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