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教学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
  一、我国小学教育渗透德育现状及问题
  1.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现状。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小学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现在小学体育当中增添了一些新项目,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学校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时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使自身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可以说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不仅在体育知识教授上以身作则,而且应该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品德优良的好榜样,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行为和品德,而在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还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自身榜样作用,不能很好地贯彻以身作则的原则,给我国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及德育教育的推行造成很大阻碍。
  2.教师缺乏德育教育意识。
  就目前小学体育教育而言,教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很清醒的认识,缺乏德育教育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遵循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观念,采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方面的培训,教学目的只放在强身健体,掌握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上,完全忽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即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品格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小学体育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通过小学体育学习培养良好品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德育教育意识。
  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率比较低。
  就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看,素质教育效率比较低,不仅包含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培养,而且包含相当多的德育培养,而在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帮助学生理解体育中德育的理解,教师只是像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一样,讲授德育教育知识,并没有真正将体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没有在实际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是很难对其中德育知识进行理解的,使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率比较低。
  4.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其实对我国小学体育中德育教育难以渗透的原因进行探析,最重要原因是在小学教育中,没有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在小学体育授课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教师按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片面注重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培养,而对缺乏評价体系的德育教育则选择忽略或者放弃,可以说这是造成小学体育中难以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二、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1.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的特殊性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远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学习榜样,使同学们在小学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培养自身品格,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培养不畏困难的竞争意识。
  2.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难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因此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依据和参考,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培训,提高教师渗透德育工作的意识,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使其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学校可以在传统教学评价标准之中将德育教育评价标准加入进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考察,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考核,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将德育教育渗透入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利用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一些教学素材进行挖掘,积极寻找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如教师在篮球技能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授篮球技能,依此向学生讲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团结合作精神,而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向同学们说明信心、毅力及坚持的重要性。
  4.将德育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受小学体育自身特点的影响,做小游戏是教师上课时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小游戏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在游戏中对德育教育进行场景创设,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德育学习,寓教于乐,而且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深刻,有利于学生自身品格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罗龙街道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既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方法方式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教学观念  课改,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传道”作用,在思想上把学生消
期刊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内容。一是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并掌握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依据教学内容对合作小组进行教学。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
期刊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有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而不是能力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数学的做题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停留在浅层次;有些老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还需要老师们改变自己
期刊
近几年来,我就“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术课的安排都是由其目的和明确性的,总有吸引老师和学生眼球的部分。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候题目就告诉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部分。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这一课的时候,通过题目就能够看得出来主要学习脸的夸张,怎样把脸部夸张的有意义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画脸是比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高潮中,纵观现行语文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单一陈旧,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文字优美发人深省的故事,无一不体现新课标人文性和工具必的和谐统一。向往美好的情境,美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是新课程编选的一大准则。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怎样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值得我们
期刊
音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中职学校里音乐课教学是以音乐欣赏的形式与学生接触,学生在初中大都不上音乐课,所以音乐基础知识都很贫乏。学生平时只是简单地听一些流行音乐,也只能是听听热闹,对交响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所知不多。那么,怎么上好音乐欣赏这门课,提高同学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教授乐理知识,提高学习兴
期刊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娱乐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构建较轻松、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实施娱乐化教学也是教育部门较为提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以游戏的方式作为传授知识的纽带,使学生在游戏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一什么是娱乐化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娱乐化教学是指将课堂教学知识点以趣味化、情境化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硬性
期刊
“学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能使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想象与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故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激发求知欲,是培养学习中兴趣的内驱力。  下面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能力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有效的教学源自于精心的设计与课堂组织,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教学情境必然与生活紧密联系,问题的表述清晰且具有层次性,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要到位,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最高追求,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具体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亦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物理教
期刊